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您的位置: 首頁 >新聞中心>南航要聞>詳細內容

南航要聞

【省情教育】江西之進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作者:李興文、吳濤、余賢紅 攝影: 發布時間:2022-06-08 瀏覽次數: 【字體:

a2d463b68d5948808102c54193556dd7.jpg

  不靠海、不沿邊,為什么這里能吸引中國稀土集團、寧德時代、格力電器、吉利汽車、比亞迪等眾多行業巨頭集聚、落戶投資?

  革命老區,地處偏遠,為什么這里一個產業能引來9個院士團隊領銜一大批科學家入駐,全省70多個“中字頭”“國字號”高端重大研發平臺相繼落地?

  傳統工業比重大、基礎弱,為什么這里能在物聯網、虛擬現實等新經濟領域異軍突起,5G布局躋身全國“第一方陣”,電子信息產業規模躍居中部第一,全國排名上升至第7位?

  過去60多個月里,面對復雜嚴峻的內外部環境,地處中部的江西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始終穩居全國“第一方陣”。今年一季度,江西更是以6.9%GDP增速躍居全國第二。

  “江西之進”,引人注目。

  “快字當先”“蓄勢跨越”“數字賦能”“掛圖作戰”……行走在贛鄱大地,記者聽說著一個個不舍晝夜、趕超進位的營商新故事,“江西之進”的背后有什么新內涵?發生在贛鄱大地的一個個新變化,對中西部地區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有什么新啟示?本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新速度 對標一流,快字當先

  “沒有填表、沒有申報,我們企業賬戶就進了300萬元獎勵。”不久前,江西天鍵電聲有限公司發現賬上突然多了一筆資金,詢問之后才得知是企業過了上市輔導期的政府獎勵。

  在江西采訪,記者不時聽說著一個個關于“速度”的新故事:

  優惠政策無需申請,滿足條件就免審即享,資金“一秒到賬”;0.5天開辦一家企業;7個月完成一個百億項目的基建工程……

  市場瞬息萬變,企業對效率有著特殊要求。面對嚴峻復雜的經濟形勢,江西快字當先,著力優化營商環境,用政府決策速度助推企業發展速度。

  “快”在迅速施策、快速兌現。減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租金,加大中小微企業設備器具稅前扣除力度,降低運輸物流成本……3月中旬以來,江西省部分地區相繼出現疫情,預見企業可能面臨的困難,330日,江西迅速出臺28條有效應對疫情幫助中小企業紓困解難的措施,直達企業。

  依托省市縣三級政務服務大廳,江西設立196個惠企政策兌現窗口,配備800余位專門人員。短短一個來月,全省兌現惠企資金近300億元,近百萬家企業受益。

  “迅速施策,快速兌現,目的就是要盡快給企業減負、輸血補氣,傳遞政府支持企業發展的堅定決心,幫助企業樹立迎難而上的信心。”江西省政務服務辦主任邵高說。

  “快”在雷厲風行、只爭朝夕。項目全面開工,廠房初具規模,總投資500億元的宜春時代新型鋰電池生產基地建設現場車來車往,塔吊林立。

  20217月,江西省政府與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寧德時代落子宜春,建設新型鋰電池生產制造基地及相應碳酸鋰等上游材料生產基地,這一項目不僅是迄今為止宜春總投資額最大、一次性固投最多的項目,也是江西省有史以來單體投資最大的高科技新能源產業招商項目。從完成土地平整到相關手續的報批,這一項目僅僅用了一個來月。

  如今,寧德時代、國軒高科、通瑞等20多家鋰電企業集聚扎堆,呈井噴之勢。

  “經濟發展一線,看的是真功夫,要的是快落實。”宜春市委書記于秀明說,我們慢不得、等不起,就是要把場地當陣地、把現場當賽場,確保各項工作一環環推進、一項項落實、一件件見效。

  “快”在對標一流、應簡盡簡。審批時間有多長?材料有哪些?深圳廣州審批要多久,贛州差在哪?去年10月,贛州市用一周的時間逐一調度推動15個主要職能部門“放管服”改革工作,在老區干部中引發震動。

  贛州經開區黨工委書記陳水連對一個場景記憶深刻:

  “經開區的契稅在哪交?”

