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外知識分子風采】立足專業優勢 把握系統思維,種好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三塊田”——記南昌航空大學黨外知識分子參政議政標兵涂繼亮
“對自己有要求、有標準,是對自己負責的最基本的表現,無論從事任何行業工作,都首先要能過自己的關。”自2005年碩士畢業來南昌航空大學參加工作以來,這,就成為了涂繼亮一貫堅持的工作原則,教學科研上如此,參政議政更是。
高校教師的三大天職: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十八年的高校工作經歷,他盡職盡責,努力實現教學、科研與社會服務三者有機統一。在教學上,曾獲南昌航空大學第七屆教學十佳、校級優秀班主任、優秀主講教師等榮譽稱號;在教學過程中,他善于發現研究并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榮獲南昌航空大學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江西省第七屆教育科學成果三等獎1項、江西省高校教學成果獎1項。在科研上,他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后基金、教育部高校人文及省自然科學基金管理科學類、省教育規劃、省高校教改、省一流課程和地方政府委托項目等各類教學科研項目共計20余項,發表SCI、EI、CSCD、CSSCI等各類檢索論文20多篇,出版教材2部、專著1部,授權軟件著作權4項。在社會服務上,他充分利用民主黨派履職平臺和學科專業綜合優勢,為區域發展積極建言,屢獲表彰,先后擔任江西省高等教育學會理事、九三學社省委會經濟委員會秘書長、江西省情特約研究員、江西省統戰部同心智庫研究員、江西省委辦公廳信息決策咨詢研究員等。近五年來,他撰寫了20余篇調研報告、社情信息、提案,被九三社中央、省委辦公廳、省政協、省委統戰部等部門采用,并獲國家領導人批示1次、省主要領導批示2次、省政協優秀提案1件;連續4個年度獲九三學社省委參政議政先進個人稱號。
善用系統思維,扎實推進各項工作
2002年至2005年,涂繼亮在哈爾濱理工大學進行碩士階段的學習,從本科時期的自動控制專業轉向系統工程專業。“系統工程是為了最好地實現系統的目的,對系統的組成要素、組織結構、信息流、控制機構等進行分析研究的科學方法。”“它運用各種組織管理技術,使系統的整體與局部之間的關系協調和相互配合,實現總體的最優運行。系統工程不同于一般的傳統工程學,它所研究的對象并不限于特定的工程物質對象,而是任何一種系統。它是在現代科學技術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一門跨學科的邊緣學科。”
涂繼亮認為,正是碩士階段系統工程專業的理論學習,讓自己在把握系統思維的能力上得到了強化,這也讓自己在今后的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等工作上能夠以一種更為全面宏觀的視角看待問題,并掌握將關鍵問題在短時間內進行拆解分析、拎清主次和做好規劃的能力。
面對高校學科專業邊界日漸融合的大趨勢,扎實的工科基礎知識加上后期培養鍛煉的系統性思維,讓涂繼亮意識到必須立足專業求生存、跳出專業求發展、于是,他積極與經濟管理學院、文法學院、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航空制造工程學院的老師們交流合作,開展多學科交叉研究,并開啟了跨學科指導碩士研究生的工作。除了在信息工程學院進行自動控制原理、信號與線性系統、計算機控制技術等信息類核心課程的教學外,涂繼亮還承擔了《數字經濟概論》和《數字經濟與決策》等本科生、研究生的全校通識課教學任務。在談到自己的學科交叉教學與研究經歷時,涂繼亮表示,很多老師對于我的研究方向很好奇。他們經常看到我在不同學科之間跨來跨去,申報課題類型和研究對象都很寬泛,實際上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這種學科交叉面的廣泛性。他認為,地方高校教師本職工作就是立德樹人,一切的科研、社會服務最終都要服務于教學這根主線。正是這種寬泛的研究,為其教學工作找到了靈感,也為他和學生們的交流找到了更多素材和話題。
此外,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涂繼亮還會從系統性思維上對學生未來規劃進行引導。他一直和學生強調,首先要抓住學習的主次關系,把握好專業學習的核心。“對于工科的學生,我一直強調抓住數理基礎這一學習核心,有了較強的數理基礎,你以后轉專業、轉方向學習都可以很快上手。”當今世界,千差萬別,更需要以系統嚴謹的思維科學全面客觀地把握未來。所以從這個維度來說,建立跨學科的知識和視野,比只懂本專業更重要。涂繼亮強調說,“一個項目、一個工程、一個單位、一個部門甚至一個國家的管理,都是不同類型系統的管理。我們的學生,只有視野非常開闊,接受新事物、新信息的能力非常強,才能幫助他們更好適應未來挑戰”。
