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4800公里的“大思政課”:我校社會實踐隊走進新疆喀什
愛心捐贈
巴合齊鄉小學生填寫“微心愿”卡片
拜訪“光榮在黨50年”少數民族黨員
7月中旬,學校響應團省委號召,組織專項實踐隊遠赴新疆喀什地區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國情考察、黨史宣講、鄉村調研、支教關愛等活動,感受百年黨史的偉大成就,品味脫貧攻堅的勝利果實,在這堂跨越4800 公里、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大思政課”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將實踐“論文”寫在了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的新疆土地上。
上好兩堂課:童心向黨,筑夢藍天
紅色音樂課:用歌聲傳承紅色記憶
“一棵小白楊,長在哨所旁……”熟悉的旋律響起,實踐隊成員以發生在新疆小白楊哨所的紅色故事為牽引,為喀什地區疏勒縣巴合齊鄉阿亞克布齊村的維族小朋友上了一堂生動的紅色音樂課,引導同學們堅定理想信念,知史愛黨,知史愛國。
藍天課堂:在邊疆播種航空夢想
“祖國終將選擇那些忠誠于祖國的人,祖國終將記得那些奉獻于祖國的人……”在“藍天課堂”上,實踐隊成員以“播撒航空種子,放飛航空夢想”為主題為當地小學生們進行航空科普宣講,帶領少數民族學生體悟黨領導中國航空事業70年的輝煌成績,鼓勵同學們崇尚科學、筑夢航空。
聆聽三個聲音:心中的話說給黨聽
聽學長學姐說:青春就應該奔赴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在“民族一家親,共敘母校情”校友座談會上,西部計劃志愿者、學校2016級校友米熱古麗與大家分享了自己在疆的發展成長,并鼓勵在校大學生積極參與西部計劃,讓青春與祖國同向同行,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綻放光彩。援疆企業負責人代表、學校1981級校友王志表示,作為山東第七批援疆企業代表,有幸在這些年參與并見證了新疆的發展。一個人或是一個企業的力量都是單薄的,希望更多的人能關注邊疆地區的發展,凝心聚力,把這片我們所熱愛的土地建設得更加美好富饒。
聽少數民族老黨員說:我入黨的初心就是為人民服務
在巴合齊鄉,實踐團隊有幸采訪到了兩位“光榮在黨50年”的老黨員居麥·納斯爾、買買提·圖爾迪,在他們平凡卻光榮的事跡中感受著共產黨人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已經79歲的居麥·納斯爾談及62年前入黨的初心,頗為動情, “當時我入黨就是想要為人民服務,更好地做好大隊長的工作,團結帶領大家創造美好生活,但是這么多年來始終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多。”他寄語當代青年大學生,要深刻理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內涵,刻苦學習、勇挑重擔,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上踐行“為人民服務”。
聽光榮脫貧戶說:有幸生活在這個最好的時代
為了做好鄉村振興調研,實踐隊成員先后走訪了佰鄉、阿瓦提鄉和浩罕鄉,肥沃的良田、茂盛的果園、整潔的庭院,讓隊員們頗感震撼。浩罕鄉10村光榮脫貧戶吐提古麗·吾拉伊木家早在2016年就實現了脫貧,交流中她多次提到當地政府引導幫助她的兒子實現再就業的生動細節。吐提古麗飽含熱淚地說,“這些年,生活條件改善了很多,感恩黨和政府,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黨員干部們真心實意地幫扶,讓我們更加堅定了依靠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生活的信心和決心。能夠生活在這樣好的時代,我們每一個人都應感到慶幸。”
建立跨千里友誼:大手牽小手,千里寄“心愿”
為更好地為群眾辦實事,實踐隊攜手疏勒縣政協在巴合齊鄉開展了“民族團結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走進喀什教育關愛行動。期間,實踐隊向當地小學捐贈了航模、急救醫藥包、教學用品、體育用品等,并面向當地小學生開展“點亮微心愿”心愿征集活動。
“我想要一把吉他”“希望可以有一張自己的書桌”“想和爸爸媽媽一起看升旗”……這是巴合齊鄉10村的小學生們在心愿卡上留下的印記。“點亮微心愿”愛心傳遞活動打造5000公里零距離的理念,這些心愿將在返校后由南昌航空大學各團支部認領,助力小學生們圓夢。
該村小學黨支部書記阿孜古麗·馬木提說:“南昌航空大學師生的到來,給孩子們精神和物質上的資助,也為我們的教育事業注入了鮮活的動力。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奉獻愛心,收獲希望。這樣的大愛精神,為孩子們樹立了做人的榜樣,也為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愛心教育課。”
探尋初心使命、調研鄉村振興、放飛航空夢想、開展志愿服務……實踐隊成員們在這堂跨越4800公里的“大思政課”中受益良多。實踐團成員王秀秀表示,本次實踐活動將校園小課堂拓寬,使之鏈接社會大課堂,在親身參與中身心受到洗禮、精神得以升華。希望自己能學好專業知識,將來投身邊疆建設,讓青春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紅色與藍色貫穿了整個實踐活動。作為南航人,我將始終牢記航空報國的初心和使命,以青春之姿,為祖國繁榮發展而不懈奮斗,擔負起新時代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擔”,實踐隊成員阿勒騰巴依·江巴依動情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