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 最美教師】我校10名教師當選2025年南昌航空大學“最美教師”
編者按: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持續加強和改進我校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建設,大力挖掘堅守平凡崗位中的師德風采,弘揚教育家精神,近期,我校開展了2025年南昌航空大學“最美教師”評選。
經個人申報、單位推薦、資格審查、專家評審和公示等環節,最終,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侯育花等10名教師被評選為2025年南昌航空大學“最美教師”。在我國第41個教師節來臨之際,學校官網特推出【2025·最美教師】專欄,旨在營造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展現我校教師潛心育人、默默奉獻的高尚品格和精神風貌,激勵廣大教師見賢思齊,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斗志投身于教育事業,切實提升育人成效,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智慧與力量。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侯育花
她從教十四年,始終以“四有好老師”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教學與科研領域均取得豐碩成果。在教學方面,她秉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持續探索教學改革創新,形成特色鮮明的“問題導向+互動研討”教學模式,曾獲校級教學比賽一等獎和教學成果獎二等獎,主持省級教改課題2項、校級項目4項,多次獲評“優秀主講教師”、“優秀班主任”等稱號,所指導的多名學生獲省級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校級“十佳學術標兵”等榮譽。
科研方面,圍繞江西省“1269”行動計劃,在稀土永磁材料領域主持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西省重點研究計劃在內的科研項目12項,在《Acta Materialia》等國際期刊發表SCI收錄論文60余篇,研究成果獲中國發明協會“創業獎創新獎”一等獎。
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 丁園
她堅守教學一線二十四載,在省校講課比賽中多次獲獎。負責的《環境工程儀器分析》課程獲評省一流課程和校優秀課程思政示范課,并上線新華思政網。主編出版《環境工程專業英語與寫作》教材,該課程認定為校級創新創業課程。主持完成省級教研課題4項(重點1項),發表教改論文16篇,教學成果獲校級成果二等獎2項。她教研相長,主持完成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10項,專注污染土壤修復,并將科研成果融入教學,指導學生獲“互聯網+”省賽銅獎等榮譽,培養本科生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27篇、授權專利4項。她擔任環工教工支部書記9年,帶領支部獲評多項省級榮譽。
航空制造與機械工程學院 劉文光
他深耕教學科研領域二十余載,始終堅守一線。教學方面,他重構全程體認式機械設計實踐教學體系,打造融入航空文化的機械基礎課程思政教學模式,主持完成省級教學質量工程項目5 個、教改課題 6 項,主編出版教材 4 部,發表教改論文 12 篇,指導學生雙創比賽獲獎 16 項,多次獲得校講課比賽一等獎、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二等獎、江西省移動教學大賽二等獎,以第一完成人獲得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校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科研方面,他帶領團隊聚焦結構振動疲勞、緊固件振動失效以及壓電振動利用等關鍵技術,建立了含裂紋構件的振動疲勞損傷預測理論與方法,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3 項、省級科研課題6項,出版專著 1 部,發表學術論文 130 多篇,授權發明專利 11 項。憑借卓越表現,他多次獲評校優秀共產黨員、校優秀班主任和校教學十佳等殊榮。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徐偉
他躬耕教育22年,主要從事本科生及研究生公共基礎課教學。他堅持教書育人雙管齊下,以扎實的專業知識教育學生,踏實的作風感染學生。他潛心教學研究,秉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的理念,引導學生既學習知識,又提升能力。主持的課程獲批省級一流課程;主持省級項目4項;主編出版教輔教材3部;曾獲省級教學成果獎1項,校級教學成果獎5項;獲省部級及校級教學競賽獎3項。指導學生參加學科競賽獲國家級獎項3項,省級獎勵30余項,并獲校第九屆教學十佳、省大學生數學競賽及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優秀指導教師”稱號。
