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風采】打好知識基礎 抓住時代機遇 ——記1985屆材料腐蝕與防護專業畢業生孫善福
孫善福,1985年畢業于南昌航空工業學院化工系的材料腐蝕與防護專業,現任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商飛)科技委常委。身材挺拔,容貌精神清爽,一舉一動都顯得十分干練,是孫善福給我留下的第一印象。他是“上海市質量金獎”榮譽稱號獲得者,是公司質量文化核心理念的設計者、提煉者、傳播者、踐行者,深受商飛人的關注和敬重。
2022年的春節之前,我們有幸與孫善福進行了一次長談。初次見面,孫善福很熱情、親切,就像一個長輩一樣和我們促膝長談,回憶他在母校的歲月和工作歷程。
埋下夢想種子 努力學習獲成功
當談及母校時,孫善福顯得很興奮。我們問起孫善福當初為何選擇南昌航空工業學院時,他說在他們那個年代選擇學校是有一定偶然性的,他是因為母校老師到學校招生才與母校結緣的,但從此以后對航空事業的熱愛隨著年齡只增未減。談到第一次來到母校的感受時,孫善福更是連說太深刻了。那是他第一次出遠門,帶著大包小包坐火車的旅途更是歷歷在目。孫善福說:“盡管20世紀80年代,沒有現在那么發達,但現在越回想越覺得四年大學生活對自己影響很大。”
孫善福回憶說,在上學的時候自己最不喜歡上制圖課,因為自己學的不是很好,其他的課都非常喜歡,印象最深刻的是電化學,“好難學,老師是湖南人,說話有口音,第一次考試我們班幾乎全都不及格,我是勉強及格,不過到后來我覺得學的還不錯。”他笑著說道。
孫善福所在班級的集體氛圍活躍,同學和老師都帶給他很多美好的回憶,特別是畢業論文的指導張潤保老師和他的夫人楊曼明老師對自己的關心。孫善福為因疫情而接連取消的畢業35周年和進校40周年聚會深感可惜,他說雖然2011年去了新校區,但他和校友們還是對上海路的老校區有很深的感情。
孫善福說大學期間自己最大的收獲就是在學校良好的學習氛圍下,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之后到工廠實習更是夯實了專業基礎,這使得他走上工作崗位后可以得心應手處理各種問題。孫善福告訴我們這段經歷時,眼中的光芒還在閃爍,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歲月。
堅定理想信念 學以致用創佳績
每每回想起大學時光,孫善福說那是對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有著重要影響的時間段,同學之間的友情非常單純,伙伴們之間的交往也很樸素。“不像現在,信息狂轟亂炸,有來自多方面的影響。那個時候我們沒有網絡,在學校就是學習,鉆研知識。”
孫善福自畢業以后,在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飛)從事了20余年的技術與質量方面的工作,歷任制造工程部工藝員、部門主任、總冶金師、分管質量工作的副廠長等職務。在與麥道、波音、空客等國外先進航空企業的項目合作過程中,他時刻注重對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的學習,并吸收運用到內部的崗位工作中,持續改進,勇于創新,不斷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與工作能力;同時,他也堅持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深入生產一線現場指導,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所長,并在工作中不斷歷練、不斷成長。
國產民機項目ARJ21-700飛機進入研制后,孫善福兼任了項目的總質量師,歷經了從型號研制到取證、批生產交付的全過程,對于項目的成功他功不可沒,還獲得了中國商飛新支線飛機首飛一等功。
中國商飛公司作為一家新成立的民機制造企業,對比先進航空制造公司的質量管理和全球范圍內航空行業質量管理的發展趨勢,公司的質量管理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孫善福始終以“以質量求生存、以質量促發展、以質量保成功”的指導思想引領自己及整個工作團隊穩步前行。他組織建立了覆蓋從設計研發、生產制造、試驗試飛、供應鏈管理到客戶服務各環節的質量保證體系,成功獲得了適航當局對ARJ21項目預投產的批準,并為2017年獲得批生產批準奠定了堅實基礎。
ARJ21-700飛機試飛期間,為更好地統籌現場質量工作,及時協調處理各種突發情況,孫善福每年都將大量的工作時間安排在西安閻良、烏魯木齊等一線試飛現場,克服種種困難與不便,主持開展一系列精心策劃、組織嚴密的質量活動。針對試飛過程中出現的各類故障,他嚴格管理,并運用自己多年來在技術上的積累,指導各專業深入開展根本原因分析,確保問題歸零,為保障試飛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他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創造質量、奉獻質量、享受質量,講好中國品牌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雖已離開母校,步入社會打拼出了屬于自己的一番天地,孫善福仍心系母校,時刻關注著母校的動態和發展。“我們學校是以工科為主,在無損檢測、熱表處理等學校傳統專業一定要重點建設,發揮優勢,打造出本校特有的一流特色專業。同時在復合材料、智能制造、裝配、測試等新技術方面也應加快布局,重點拓展研究。隨著新材料、新能源時代的到來,跟上現代飛機采用多電系統的步伐。”
孫善福對南昌航空大學的七十周年校慶表達了衷心的祝福,對于母校的未來,他更是給予了很高的期待:“在南昌飛行大會上,葉建春省長表示將支持南昌航空大學成為江西省一流的大學,瞄準這個目標,在接下來的“十四五”期間,我覺得我們學校緊隨江西省做大做強航空產業的定位,肯定會有更好的發展。我有信心祝愿母校越辦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