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您的位置: 首頁 >新聞中心>南航要聞>詳細內容

南航要聞

【黨員代表風采】測光學院測控技術與儀器教工黨支部書記胡博:不斷行走在前進路上

來源:遠航記者站 作者:溫雨潔 攝影: 發布時間:2023-12-05 瀏覽次數: 【字體:

4c766459ad9b4b769c0c0fc803d8e6d8.jpg

  胡博,南昌航空大學測試與光電工程學院測控技術與儀器教工黨支部書記,曾獲“校級優秀共產黨員”、“院級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她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不斷加強課程思政建設,重點圍繞增強學生航空報國精神和創新實踐能力,指導學生開展創新創業訓練和參加各類科技競賽,融合“航空報國精神引育”、“航空背景科研難題攻關”和“航空企業工程技術服務”,形成產學研用一體化的課程思政育人新模式。

一堂課:讓思政教育潤物于無聲

  “20世紀70年代,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發展的時候,中國還在計劃經濟時代,改革開放還沒有開始。可以說,那時候的中國一窮二白,完全沒有屬于自己的技術......那么今天有沒有自主技術呢?我們可以自豪的說 ‘有’,而且在某些方面還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為什么能夠發展到今天這樣的程度?這里,要向大家介紹一位院士:童志鵬。”

  這是網絡開放學習平臺上的一門課——《模擬與數字電子技術》,主講教師正是胡博。這門課程于2022年被認定為江西首批課程思政示范課,并作為課程典型案例上線新華思政網,在課程思政育人方面形成示范。

  在課程建設之初,胡博敏銳地發現課程中可挖掘的思政元素十分廣泛。但如何將思政元素融入課程教學、如何挖掘更具有深度的思政元素、如何建設更具特色的思政課程,這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對課程本身進行邏輯梳理的過程中,她通過總結授課要點發現了思政元素的融入點。隨后,根據課程思政的建設方向和重點,共挖掘思政元素21個,建立典型案例13個,并由此形成了一個高度凝練的“三類三性三體四融合”的課程思政建設模式。

  其中,“三類”即思政元素的歸納分類:時政熱點類、文學素養類、專業特色類;“三性”即思政融合所傳遞的三種特性的價值理念:科學辯證唯物主義特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特性和言傳身教的榜樣示范特性;“三體”是課程建設的三方面主體:學生、教師和課程;“四融合”則是融合邏輯推理、問題導向、資源建設和創新實踐四種路徑。

  為使課程思政更具學校特色,胡博依托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的無損檢測方向,重點聚焦航空報國精神。她以革命烈士喬樹國、時代楷模樊繼功等本專業優秀校友的事跡為例,給同學們起到了良好的榜樣示范作用。

  即便課程思政目前已經形成了不錯的示范,但胡博并不完全滿意。

  “目前,廣度是大致有了,但深度還不夠。她說道,“仍需要繼續挖掘。”

兩促進:“黨建”“思政”雙融合

  位于南昌航空大學上海路校區無損平房舊址的“無損檢測專業史館”,是2022年由測控教工黨支部帶頭建立起來的實體思政育人基地。在70周年校慶到來之際,史館開館,向校慶獻禮。隨后,胡博依托匯聚優秀校友故事的該史館,深入挖掘專業思政元素。

  建校70周年,同樣是無損檢測專業招生40周年。40年來,無損檢測專業歷經創業、建設和發展,成為國家特色一流專業,被業界譽為無損檢測人才培養的搖籃。這一過程,實際上正是一部幾代無損人團結拼搏、艱苦創業、勇于堅持、不忘初心、開拓創新、跨越發展的奮斗史,并從中孕育出了“拼搏、堅持、創新”的無損精神。

  作為測控教工黨支部書記,胡博這樣說:“不僅是我們的學生,青年教師、畢業校友,乃至合作單位的人員都能從基地的參觀學習中獲得啟發,對‘無損精神’有更深刻的理解。這,正是我們建設基地所希望達到的思政育人效果。”

  以黨建為引領,以基地為媒介,支部書記胡博帶著全體黨員們推動著 “黨建”和“思政”的雙融合、兩促進。

  以史館建設為核心,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無損檢測專業師生的思想得到提升,心靈受到震撼,凝聚力得到增強。圍繞無損檢測主題,在校學生、青年教師、畢業校友、合作單位實現共贏發展,擴大了育人的深度和廣度。“‘拼搏、堅持、創新 ’的無損精神值得被永遠銘記和傳承。它,激勵著南昌航空大學無損人與時俱進、開拓進取,為學校的創新發展和國家無損檢測技術的進步作出更大的貢獻”,胡博動情地說。

三成效:探索基層黨建新模式

  自胡博擔任測控教工黨支部書記以來,帶領支部取得了諸多成就。測控教工黨支部獲批校第二批黨建工作樣板教工支部,并于2023年獲批江西省首批黨建工作樣板支部,被省委教育工委推薦到教育部參加第四批全國樣板黨支部的遴選。

  如何創新黨建工作模式,圍繞產學研用融合開展黨建工作,積極推進和相關企業黨支部的互融共建,是胡博一直關注的重點。

  近年來,測控教工黨支部先后和中航工業洪都公司、昌飛公司、上海商發、江西電建、航天800所、解放軍5721廠、中核五公司等多家單位結對共建,實現了“黨建水平提升”、“卓越人才輸送和互相培養”及“產學研用落到實處”三大成效。

  通過校企共建這一黨建新模式,校企和諧發展,實現互利共贏:結對雙方“黨建+業務”工作雙融雙促,匯聚雙方人才力量助力產學研用走深走實,顯著提升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在這種模式之下,可以有效地實現企業和高校之間的人才培養。我們學校的優秀學生可以通過實習和實踐機會,更深入地了解企業和行業的發展趨勢,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同時,企業也可以通過與高校的合作,為其員工提供更深入的培訓和學習機會,提升員工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企業和高校通過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共同推進人才培養高質量發展。

  胡博強調:“以支部共建為‘媒’,高校和企業聯合開展研究和技術攻關,發揮各自的優勢和資源,將科學研究與企業的實際需求相結合,通過人才培養和資源共享實現技術和產業的深度融合,最終實現產學研用一體化。我們將持續做好共建工作,不斷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力爭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更好地服務社會。”

 


責任編輯:李言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