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您的位置: 首頁 >新聞中心>南航要聞>詳細內容

南航要聞

【黨外知識分子風采】立足講臺三十余載 潛心育人無怨無悔——記南昌航空大學黨外知識分子人才培養標兵儲珺

來源:遠航記者站 作者:李文儀 攝影: 發布時間:2023-05-23 瀏覽次數: 【字體:

20e5a3585dee4213b06c448615905110.jpg

  “學生就像是我的孩子。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培養他們,讓他們能夠成才!”儲珺笑著說。任教31年以來,儲珺始終以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工作中,共指導了2名博士研究生和70余名碩士研究生。培養學生成才并非易事,但她不怕苦、不喊累,憑自己多年的經驗為學生照亮道路,指明方向。在科研中,她用嚴肅謹慎的態度要求學生;在生活中,她用陽光溫暖的微笑鼓勵學生。在教書育人這條道路上,儲珺無怨無悔,努力成為學生成才路上的引路人。

  儲珺,南昌航空大學軟件學院二級教授,江西省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重點實驗室主任,博士,博士生導師,南昌航空大學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會長。先后擔任中國工程圖學學會理論圖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機視覺專委會委員,中國自動化學會模式識別與機器智能專委會委員。

悉心育人 因材施教 

  出生于教師之家的儲珺,從小耳濡目染教師的嚴謹勤奮與無私奉獻。成為一名好教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家人的影響下,儲珺心向往之。1991年,儲珺進入南昌航空工業學院制圖教研室,成為一名助教。在助教期間,儲珺每節課跟班聽課,試做習題集上每一道題,反復斟酌每一個教學單元的教學方式方法和教學內容。2年積淀后,1993年儲珺正式走上講壇。自此之后的30多年,儲珺常年承擔《數字圖像處理》、《工程制圖》等本科生課程及《圖像分析與理解》研究生課程的教學工作。

  為本科生講課時,她注重采用課堂講授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授課。在上圖像的基本運算這節課時,學生除了學習基本知識點,儲珺還會要求他們去拍攝實際場景中的圖像,通過去除“疊加性”隨機噪音獲取無噪聲的靜態圖像,或是將兩張圖片進行銜接,以進一步了解圖像的基本運算規則,并應用到實際生活場景中,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指導研究生時,“每一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他們各有各的特點,因此要針對他們的特點進行培養。”有的學生動手能力強,她會給予其更多偏向實踐應用的課題進行研究。由于可以調整拍攝方向和鏡頭焦距,在安防監控應用場景中,云臺攝像機常用于機動車及行人等移動目標的自動追蹤,但目標對象的運動速度和運行方向常變化繁瑣、無章可循,導致容易出現誤差消除效果變差,甚至出現跟丟目標對象的情況。“LK光流和HS光流算法哪個更適合提高運動目標檢測的速度,使得目標對象始終保持在顯示圖像的中央區域?”“不同的算法又分別適合于什么場景?”帶著問題,同學們學得更加深入,實驗中方向更加聚焦。此外,儲珺還會為同學們提供一些企業的座談會,使他們可以更好地與企業進行面對面溝通,了解企業需求,為今后的職業生涯打好基礎。

  而有的學生更喜歡理論的研究,她則會讓他們潛心于專業領域的創新和應用,進行更前沿的理論研究。她指導的2018級碩士研究生李紹明、林文杰等就是喜歡理論研究的學生,為了擴大學生的視野,學習前沿的技術和理論,儲珺常常帶他們去參加各類學術會議,與專家交流研究成果。同時,她還以每周一次的頻率對學生正在做的研究進行定期地交流與討論,為學生答疑解惑。

  多年來,儲珺已經指導博士研究生2名、碩士研究生70多名,本科畢業設計100多名。她所指導的研究生在研究所、高等院校、國企等單位工作。

潛心教研 甘為人梯

  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老師的基本素質,扎實的知識功底是智慧型老師的必備條件。站穩講臺后,儲珺連續完成了碩士、博士、博士后階段的學習和研究。在國家天文臺月球與深空探測中心做博士后期間,她參與國家重大工程項目——探月工程,并獨立承擔其中月球表面三維場景重建的子項目。

  “數據偏差了一丁點,研究就會失敗。”月球探索對未來的科技發展和能源應用具有重要作用,在分析月球表面不同尺度、不同譜段圖像特點的基礎上去驗證算法的有效性,在拍攝的圖片中,計算其不同算法下的特征匹配結果,選出與其匹配最多的圖片,以完成月球表面各種圖像的特征提取和匹配——不斷的嘗試、記錄,就是儲珺的主要工作內容。