  “一手房契稅在園區交,二手房契稅在市里交。”

  “為什么不一起放在園區?”

  會后,相關市直部門負責人立即落實,二手房契稅交納下放至經開區。

  應簡盡簡,能放盡放。今年2月以來,贛州已向縣級下放權限事項超過60項。市本級90%以上事項辦理“最多跑一次”,審批時限達到大灣區營商環境指標水平。

  “一事一策、一業一策、一企一策”,上饒市加強對接、精準幫扶,及時協調解決企業物流、用工、融資等方面的難題,強化要素服務保障。上饒市委書記陳云說,我們要樹立“凡是長三角能做到的,上饒都要做到”的理念,以高質量的營商環境助推高質量發展。

  ……

  江西各地以強烈的進取精神,以“干就干得最好、做就做到極致”的拼勁闖勁,著力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

新平臺 握指成拳,蓄勢跨越

  每到夜晚,南昌贛江兩岸的LED燈光秀絢爛奪目。今日南昌,已是LED全球產業“重鎮”——LED芯片產能已躍居全球前三,躋身國內最大的大功率LED光源生產基地,手機閃光燈和移動照明出貨量全球第一。

  南昌LED何以如此“耀眼”?最初一束光,來自南昌大學江風益院士團隊。他們花19年研發出硅襯底藍光LED技術,開辟了世界第三條藍光LED技術路線。

  依托南昌大學國家硅基LED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這一重大創新研發平臺,江西實現了從硅襯底藍光LED“國際并跑”,到硅襯底黃光LED“國際領跑”的跨越,已形成原創技術優勢和全產業鏈生產能力。2021年,晶能光電、江西乾照、江西鴻利、聯創光電等代表性企業均實現30%以上的增速。

  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如何讓企業走得更好、更遠?今日江西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構建各類重大研發創新平臺,為這片土地注入強勁活力。

  ——龍頭牽引平臺集中攻關關鍵核心技術。江銅集團是中國銅工業的領頭羊,去年企業產值突破4500億元,產業和科研實力雄厚。今年125日,江西省銅產業科技創新聯合體成立大會在南昌舉行,這一聯合體由江銅集團牽頭,江西省科學院、中南大學等18家成員單位共同組建,這也是江西首個產業鏈科技創新聯合體。

  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涂東陽說,構建產業科技創新聯合體這一平臺,可以有效整合各方資源,將企業敏銳的市場嗅覺和科研機構的研發能力有機結合,集中攻關關鍵核心技術和重大共性技術難題,有利于實現突破性創新。

  聚焦有色金屬、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等優勢產業及其進一步延伸的14個產業鏈,江西分批組建由龍頭企業或有條件的高校院所牽頭、各創新主體高效協同的24個創新聯合體,組織開展關鍵技術攻關,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

  ——高端研發平臺助推產業能級躍升。贛州是國內離子型稀土主要產地,其儲量占全國的80%,被譽為“稀土王國”。然而,過去贛州的稀土產業主要集中在礦山采選、分離、冶煉等前端環節,稀土產品以中低端為主,高端應用技術水平不高、創新較弱,產品附加值低、利潤薄。

  在新發展格局下,如何提升稀土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的研發應用能力,推動稀土產業提質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江西的做法是,著力引進國家級重大研發平臺。

  中科院在贛州掛牌成立贛江創新研究院,這是江西省第一個中科院直屬科研機構,9個院士團隊領銜的大批一流科學家紛紛入駐,不到兩年,中科院贛江創新研究院已推動7項重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一座總投資200億元的永磁電機產業園迅速落成。20211223日,中國稀土集團有限公司落戶贛州,這是第一個落地江西的央企總部。

  面對科技、人才資源稟賦不足的短板,江西主動對接大院大所,中藥國家大科學裝置、中國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家具行業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等一批“中字頭”“國字頭”重大高端平臺相繼落地,填補了省內無國家級大院大所直屬機構、國家大科學裝置、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的空白。如今全省擁有國家級研發平臺超過70個、省級研發平臺超過1200個。

