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您的位置: 首頁 >新聞中心>南航要聞>詳細內容

南航要聞

坐在大學機關的辦公桌前

來源: 作者: 攝影: 發布時間:2022-09-09 瀏覽次數: 【字體:

坐在大學機關的辦公桌前

羅嗣海  盧超

  大學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而又歷久彌新的組織,向來被譽為知識的殿堂、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動力源。徜徉在知識的海洋里,與青春作伴、與學者共舞,作為一位大學管理者,是何等的榮耀、何等的幸運!在享受榮耀、感受幸運的同時,我們又必須想到國家和社會的需要、教師和學子的需求,想到如何用管理崗位的作為去服務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學校的成名、教師的成功、學子的成長。

  坐在大學機關的辦公桌前,我們應思高校之職能,以敬業奉獻扛起新時代高等教育的使命。新時代“我們對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對科學知識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高校身處教育塔尖,是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和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結合點,承載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國際交流與合作的職能。作為高校的管理者,我們應時時謹記總書記關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論述,把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體現在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的行動上,體現在履職盡責、做好管理工作的實效上,體現在日常言行上。踐行“日新自強知行合一”的校訓,展示“勤奮、文明、求實、創新”的校風,堅持以自身的勤奮、敬業、專業和奉獻,立足崗位推動學校辦學水平的全面提升,立足崗位推動大學職能的全面履行,立足崗位推動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全面落實。

  坐在大學機關的辦公桌前,我們應思大學管理之定位,用心用力服務好教學科研。大學終歸是一個學術共同體,其圍繞知識的傳播和創新這一核心沒有變,教學科研人員是知識傳播和創新的主體,教學科研是大學的中心沒有變。大學管理始終是服從服務于這一中心的定位也沒有變,辦學治校仍然要以學生為本、以教師為主體。借用著名教育家、清華大學原校長梅貽琦的名言來說,大學管理者的任務就是“給教授搬搬椅子,端端茶水”。陳賡大將在擔任軍事工程學院院長兼政治委員時曾生動比喻:“辦學校好比開飯館,飯館名聲怎么樣,關鍵看大師傅手藝,教授就是掌勺的大師傅,學員是就餐者,我們干部是端盤子的,為教員、學員服務?!弊鳛楦咝5墓芾碚?,我們不是“官”而是服務員,必須堅持“管理就是服務”的理念,堅持“學生中心教師優先”的定位,全方面服務好教學與科研工作,尊重教學科研的規律,搭建好教師施展才華的舞臺和學生增長本領的平臺,營造多樣化、學習化、個性化、現代化的大學氛圍。

  坐在大學機關的辦公桌前,我們應思言行之規范,以言傳身教做管理育人的“大先生”。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片云推動另一片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在社會和學子面前,大學管理者也是老師,其服務中的一言一行、一時一刻,無不是對學生的示范教育。傳授給學生的知識,經過多年時間的洗禮,可能會過時,會被遺忘,但傳授給學生的為人處世的道理,則會無形中深刻在學生的心上,成為受益一生的寶貴財富。作為高校的管理者,我們應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既精通專業知識,成為“經師”,在學識能力方面敢為人先,能為學生指點迷津、授業解惑,成為教書育人的行家里手,用精湛的技藝贏得敬仰;又涵養道德品行,成為“人師”,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敢為人先,要求別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必須做到,尊重每一個人、平等對待每一個人,不疾言厲色、高高在上,始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用高尚的品德贏得尊重。

  坐在大學機關的辦公桌前,我們應思時代之變革,以勤學善學把握時代趨勢緊跟時代發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于關鍵時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蓬勃發展?!叭绻覀儾慌μ岣吒鞣矫娴闹R素養,不自覺學習各種科學文化知識,不主動加快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拓寬眼界和視野,那就難以增強本領,也就沒有辦法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弊鳛楦咝5墓芾碚撸覀円獔猿謱W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系統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領會中央、省委和教育部門的決策部署,學習管理科學和高等教育學,學習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基本知識,引領教學和科研工作始終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決貫徹中央省委的決策部署和跟上科技進步和產業變革,避免迷失方向、避免用昨天的知識教今天的學生適應明天的社會,以知識的及時更新和能力的不斷提升,解決新辦法不會用、老辦法不管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的問題,真正做有方向、有思想、有靈魂的管理者。

