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南昌航空大學十大新聞
歲序更替,華章日新,隨著2025年的晨曦緩緩升起,所有南航人再一次攜手走過了收獲滿滿的2024。這一年,是變革與成長共生的一年,是夢想與希望交織的一年。這一年,我們凝心聚力、砥礪奮進,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科學研究、學科建設、隊伍建設、服務貢獻等齊頭并進,用無數個全力以赴的奮斗時刻,匯聚成南航的專屬記憶。現在,讓我們共同走進“2024年十大新聞”的篇章,一同回顧那些重要的時刻,感受那份屬于2024的榮耀與輝煌。
1.全校上下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扎實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
7月21日上午,學校召開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動員部署會,強調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全校上下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組建五大宣講團開展分層分類宣講,舉辦集中培訓班實現全校處級干部全覆蓋,以學促思、以學促改、以學促行,把會議精神和部署要求逐項轉化為具體工作方案,確保會議精神融入學校辦學治校的各方面、全過程,為學校高質量發展引航定向。
2.推動黨紀學習教育落實落細見行見效
4月15日,我校召開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擴大)會暨二級黨組織書記例會,專題部署黨紀學習教育工作,確保黨紀學習教育高質量開局、高標準推進。黨紀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學校黨委精心謀劃部署、抓住學習重點,通過研究制定工作安排、及時成立工作專班、舉辦黨紀學習教育讀書班、開展警示教育活動等形式,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旗幟鮮明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慎獨慎微筑牢底線防線,推動黨紀學習教育落實落細見行見效。全體黨員干部紀法意識顯著提升、工作作風明顯轉變,全校干事創業氛圍愈發濃厚,教職員工在推進改革中積極作為、在攻堅克難中展現擔當,為學校各項事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3.省委、省政府領導來校調研,為學校發展注入新動能
11月25日,省委書記尹弘來校調研,強調“南昌航空大學是省委和省政府確定的爭創‘雙一流’高校,有著自己鮮明的學科特色,培養的大量優秀人才長期活躍在國家航空航天領域一線。”殷切期望,鼓舞師生昂揚斗志、激發全校干事熱情。4月10日,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盧小青調研時強調要強化思想理論武裝、加強校園陣地建設和管理、壓緊壓實工作責任,為學校切實維護意識形態安全指明方向。3月2日,省政府黨組成員、副省長孫洪山調研時指出要把確保安全穩定作為學校發展的根本保障,統籌推進上海路校區綜合改造和利用工作。省委、省政府領導的殷殷期許和明確要求,溫暖著師生心田,為學校發展注入新動能。
4.成功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實現歷史性突破
10月,我校成功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和“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儀器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三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實現了幾代南昌航大人的夙愿。此次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的獲批,是學校辦學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學校綜合實力和辦學水平不斷提升的集中體現,開啟了學校高質量內涵式發展的新征程。
5.聚焦航空科技前沿,平臺建設實現重大突破
學校聚焦航空科技創新前沿,搭建平臺提能升級。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獲批,補全江西航空產業鏈最重要一環;作為我省電子信息領域首個中歐國際聯合實驗室,先進生物光子學成像國際聯合實驗室(中國-西班牙)獲批,主動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牽頭獲批建設江西省航空制造創新中心,助力長三角(含江西)大飛機集群成功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成為搭建江西現代化產業體系航空領域“四梁八柱”的重要力量。
6.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成果顯著
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重點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其他類別項目64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6項,與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中國航發集團公司所屬企事業單位聯合承擔“兩機”重大專項、“慧眼行動”等國家級縱向項目16項,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獲江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9項,在全省高校中排名第四,實現一等獎連續五年不斷線。材料科學、工程學、化學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4‰行列。
7.全力打造“強五”黨建品牌,全面提升黨建示范引領作用
學校聚焦《關于完善“五航五力”黨建模式 推進黨建工作示范高校創建的實施方案》,全力打造“強五”黨建品牌,推動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頻共振。4月,新增3個全國高校黨建工作“雙創”培育創建單位,新增數量居全省高校第一;3個團隊入選全國“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強國行”專項行動團隊,入選數量位列全省高校第二。
8.航空科技館正式亮相
11月2日,我校航空科技館正式開館。集航空歷史陳列、航空技術演示、航空教學實踐、航空成果展示、航空文化傳播等功能于一體的航空科技館,積極服務我校航空科技和航空工程特色教學和科普教育,成為我省高等教育服務航空強省建設的重要窗口和生動實踐。
9.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塑造產教科教融合新形態
學校緊扣航空產業發展需求,持續探索各層次人才培養新模式。大力推進孝彭書院建設,加強航空制造現代產業學院、航空制造專精特新產業學院、集成電路與光電信息技術現代產業學院3個省部級產業學院建設,加快推進景德鎮產業學院的聯合辦學,獲批省級航空特色示范性軟件學院,成功入選江西省卓越工程師學院首批試點建設學院,塑造產教融合、科教融合新形態。
10.扎實推進民生實事,凝心聚力畫好服務師生最大同心圓
多措并舉畫好服務師生最大同心圓,不斷提升全校師生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積極構建生涯教育“345”模式,護航我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畢業生去向落實率常年穩居江西高校第一方陣,就業服務舉措全年5次被央視報道。積極推進雨污分流、海綿校園、環境樓、上海路校區老舊小區改造、航空文化主題公園、“一站式”學生社區等重點項目建設,有序完成學生公寓“上床下桌”家具更換工作,為廣大師生提供更加優質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環境。繼續開展考研“送溫暖”活動,免費為學校3000余名考研學生提供助力餐服務,受到央視【新聞直播間】等中央媒體的廣泛報道和贊譽。
(圖文一審:龍莉、李政綱 圖文二審:舒越 圖文終審:劉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