  ——權威標準平臺培育優化產業生態。江西百盈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NB-IoT太陽能控制器生產企業,公司總經理吳鳳明說,曾經為了生產一款智慧路燈控制系統,光去北京檢測就花了4個月。鷹潭泰爾物聯網研究中心成立后,在本地10天就能搞定,大大縮短了研發進程。

  讓公共服務平臺跟上企業發展所需,消除產業脫節環節。近年來,江西著力引進了一批產業需要的重要檢測、評測平臺。如,在航空產業引入全國首個省局共建的民航適航審定中心,有效提升航空器審定效率,降低審定成本,縮短審定周期;在VR產業建立了虛擬現實標準檢測與評測中心,發揮標準對產業的引導支撐作用,為虛擬現實行業及技術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在物聯網產業與中國信通院共建鷹潭泰爾物聯網研究中心,NB-IoTeMTCGSM4G全方位測試能力和5G基礎測試能力等已實現“鷹潭配套”……近年來,江西已建成各類產業發展服務平臺246個,企業創新生態不斷優化。

  “把檢測、評測平臺搬到企業身邊,這是比簡單的稅費優惠更高層次的營商環境配套,有助于優化企業發展生態,培育壯大產業鏈。”中國信通院江西研究院(鷹潭)院長陳昌鶴說。

新賽道 數字賦能,變道超車

  55日,南昌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開通,這標志著江西網絡層級躋身全國互聯網頂層架構。自此徹底改變了江西網間流量需繞轉外省的局面,省內網間平均時延降至2毫秒,降幅達90%

  “2毫秒,對人而言是一眨眼。但對數字經濟時代動輒以億級、百億乃至兆為單位交換數據的企業而言,可能是效率翻倍的提升,成千上萬的企業將因此而受益。”江西省工信廳廳長楊貴平說,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是數字經濟主戰場,貢獻了江西約80%的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必須“爭分奪秒”地把網速提上去。

  新技術如水,企業如魚,水好養活魚,水深出大魚。

  蓬勃興起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為經濟欠發達地區跨越式發展帶來“窗口期”。機遇面前,江西以更加寬闊的視野、更加進取的姿態,搶占新風口、卡位新賽道。

  擁抱新技術,壯大新產業——

  在“世界銅都”鷹潭,隨著“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03專項)成果轉移轉化試點示范城市落戶,鷹潭多了一張新名片:物聯網。

  通過積極打造集研發、制造、應用、標準等環節于一體的移動物聯網產業集群,鷹潭短短幾年就實現了城市移動物聯網絡、平臺、應用、產業在國內的“四個領先”。智能水表、物聯網凈水器等多個百萬量級應運而生。在巴塞羅那全球智慧城市大會上,鷹潭在全球300多個城市的角逐中勝出,榮獲全球智慧城市數字化轉型獎和全球智慧城市中國區產業數字化轉型獎。

  VR(虛擬現實)被認為是電腦、手機之后下一個計算機通用平臺的關鍵支撐技術。南昌早在2016年便打響了全球城市級虛擬現實產業布局“第一槍”,啟動全球首個城市級VR產業規劃。如今,南昌成為世界VR產業大會永久會址。今年4月,江西省工信廳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省VR產業規模已從2018年的42億元快速增加到去年的604億元,四年“長大”了14倍。

  截至目前,江西數字經濟總量達8354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三成。今年,江西把發展數字經濟上升為“一號發展工程”,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實現數字經濟規模倍增、占全省GDP比重達到45%左右,努力成為全國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

  搶抓新基建,夯實新基礎——

  近年來,江西搶抓5G網絡建設,目前已在eMTC網絡建設上全國領先,NB-IoT網絡實現全域覆蓋,在全國首個實現所有設區市主城區5G網絡連續覆蓋,5G布局走在全國第一方陣。

  在新余,今年全市新基建領域“項目大會戰”項目就有31個,總投資上百億元。當地已形成以京東、浪潮、科大訊飛為龍頭,華為、海康威視及4大運營商等40多家互聯網企業為支干的產業布局,全市數字經濟企業近2500家。