  儲珺表示,多年的科研經歷造就了她認真、嚴謹的性格,她也同樣要求學生以嚴肅嚴謹的科學態度對待每一項研究。學生的每篇論文儲珺都會反復修改近20遍才能定稿,并且論文中的每一個段落、每一句話都要有邏輯、有關聯,每一個表達、每一個數據都要認真對待。“嚴謹是做研究的基本素養,如果不具備這種素養,那就不適合做研究。”儲珺經常告誡身邊的研究生。

  “科研需要嚴謹的思維,更需要開闊的視野。”儲珺與團隊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學術交流平臺,從國內千人規模的學術頂級會議PRCVVALSE,到安全生物特征技術和智能媒體技術等國際學術交流會,論文《m2win: Memory Efficient Convolution On SIMD Architectures》在2022 IEEE High Performance Extreme Computing Conference (HPEC) 國際會議上交流,同場交流的同學大多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等世界名校;從國內的北京大學、中科院自動化所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唯一的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到國外的韓國延世大學,團隊不斷拓展合作交流,專業領域影響力逐步提升。同時,團隊不定期舉辦各類學術會議,邀請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的知名專家進行學術報告,讓學生直接與專家面對面交流。“在儲老師團隊,收獲很多。”同學們這樣評價。

  “希望同學們能夠在與最前沿的研究方向、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任教以來,儲珺指導研究生發表SCIEI和學校A類學術論文6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論文1篇;多人次獲批省級和校級研究生創新基金,3篇學位論文獲江西省和校優秀碩士論文,3人次獲國家級和省級獎學金。

亦師亦母 關愛學生

  “人生總有各種選擇,既然選擇了,那就負責下去”,這是儲珺一貫的態度。“老師,我不喜歡這個專業,不想讀了。”面對有放棄學業想法的同學,她沒有一味地進行說教,而是耐心傾聽,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以及生活學習中的困難。“一個人如果能喜歡自己選擇的專業,那么當然是幸福的一件事情。可是如果你已經做出了選擇,就應該掙脫束縛勇往直前,因為這是一種責任。”心底的熱情被點燃,從學業指導到生活關愛,經過長時間的疏導與陪伴,該生選擇繼續完成學業,最終畢業后獲得了一份不錯的職業。

  在儲珺的心里,學子就是她的孩子。孩子遇到了困難,她總是第一時間幫助他們解決。20205月,在一次例行的研究生線上討論會上,還沒有正式入學的趙建軍向儲珺請假。問及原因時,儲珺了解到這位同學的父母遭遇車禍,父親身體逐漸好轉,但母親還不能行走,奶奶又癱瘓多年在家。為了減輕父親的壓力,趙建軍告訴儲珺,他想要帶著媽媽上學。儲珺深受震撼,并及時和學院溝通。學院和學校非常重視,專門安排了一個免費的宿舍,方便他學習和照顧母親。加入儲珺的團隊后,儲珺擔心他負擔重、壓力大,常常找他談心,關心他的心理狀態和生活現狀。“你跟其他的孩子沒什么兩樣,你們都是在同一起跑線上的。”儲珺對他說。

  作為第十七屆大學生年度人物、江西省“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第七屆南昌市道德模范,趙建軍帶母求學的事跡得到新華社、新華網、學習強國等多個媒體報導,瀏覽量近千萬。在儲珺的指導下,趙建軍已經完成了碩士學位論文,即將畢業。3年碩士期間,其研究成果被SCI三區期刊(中科院分區)錄用,授權發明專利1項,軟件著作權3項;獲得2020-2021年度第二屆全國大學生算法設計與編程挑戰賽三等獎。

  “團隊有溫暖,學生更有勇氣直面困難。”儲珺笑著說:“其實我又何嘗不是!每當看到同學們對待科研的那種熱愛和永不放棄的態度,都深深打動著我,讓我能夠在教書育人這條道路上走得更加堅定!”

  “一輩子做老師,一輩子學做老師。”立足講臺三十余載,潛心育人無怨無悔。儲珺在教學中因材施教、在學術研究上一絲不茍、在思政育人中無微不至,用一片丹心孕育滿園桃李,用愛和真心詮釋教書育人的真諦。


責任編輯:楊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