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舉辦第十七屆全國馬克思主義院長論壇
啟航網訊 6月21日,第十七屆全國馬克思主義院長論壇在昌舉辦。本屆院長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和南昌航空大學聯合主辦,主題為“黨的創新理論體系化學理化”。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黨委副書記辛向陽,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龔劍飛,我校黨委書記李德平出席論壇開幕式并致辭。開幕式由我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郭正華主持。
李德平在致辭中表示,南昌航空大學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鑄魂育人,大力傳承紅色基因,弘揚航空報國精神。堅持思政課建設與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牽頭參與全國“大思政課”建設綜合改革試驗區江西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改革,有效推動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入行。本屆論壇的舉辦,將進一步深化對黨的理論創新的規律性認識,深化拓展黨的創新理論的體系化建構和學理化闡釋,對于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闡釋黨的創新理論具有重要示范意義。我們將珍惜這一機會,全力做好會務組織和后勤保障工作,積極推動與兄弟單位之間的交流合作,努力為推進黨的創新理論體系化學理化作出更大貢獻。
辛向陽指出,全國馬克思主義院長論壇迄今已走過十七載,不僅見證了馬克思主義研究在我國的蓬勃發展,更展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已成為學習宣傳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堅強陣地。本屆論壇聚焦黨的創新理論體系化學理化這一關鍵主題,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理論的體系化學理化體現了理論創新的高度、深度和厚度,是理論不斷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希望各位專家、同仁以本屆論壇為契機,加強交流、集思廣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強化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規律性認識,為進一步深化黨的創新理論的體系化建構、學理化闡釋作出應有貢獻。
龔劍飛指出,本屆論壇的舉辦,既是深化黨的理論創新的必然要求,也是指導新時代發展實踐的迫切需要。江西期待以此次論壇舉辦為契機,凝聚全國理論界力量,深入研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在邏輯的統一性和理論發展的原創性,共同推動構建標識性概念清晰、學理性闡釋透徹、邏輯層次嚴密的理論體系框架;共同探索將黨的創新理論體系化學理化研究成果有機融入思政課程改革、教材建設、課堂教學、社會實踐中,把體系化的深度與學理化的厚度轉化為啟迪心智、浸潤靈魂的育人力量,推動馬克思主義學院人才培養再上臺階,培養更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開幕式后,辛向陽作題為“馬克思主義體系化學理化與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的主旨報告。馬克思主義體系化學理化對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產生了三個深刻影響:一是馬克思主義深刻的學理化的中國觀為中華民族實現民族解放提供了銳利的思想武器;二是馬克思主義深刻的體系化的文明觀為中華民族建立現代文明形態提供了強大基礎;三是馬克思主義體系化學理化的時代觀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他強調,馬克思主義體系化學理化與中華民族前途命運緊密相連,我們既要研究好基礎性課題,更要關注現實問題,形成兩者互相促進的局面。
在大會發言環節,武漢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院長駱郁廷、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仰海峰、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劉同舫、武漢大學主流意識形態研究院院長項久雨、江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祝黃河、鄭州大學學術副校長兼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劉呂紅、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吳宏政、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邰麗華、江西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郭杰忠、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蔡文成、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沈成飛、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執行院長王維國、華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關鋒分別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高質量發展”“馬克思主義當代發展的歷史基礎與內在邏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創性貢獻與原理性貢獻”“‘兩個結合’注腳”“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文化建設”“黨的創新理論體系化學理化研究與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世界歷史境遇”“論中國式現代化對西方式現代化的批判與超越”“中國式現代化理論自主知識體系的構建”“深刻理解‘兩個結合’的主體性與主動性”“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的體系化學理化認識”“黨的創新理論傳播自主知識體系的構建與應用”“中國式現代化與共同富裕內在契合的三重邏輯”為題進行主題發言。大會發言環節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部主任余斌和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蔣永穆主持。
本屆論壇還設有“習近平文化思想”“中國式現代化理論與實踐”“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構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理論與實踐”“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與思政課建設”5個平行論壇。
閉幕式環節由我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江光亮主持。五場平行論壇代表作分組匯報,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紀委書記、副院長陳志剛作大會總結。陳志剛表示,本屆論壇不僅收獲了豐碩的學術成果,更加深了彼此間的學術友誼。希望以此為新的起點,攜手共進,聚焦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致力于黨的創新理論體系化學理化的研究闡釋,深刻理解和把握“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貢獻智慧和力量。
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吉林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蘭州大學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學者,《馬克思主義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現實》《教學與研究》《思想理論教育導刊》《紅旗文稿》《世界社會主義研究》等重要學術期刊代表參加論壇。
據了解,全國馬克思主義院長論壇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創辦的高端論壇,已成為國內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定期交流的重大平臺,展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研究成果的重要窗口,以及宣傳和普及馬克思主義的堅強陣地。
(圖文一審:王賓新 圖文二審:黎志華 圖文終審: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