  注入新動能,實現新發展——

  三川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物聯網技術“嫁接”到水表生產,新研發的智能水表可實現用水實時計量、漏損實時報警,一躍成為國內最大的智能水表生產企業;江西渥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借助物聯網技術研發生產智能凈水器,不僅躋身國內物聯網凈水器龍頭企業,還成為國家窄帶物聯網凈水器標準制定單位……

  江西制造業以傳統產業為主,有色金屬等占比超七成,新興產業仍相對較弱,轉型升級是重中之重。通過大力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實施“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制造+”等行動,江西有色金屬、汽車、航空等產業插上了“騰飛之翼”。江西省政府與上海商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約定建設國際領先的省級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推動有色金屬、電子信息、汽車、航空等企業數字化轉型,參與5G+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智能工廠、智慧礦山建設。

  截至目前,江西全省上云企業已突破10萬家,工業云平臺應用率達40.5%,全省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居全國第八位。2020年至2022年一季度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三年平均增長10%,居全國第三、中部第一。

新作風 掛圖作戰,跳起摸高

  在南康,一條路帶來百億元投資項目的故事廣為流傳。

  今年4月,格力電器宣布追加百億元投資,在南康建設小家電生產基地和再生資源深加工項目。這是短短兩年內格力電器在南康的又一百億元大項目。

  兩年前,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第一次來到贛州市南康區項目所在地,眼前還是一片2000多畝的荒山,道路坑坑洼洼。39天后,同一處地方已是一馬平川,一條嶄新的大道徹底打動董明珠:“南康的誠意讓人感動,無法拒絕。”投資百億元的格力電器(贛州)智能制造生產基地由此落定。

  一個地方的產業發展,必須要有龍頭企業的強力帶動。緊盯“高大上”,加快“鏈群配”,近年來江西著力以干部創先優化發展環境,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雁陣。

  在吉安,每到招工季,整縣、整鄉、整村的干部撲下身子,為企業招工人,吉州區長塘鎮副鎮長王天文為留住一個村民就地上班,先后四次上門做工作,村民調侃他“比走親戚還勤快”。

  在九江,送政策、解難題、促發展,千個部門進千企活動如火如荼。中材科技(九江)有限公司因受疫情影響面臨困難,當地干部主動上門為企業發放惠企資金100多萬元。公司副總經理戴健說:“這讓我們緩過了那口氣,迎來天然氣鋼瓶需求上升的機遇,訂單已排到七月份。”

  “環視周邊省份,經濟總量均列江西之前,產業、科教等方面也強于江西,必須奮起直追。”多位受訪干部這樣說。

  不論是春節,還是“五一”,盡管防疫的神經始終緊繃,但江西100個縣(市、區)都鉚足了勁,堅持“兩手抓、兩手硬”,想盡辦法確保項目、企業能不停工就不停工,能不停產就不停產。

  在景德鎮浮梁縣,全縣7000名干部職工結對2.3萬個市場主體,每月對接服務2次以上;在贛州經開區,當地開展干部作風“蝸牛獎”“奔牛獎”評比,三分之一以上干部蹲點服務企業……今年以來,江西億元以上在建項目就有7300多個,同比增加1600多個。

  在江西省贛州市行政審批局,兩張特殊的“作戰圖”格外顯眼:一張是2022年贛州市惠企政策資金兌付工作推進作戰圖,一張是贛州市2022年各縣(市、區)惠企政策上線推進作戰圖。兩張“作戰圖”清晰標注了責任單位、事項類型、完成時限等,已完結的打鉤,未完成的督辦。

  “像釘釘子一樣抓落實,改革效果才能最大化。”贛州市行政審批局局長劉洪梅說。

  江西的決策者表示,要在對標看齊中開拓新境界,在勇開新局中實現新突破,在擔當實干中展現新氣象,進一步提振“跳起摸高”的勇氣、提升“善作善成”的本領、增強“萬眾一心”的合力,真抓實干、勇毅前行。

  今年一季度,江西新登記市場主體超25萬戶,同比增長超50%

  奮進的江西,正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

 


責任編輯:李言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