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循環經濟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退役飛機起落架及風電機組再制造關鍵技術及裝備”項目啟動會暨實施方案論證會
啟航網訊 4月11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循環經濟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退役飛機起落架及風電機組再制造關鍵技術及裝備”項目啟動會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我校召開。該項目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裝甲兵學院牽頭,南昌航空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佛山大學、北京金風慧能技術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承擔。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裝甲兵學院王海斗研究員擔任項目負責人/首席科學家。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沈保根院士、北京工業大學吳玉鋒教授、上海交通大學李華教授、合肥工業大學劉志峰教授、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么新教授、北京科技大學王文瑞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郭訓忠教授、中山大學阮菊俊教授、浙江工業大學樸鐘宇教授、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專項主管史正、陸軍裝甲兵學院副校長朱發強等專家、領導和項目組成員40余人參加。
我校黨委副書記、校長盧超在致辭中指出,再制造產業作為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路徑,對航空及能源領域高端裝備的循環利用具有戰略意義。針對退役飛機起落架與風電機組面臨的復雜損傷問題,本項目將融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突破再制造材料設計、多模態檢測及強韌成形等核心技術瓶頸,形成成套工藝與裝備,推動高端裝備的高值循環與節能減排,助力國家綠色制造戰略。南昌航空大學作為項目課題二的牽頭單位,將依托其在成形制造、無損檢測及材料科學等領域的優勢,整合國防特色學科資源,為項目建設提供有力支持;也期待繼續深化與學界、業界的協同創新,為我國循環經濟技術發展貢獻“南昌航大智慧”。
本次會議的召開,標志著項目研究全面進入實施階段。我校將以此為契機,推動與國內外高校、企業的合作,聚焦國家重大需求,攻破高端裝備再制造領域“卡脖子”技術,為推動我國循環經濟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貢獻關鍵力量。
(圖文一審:袁源平 圖文二審:侯育花 圖文終審:戴紅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