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情教育】廬山觀?天下誰敢小九江
編者按:“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王勃對江西的贊譽可以說是恰如其分。如何“不以江西為世界,而以世界謀江西”,我們要有“跳出廬山看江西”的胸襟和擔當。從今天起,校報開設“廬山觀”專欄,綜合運用校報形式報道江西。
天下誰敢小九江?
作者:人民日報社江西分社社長 鄭少忠
一個廬山,就足以讓世界仰視。
像廬山這樣的“驕子”,九江就有十幾個。
修水、武寧、永修、德安、共青城,自西向東,一字兒排開,似一道美麗的彩虹,更像一條騰飛的巨龍,經都昌,橫跨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后,一路向北至湖口、彭澤;向上畫出一個巨大的驚嘆號!
這個驚嘆號,似乎是在激勵自己,更像是宣示世人:江西開放,九江先行;中部崛起,舍我其誰?
人文鼎盛,山川俊秀,天生麗質,九江本就有這樣的豪氣。秦王一統,三十六郡有其一;灌嬰筑城,茶市米集利萬民。殷商銅采冶瑞昌奪冠,荒灘涂墾殖共青城爭先。“義門陳”德化鄉里天下稱雄,“樣式雷”藝驚朝宇舉世難雙。陶淵明掛冠采菊東南下,李太白匡廬放歌傲古今。潯陽古樓白翁司馬淚沾襟,白鹿書院朱子文公攜后生。慧遠東林寺結社成一代宗師,周敦頤濂溪詠蓮傳千古佳話。落星寺王安石坐見山川吞日月,“賢母園”岳母刺字懿德存典范。“不踐前人舊行跡”,黃庭堅點鐵成金胎換骨;“只緣身在此山中”,蘇東坡妙語驚醒夢中人。
九派尋陽郡,分明是畫圖!“途通五嶺、勢拒三江”,得江湖之便、享山水之利,乘新時代改革開放東風,九江更該有這樣的底氣。廬山藏天下,江州達四海:南枕匡廬峰,北踏長江水;西靠幕阜山,東襟鄱陽湖。公瑾鏊兵定三國,英雄豪杰俱往矣;解放軍湖口渡江,風流人物看今朝。云橫九派舒長卷,浪下三吳起蒼黃。大江大湖大發展,好山好水好文章。工農業重鎮重振雄風,商貿旅名城再續輝煌。融入長江經濟帶,中部崛起勢縱橫;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振興江西北大門。古江州邁向新時代,新九江更添新榮光。
天下誰敢小九江?(原載于2019年12月20日《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