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聚英才 揚帆啟航:南昌航空大學第二屆國際青年學者論壇成功舉辦
啟航網訊 為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快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建設步伐,10月24日,我校第二屆國際青年學者論壇在前湖酒店舉行。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四級調研員丁曉哲,省委教育工委組織部、省教育廳人事處四級調研員陳金富,我校黨委副書記、校長盧超,組織部、人事處、教務處、科技處、研究生院等職能部門負責人,各專業學院負責人與海內外38名青年學者代表共聚一堂,共論航空報國。論壇開幕式由我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郭正華主持。
盧超代表學校致辭,向與會嘉賓和海內外青年學者致以誠摯歡迎和衷心感謝。盧超表示,強國之道,要在得人。隨著全球化的深入推進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促使國際人才競爭異常激烈。人才已成為推動國家現代化建設、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重要戰略性資源。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以及全國教育大會,對于人才資源的戰略地位進行了明確,這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人才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以及對人才培養工作的高度重視。高校作為科技人才集聚地、拔尖人才輸出地、科技創新策源地和科技創新成果匯聚地,做好人才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盧超指出,南昌航空大學作為新中國首批創辦的航空院校,辦學72年來,牢記建校初心使命,矢志航空報國,堅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為航空國防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輸送了20萬余名人才。學校工科優勢突出、航空特色鮮明,構建了本碩博三級學位培養體系。
盧超強調,進入新時代以來,南昌航空大學始終堅持把人才資源作為辦學興校第一資源,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全面推進“5455”人才工程,全力打造中部地區航空人才高地,助力江西打造天下英才重要首選地。為了吸引和留住高層次人才,南昌航空大學堅持“學以致用,研以促用”,加大了對科研項目的投入力度,為人才提供了充足的科研經費和實驗條件。南昌航空大學鼓勵“創新、創業、創造”,完善了人才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讓人才能夠在南航獲得應有的認可和回報,加強了與國際一流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合作與交流,為人才提供了更加廣闊的視野和平臺。
大會報告環節,郭正華圍繞學校發展的時代背景、學校當前總體概況、學校人才引育重點舉措三個方面作了主題報告。郭正華指出,江西航空產業發展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產業基礎扎實、比較優勢明顯,是江西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引擎。江西是航空資源大省,是全國同時具有螺旋翼、固定翼飛機研發和制造的省份,尤其是國產大型客機C919四分之一機身為“江西制造”。郭正華表示,南昌航空大學堅持聚焦人才隊伍建設,在事業規劃、環境營造、目標認同上下功夫,搭建了引、育、聚、用、留“五位一體”的人才引進和培育全鏈條工作模式,保證優秀博士能“引得進、干得好、留得住”。
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院長宋仁杰、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院長宋凱、動力與能源學院副院長丁相玉分別就學院概況、學科建設、科研平臺、科學研究、青年人才培養等進行詳細介紹,我校青年人才代表、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入選者崔世宇,參會青年學者代表陳冠江作大會報告發言。本屆論壇設置了11個專業學院分論壇,通過實地參觀科研實驗室、雙向溝通等形式,與青年學者就各自研究領域以及個人的發展規劃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達成初步入職意向。
南昌航空大學國際青年學者論壇,旨在面向海內外匯聚一批獲得較高水平學術成果、較好創新發展潛力的優秀青年人才,搭建交流與合作的平臺,加深對南昌航空大學的全面了解。自2023年首屆論壇舉辦以來,已成為我校重要的引才聚才高端平臺和展示學校辦學特色的亮麗名片,大批優秀海內外青年學者通過論壇了解我校并選擇加入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