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開國上將蕭華之女蕭霞應邀作客我校臥龍講壇
開國上將蕭華之女蕭霞應邀作客我校臥龍講壇
蕭霞以《長征組歌和我的父親》為題作主題報告
啟航網訊 5月28日下午,蕭華上將之女,醫學博士、興國創新發展研究院院長蕭霞應邀作客我校第298期臥龍文化講壇(“星火燎原”專題),為全校近300名師生帶來一場以《長征組歌和我的父親》為主題的精彩報告。
報告會伊始,蕭霞即以“年輕的傳奇”為關鍵詞為聽眾詳細介紹了共和國最年輕的開國上將蕭華同志的傳奇人生。
蕭霞結合當年身為地下黨員的爺爺、奶奶參加革命,父親7歲學習吹號、寫出一篇《將來的我》作文等感人肺腑的不凡故事,深情講述了革命家庭“不惜犧牲小家為大家、為國家”的崇高精神與革命情懷。“仗打了五天五夜,子彈打光了,就用大刀、長矛、石頭去阻擊,沒有接到撤退的命令,就是死也要守在這里!七千多人的隊伍打到最后只剩下三千多人??!”蕭霞講到“少共國際師”石城阻擊戰時一度哽咽,禁不住落淚。她深情地說:“十二三歲的孩子,為啥能這樣?因為有理想,有信念,為的是讓家人過上好日子、讓勞苦大眾不再受苦受難!”
《長征組歌》是蕭華同志回顧長征真實經歷,歷時三個月創作完成的形象鮮明、感情真摯的長征史詩。作曲家將其中10首譜成組歌并巧妙地把各地民間曲調與紅軍傳統歌曲曲調融匯而成大型聲樂套曲,被評為二十世紀華人經典音樂作品之一,始終閃耀著革命浪漫主義的精神光芒。報告中,蕭霞結合遵義會議、四渡赤水、飛越大渡河、翻越夾金山等史實,并結合父親蕭華、母親王新蘭長征途中翻雪山、過草地的切身經歷,講述了《長征組歌》背后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深入解析了《長征組歌》中《遵義會議放光芒》《四渡赤水出奇兵》《過雪山草地》等歌曲所蘊含的偉大的長征精神及其深厚內涵。報告由表入里、聲情并茂、娓娓道來,帶領聽眾感悟著長征的苦難與輝煌、崇高與壯美。
報告會最后,蕭霞強調,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要銘記這段歷史,將紅色基因代代傳承下去。
互動環節中,蕭霞還一一耐心解答了同學們的提問,勉勵大學生們樹立遠大的理想追求,大力弘揚長征精神,為家人幸福、社會進步、國家富強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