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湖評論】青年思政教育:培養堪當大任的時代青年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變革,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如何通過思政教育來引導青年學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如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培養有責任、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成為了社會關注的重要內容。
當前社會面臨著諸多問題和挑戰,這些問題直接影響著青年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需要我們加強思政教育,引導青年學生正確認識和應對這些問題和挑戰。
學生面臨著一系列實際問題,如學業、就業、經濟、婚戀等,需要我們加強思政教育,并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提高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和發展能力。
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各種文明激蕩,國內各種矛盾疊加、關系錯綜復雜。不同國家的意識形態可以借助于經濟、政治、文化、思想等方面的交流進行滲透,尤其是互聯網和自媒體的普及加劇了觀點意見的交流碰撞。加強思政教育可以鞏固我們的思想陣地,幫助青年學生識別和抵御不良思想的影響,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加強和改進思政教育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采取多種措施和方法,更新教育內容和方法,注重教育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多樣性和包容性,推動思政教育的全面發展和進步,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作出貢獻。
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思政教育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重要保障。通過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引導青年學生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確保高等學校的社會主義辦學方向。
要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思政教育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環節。通過思政教育,幫助青年學生深入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增強愛國主義情懷,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將個人的成長與國家的發展緊密結合,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民族復興大業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
要將關心關愛青年學生的日常生活與思政教育相結合。通過了解學生的日常生活,可以更好地理解學生的需求和關注點,從而在思政教育中更加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從而在思政教育中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