【黨史學習教育】重溫歷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走讀秋收起義”進南昌航空大學校園
重溫歷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走讀秋收起義”進南昌航空大學校園
秋收起義修水紀念館館長歐陽理明作《走讀秋收起義》宣講
啟航網訊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同時響應江西省教育廳關于組織開展江西省高校思政課教師“一線課堂”活動的號召,我校教師深入江西省修水縣基層調研,學習革命精神,并于近日邀請江西省秋收起義修水紀念館館長歐陽理明來校,以《走讀秋收起義》為題給大學生現場宣講紅色文化故事。
歐陽理明帶領學生詳細了解了發生在1927 年9 月9 日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的歷史背景及秋收起義爆發的全過程,并用“三個第一”總結了修水秋收起義的重要歷史意義:第一面工農革命軍軍旗升起的地方,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的組建,秋收起義第一槍的打響。結合南昌“八一”起義的歷史事件,歐陽理明特別說明了二者同為“軍旗升起的地方”歷史內涵的差異。
講座中,歐陽理明概括了修水秋收起義的歷史作用和深遠影響:以修水秋收起義作為中國工農革命的起點,經由三灣改編,到古田會議,才最終確立“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這一原則。此外,在修水秋收起義中建立的士兵委員會極大地促進了工農革命軍隊的民主作風。 “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雖然失敗,但在起義過程中逐漸摸索出了一條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的新的中國革命道路”,這是秋收起義最重要的一個歷史意義。秋收起義后,毛澤東領導工農革命軍轉兵井岡山,并在井岡山創建革命根據地,標志著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實事求是探索中國革命新道路的開端。
講座還用生動的視頻資料為青年大學生展現了一個個革命烈士的鮮活故事,同學們靜靜聆聽,感受著歷史的悲壯,由衷地感嘆革命先輩們“紅色領帶系在頸,只顧死來不顧生”的豪邁誓言。大家表示,這堂黨史課的獲得感超強,秋收起義所凝聚的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信念,不怕犧牲,敢為人先,勇于開拓”的精神值得我們永遠繼承和發揚。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中說道:“中國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重溫這部偉大歷史能夠受到黨的初心使命、性質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動教育,必須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 通過形式多樣的黨史學習讓青年大學生重溫歷史故事,沿著革命先輩們的足跡,繼承革命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創造新的歷史偉業,這才是我們學習黨史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