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開先進生物光子學成像國際聯合實驗室(中國-西班牙)學術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
啟航網訊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推進落實全省科技大會精神,加快推進中歐科技交流,加強與歐洲發達國家在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等領域的深入合作,11月14日,先進生物光子學成像國際聯合實驗室(中國-西班牙)學術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我校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光學學會理事長顧瑛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顧寧教授,以及其他13位生物醫學光子學領域權威專家出席會議,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兼外國專家局局長陳煒蓉到會祝賀并講話。我校學術副校長秦江,科技處、國際合作與交流處等部門負責人,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主要負責人以及部分師生代表參會。會議由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何興道教授主持。
秦江在致辭中指出,我校與西班牙國家研究會(CSIC)共建先進生物光子學成像國際聯合實驗室,搭建了國際科技合作開放載體,以創新引領醫工學科交叉融合,共同開辟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新領域、新賽道,攜手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秦江表示,真誠地希望學術委員會的各位專家為國際聯合實驗室的發展給予更多的指導和幫助,也希望實驗室全體成員把握機遇,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為服務國家科技進步和江西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南昌航大”力量。
陳煒蓉在講話中代表省科技廳對南昌航空大學先進生物光子學成像國際聯合實驗室學術委員會的成立表示熱烈祝賀,向出席學術委員會會議的顧瑛院士、顧寧院士以及各位專家表示衷心感謝。她強調,國際聯合實驗室的建立為中國-西班牙雙方提供了很好的科技創新合作平臺,雙方應本著優勢互補、精誠合作的態度,開展科學技術攻關,共同加強人才培養,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希望國際聯合實驗室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和積極的態度,切實推進各項合作內容落地見效,更好地服務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命健康,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江西篇章作出更大貢獻。
會上,陳煒蓉和秦江分別為主任委員顧瑛院士、副主任委員顧寧院士及其他委員頒發聘書。在學術委員會會議環節,國際聯合實驗室主任史久林教授、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吳強教授分別匯報了國際聯合實驗室的建設情況和研究工作進展。學術委員會各位專家對聯合實驗室的工作給予高度肯定,并就實驗室未來發展規劃、方向定位、醫工融合轉化以及青年人才培養等議題展開深入討論并提出了多項建設性意見。
西班牙國家高等研究會(CSIC)為西班牙最大的多學科科研組織,它所從事的研究活動涉及物理學、海洋學、生命科學等領域。
我校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科研團隊自2021年開始與西班牙國家高等研究會(CSIC)物理與信息技術研究所(ITEFI)科研團隊開展先進生物醫學光子學成像技術領域的國際聯合研究。前期,在中國駐西班牙大使館的支持和幫助下,在省科技廳廳長宋德雄和學校黨委書記李德平的大力推動下,我校與西班牙國家高等研究會簽署了《共建先進生物光子學成像國際聯合實驗室協議》。聯合實驗室的建立,旨在充分發揮雙方優勢,圍繞先進生物醫學光子學成像基礎研究、技術開發、臨床轉化、人才培養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目前,雙方已在光聲基礎理論、先進空氣耦合超聲技術、全非接觸式光彈性成像技術臨床轉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