  “為政不在多言,顧力行何如耳?!弊诖髮W機關的辦公桌前,我們就要用真誠的愛心和辛勤的勞動讓教師更有尊嚴感、學生更有自豪感,員工更有獲得感,以胸懷“國之大者”的使命感和“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以實際行動詮釋對黨和人民的忠誠。


延伸閱讀:

站在大學的講臺上

吉林大學 孫正聿

  今天,在迎接我國第十九個教師節的喜慶時刻,教育部在莊嚴的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新中國首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表彰大會,并由我代表百名獲獎者發言,我感到非常榮幸,并借此機會講一講我們的心里話。

  我們來自祖國各地的不同院校,但我們又都是站在共同的大學講臺上,因此,我們有著共同的歡樂和關切,也有著共同的愿望與期待。

  站在大學的講臺上,我們能夠直接地感受到莘莘學子的渴望與要求。大學生在人生最美好的年華走進大學,他們渴望獲得人類文明的精華,他們也渴望求解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因此,他們期待自己仰慕的學者在課堂上為他們傳授科學理論與知識,他們也期待自己敬佩的教授在課堂上為他們展示人生的典范。我們作為大學教師,特別是作為學術象征的大學教授,怎么能逃避大學生的焦灼期待的目光?怎么能不殫精竭慮地為學生講好每一門課和每一堂課?作為大學教師,我深深地感到,教師是我們的職業,教學則是我們的生活方式。教學既是我們對社會的貢獻,更是我們的自我實現。教學受到學生的喜愛與歡迎,這是我們人生的最大的幸福。

  站在大學的講臺上,我們能夠真切地領悟教育在人類文明的傳承與創生中的巨大作用,能夠強烈地體會教育在富國強民、振興中華中的重大意義。教育是歷史文化的傳遞活動,也是歷史文化的創生活動,它執行著文明的社會遺傳的功能,又執行著文明的時代變革的功能。教育是個體向歷史、社會和時代認同的基礎,又是個體批判性地反思歷史遺產和創造性地構建現實與未來的前提。教育是把學生培養成掌握和運用專業知識的專門人才,更是把學生培養成具有現代教養的現代人。因此,我自己的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激發學生的理論興趣,拓寬學生的理論視野,撞擊學生的理論思維,提升學生的理論境界”,讓大學生在繼承和創生文明的大學校園里度過人生中最值得珍惜的青春年華,并為自己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站在大學的講臺上,我們能夠切實地理解教學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境界。在教學中,宏觀線索的勾勒,微觀細節的闡述,邏輯分析的獨白,講解視角的轉換,典型實例的穿插,恰到好處的板書,思想感情的交流,疑難問題的提示,人格力量的感染,理論境界的升華,所有這些必須是成竹在胸,水乳交融,揮灑自如,引人入勝。我在講授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過程中,深深地感到,講好這門課程,不僅要求教師具有堅實的理論功底、廣博的知識背景和靈活的教學藝術,而且要求教師具有融理想、信念、情操和教養于一身的強烈的人格力量。有了這種人格力量,講起馬克思主義哲學,才能充滿自信,精神飽滿,神采飛揚,富有魅力,才能把學生帶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氣勢恢宏、博大精深、睿智通達的理論境界。

  站在大學的講臺上,我們尤其能夠強烈地感受到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和時代的變革。我們常常把當今的時代稱作“信息時代”、“網絡時代”或“知識經濟時代”,這意味著人類文明形態的歷史性轉換,意味著人的生存方式的社會性變革,也意味著人的思想觀念的時代性震蕩。如果我們仍然在傳統的意義上把“教育”定位為“傳授知識”,把“教材”定位為“標準答案”,把“教學”定位為“照本宣科”,我們怎么能適應和推進時代變革,把當代的大學生培養成創造性人才和全面發展的人呢?大學教師作為人類文明的傳承與創生的活的載體,實事求是,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這不僅應當是每一個大學教師的最為強烈的自覺意識,而且應當是每一個大學教師的思想與行為。把高等學校辦成科技創新、體制創新和理論創新的教育園地,這是我們每位大學教師所承擔的時代使命和歷史責任。

  我們獲得高等教育教學名師的殊榮,內心的激動是難以言表的,而我們的共同期待則是十分明確的,那就是用我們的真誠的勞動為祖國、為人類培養與時俱進的創造型人才!(本文是作者200399日在“第一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表彰大會上的發言)


 


責任編輯:楊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