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學:大學習大調研大“三進”大整改 學用結合推進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靜心讀原著、悉心悟原理、用心思道理,用學習武裝大腦,用理論指導實踐。南昌航空大學通過“大學習”凝聚大共識、大“三進”豐富“大思政課”、大調研推動大實干、大整改推動大發展,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學用結合,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大學習”凝聚大共識,以學鑄魂。南昌航空大學黨委精心組織、周密安排,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一是舉辦為期5天半、全體校領導和全校中層干部參加的主題教育專題讀書班。邀請3位中央“馬工程”首席專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中組部干部教育專家分別作《中國式現代化:共同特征與中國特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談談學習〈中國共產黨章程〉的學習方法》的輔導報告,使全體學員深化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解和認識。組織集中自學,所有學員靜下心來原原本本讀《習近平著作選讀》等9本學習材料,自覺把工作擺進去,把自己擺進去,在學習中咀嚼原味、領悟原理,滋養初心、淬煉靈魂,洗禮思想、武裝頭腦。開展交流研討。讀書班期間,學員們分為6個小組,堅持問題導向開展集中交流研討,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具體實踐。結班式暨交流會上,所有校領導及6名學員代表緊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中國式現代化,調查研究,自我革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論述及推動高質量發展”等主題作交流發言,聯系實際、立足崗位,談學習領悟的認識體會,講貫徹落實的思路打算。二是定期制定學習清單。由學校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學習宣傳工作組每周將學習材料制成清單,指導學校各基層黨委(黨總支、直屬黨支部)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通過大學習,進一步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了師生頭腦,鞏固了全校上下團結奮進的共同思想基礎。
大“三進”豐富“大思政課”,以學增智。全面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工作。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6次集體備課會,除開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外,還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思政課必修課程。深化思政課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改革,師生同臺、雙師同堂講思政課。同時,學校還要求各學院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課程思政。講授“微黨課”,邀請全國人大代表、于都中央紅軍長征集結出發地歷史博物館紀念園管理辦負責人,通過視頻連線開展創新性的現場教學,以《弘揚“四鐵”精神,走好新的長征路》為題,為師生們講授“微黨課”,使師生進一步深刻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和內容體系,感悟思想偉力,激發深刻思考,汲取工作力量。舉辦青春思政課暨五四表彰大會,按照忠誠奉獻、團結拼搏、創新實干、開放向未來四個篇章,以信仰對話、青年說、合唱等方式,用青春話語講述南昌航空大學青年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思想感悟、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展現新時代南昌航空大學學子在民族復興的接力賽中接續奮斗的時代風貌,為現場近千名青年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青春思政課。邀請93歲的抗戰老兵分享熱愛祖國、忠誠祖國、報效祖國的感人故事。舉辦“中國式現代化與美好精神生活”全國學術研討會,近百人參加,通過交流,碰撞思想火花,推動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入研究。開展中國精神教育,講授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在校內放映愛國主義電影《長空之王》。
大調研推動大實干,以學正風。“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坐在辦公室碰到的都是問題,深入基層看到的全是辦法”。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南昌航空大學以“師生出題、黨委作答”等方式,用好調查研究這個“傳家寶”,學校黨委突出問題導向,強化工作措施,一體推進大興調查研究走深走實。校黨委班子成員率先垂范,在調查研究伊始撲下身,組織召開9次全校座談會,深入基層走訪54次,并于校外調研走訪23次,下好主題教育的“先手棋”。同時,學校各基層黨委(黨總支、直屬黨支部)按照學校黨委的統一部署,全面開展調研活動。通過大調研,進一步轉變了工作作風,進一步了解了師生訴求,有利于破解學校發展中的痛點、難點、堵點。
大整改推動大發展,以學促干。力求“在關鍵之年實現關鍵突破”,南昌航空大學黨委成立主題教育辦公室整改整治工作組,聚焦制約學校發展的重大問題和現實難題,既針對諸如強化航空特色、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加強“雙一流”學科建設等事關學校發展大計的重大命題,又針對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職工子女上學、校園停車等事關師生切身利益、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微小話題,收集問題360多項,分類整理出91項,夯實責任,明確責任領導和責任單位,逐一推進整改,增強師生幸福感、獲得感,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提高學校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能力和水平。校領導帶隊走訪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昌飛、景航鍛鑄等航空企業,促進產業合作,推動航空制造現代產業學院建設。與航空工業洪都互派干部掛職鍛煉,為推進江西航空產業快速發展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聚能蓄力。與中國航發貴州紅林航空動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創新應用聯合技術中心。(劉芝平 舒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