久久為功,立足專業優勢善作善成
作為九三學社南昌航空大學副主委,涂繼亮把高校的社會服務職能和民主黨派的參政議政職能有機結合起來。他廣泛了解相關領域的政策動態,積極開展資料收集和調查訪談,同時將決策咨詢、社情民意素材與自己的專業和行業積累相結合。
一次偶然的機會,涂繼亮正在開展“航空產業中的江西省通航人才”相關主題的省教育規劃課題。在完成課題后,涂繼亮將相關內容凝練并向九三省委會報送,作為自己參政議政的第一篇報告。“沒想到這第一篇就得以采用”,涂繼亮高興地說道,并就此開始了自己的參政議政之路。截至目前,他陸續撰寫了20余篇參政議政報告,陸續被九三社中央、省政協、省委辦公廳和省委統戰部等相關部門所采納,并得到了國家級領導人、省級主要領導的批示。
對于參政議政,涂繼亮一直有自己的原則,“寫的東西要立足于自己的專業,同時還要讓自己滿意,這樣才能獲得別人的認可”。言之,遂行之。涂繼亮的參政議政課題大多基于自己前期的課題研究,提交的政策建議基本都是立足個人從事的航空領域,充分依托學校航空領域智力資源,確保提出切中肯綮的對策建議,強調參政議政成果的轉化。
參政議政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從選題到調研方案的設計,再到調研信息的梳理、研究報告的撰寫等等,每個環節,涂繼亮都積極、主動、熱情地參與其中。在開展“關于全力打造江西航空一站式維修基地的建議”的報告調研過程中,涂繼亮就深入我省南昌航空城、航空企事業單位開展調查研究,通過走訪觀察、組織座談等方式,廣泛征求航空領域專家的意見與建議。
在經過完備的實地調研與數據查詢分析,以及比對周邊省市的航空維修基地建設等工作后,涂繼亮在報告中指明當前江西省航空維修產業基礎較為薄弱,存在航空維修布局不夠精細、維修能力的發展不平衡、飛機零部件進口缺乏稅收優惠扶持政策、合格從業人員緊缺等問題,并給出相應建議。這一研究報告作為九三學社江西省委的重點提案上報至省政協和省委辦公廳,并得到了省委領導的批示。
除了從政府網站中搜索相關政策,在知網等平臺檢索對應論文等,為了能夠獲取更為專業前沿的內容做支撐,涂繼亮還同飛行器工程學院丁相玉副教授就相關細節進行交流探討。“和專業人士交流,能讓我在短時間內了解行業的發展境況,對參政議政的報告撰寫很有幫助。”
當然,報告的撰寫并非一帆風順。在近期完成的關于江西省航空產業的調研報告中,剛接到課題的涂繼亮便犯了難,“江西航空發展到現在為止,我們的規劃、文件都很多,已經做了很多工作,該有的建議已經很完善了。”涂繼亮認為,從傳統的人財物等觀點上去提建議顯然不夠有創新點,尤其是在南昌這樣一個以軍用航空飛行器為主進行布局的地方。
在涂繼亮看來,江西航空產業發展的名聲很大,歷史悠久,但是利潤并不高。以洪都、昌飛為代表的企業,在軍用航空飛行器生產上目前沒有國家的重點型號布局,這是江西發展航空產業的一大痛點。
在和九三江西省委會領導進行溝通后,涂繼亮認為,站在宏觀系統的角度上,基于革命老區的情懷與航空產業的歷史貢獻,提出希望國家加大對江西航空產業的扶持力度,從政策上給予傾斜,從整個航空產業及配套上重新規劃江西省航空產業布局等建議。該報告得到九三學社江西省委會的認可,2023年5月22日,受九三學社江西省委會的指派,涂繼亮代表課題組攜“給予政策傾斜 強化創新驅動 支持革命老區江西現代航空產業體系建設”調研報告參加了九三學社中央在武漢主辦的第十八屆“九三論壇”。
不辱使命,參政議政永遠在路上
涂繼亮善于學習,并熱心九三學社社務。作為九三學社江西省委會經濟委秘書長,他每年總能一以貫之地做到認真醞釀課題,參與委員會研討。有時,盡管自己提出的課題并未得到采納,他也總能兢兢業業地利用自己的專長服務委員會。在涂繼亮看來,“參政議政,積極履職”不是一句空話,一句套話。搜集社情民意既要關注民生、社會熱點、黨和政府中心工作,也要反映廣大人民群眾合理訴求,更要結合自己的專業領域,提出有深度的建議對策,以引起共鳴與理解。
“我現在形成了一個‘雙向’的工作機制,將我的教學、科研、參政議政都融合到一塊。”涂繼亮將自己不同學科交叉后產生的一些項目和成果,應用到參政議政的研究報告中去。同時,在參政議政中形成的思路、支撐材料或獲得的榮譽,也能夠讓他更便于去申報一些決策咨詢類的相關課題。此外,涂繼亮表示,通過這些課題的研究,自己對社會問題分析觀察更深刻,對于自己指導教學、科研非常有幫助。
“參政議政,我們永遠在路上。”對于今后的參政議政工作,涂繼亮表示,“務必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踐行‘四個服務’的時代使命,將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工作作為高校社會服務的重要抓手,進一步把參政議政和本職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持續在參政議政工作中作出應有貢獻、爭取更大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