他帶領教學團隊發揮模范帶頭作用,開展“靶向式”攻關,實現了教學改革、教學競賽方面的重大突破。他以黨建帶教學,積極推行課程思政從課內延續至課外,實現三全育人。
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 高鴻波
他從教15年,扎根教學一線,秉持“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價值塑造”教學理念,兢兢業業,矢志不渝,始終將“培養航空強國建設者”作為育人使命。他利用信息技術的發展,敏銳把握虛擬現實技術與航空無損檢測教育的結合點,應用沉浸式教學方式,寓教于樂,使學生在虛擬環境中即可完成飛機關鍵部件的檢測實訓,突破了航空裝備教學實訓的成本與安全瓶頸。他倡導科教融合,聚焦學生雙創能力培養,每年帶領學生走進航空企業,在生產線上針對行業復雜工程問題開展教學。在教學中將優秀校友先進事跡與探傷標準講解有機融合,讓學生深刻理解航空報國的使命擔當,教學方法深受學生喜愛。
近三年來他指導本科及研究生獲得省部級以上競賽獎項20余項,獲獎40余人次。獲2025年第五屆江西省教學創新大賽三等獎,2024年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元宇宙數字化技術創新大賽二等獎,2023年江西省虛擬現實教學應用創新大賽一等獎暨優秀教師。2024年校級教學創新大賽一等獎,2024年優秀班主任等榮譽。
經濟管理學院 邱國斌
他奮戰教育一線,以黨建引領鑄魂育人,以專業服務賦能發展,在奉獻中彰顯初心。他模范遵守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準則,注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嚴格執行教育教學管理規范,遵守學術道德。作為工業工程(國家一流專業)系主任,顧全大局、率先垂范、奮勇擔當。
作為黨支部書記,著力打造有溫度、有深度的基層黨組織,積極建設“江西省高校就業工作體系化建設創新試驗區”。獲“優秀黨務工作者”、“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強國行”專項行動團隊、“優秀班主任”、“優秀主講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二等獎等榮譽。主講《項目管理》獲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主持省級課題10余項、主編江西省優秀教材1部、主持校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2門。發表CSSCI論文2篇、CSCD論文2篇、北大核心5篇、學術專著3部、教材3部。
土木與交通學院 吳珺華
他扎根高校教育14年,始終以“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自勉,深耕巖土體工程性質改良、工程災害智能防控領域教研一線。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17項,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2部,授權發明專利2項。主講多門本科及研究生專業課程,獲得校“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講課比賽三等獎”,6次獲校“優秀主講教師”稱號。
培養碩士研究生25人,其中2人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5人獲批校級研究生創新基金,6人獲“優秀研究生”和“優秀班干部”稱號。積極踐行“以賽促學、以練促能”育人理念,指導本科生開展“三小”項目2項,帶隊獲全國數學建筑創新大賽一等獎1項、江西省先進成圖技術大賽一等獎1項,并獲南昌航空大學“本科生優秀班主任”和“優秀研究生班主任”稱號。先后擔任學院研究生秘書、交通與實驗中心黨支部書記、學院工會主席等職務,按時按質為教職工提供服務保障,獲校“優秀教職工共產黨員”稱號。
文法學院 萬蘇春
她立德樹人,以愛鑄魂。深耕講臺10載,帶領學生探索新知,注重學生生命塑造,使學生在被看見中成長為精神挺拔的法律人。課程思政獲校級“示范課程”,所帶班級獲校級“先進班級”稱號。
她潛心教學,銳意改革。敬畏三尺講臺,5年來,主持省級教改課題2項,校級教改項目2項,獲國家級教學獎項2項,省級教學獎勵4項,校級教學獎項3項。課程入選全國高校教學展示平臺,并代表學校受邀出席了重慶師范大學、長安大學的全國教學展演。
她關心社會,服務地方。把科研寫在江西大地上。帶領學生深入紅土地,熱點調研8次獲省級領導肯定性批示。此外,以全國科教文衛體工會系統講師、省級習近平法治思想宣講團骨干身份,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榮獲江西省先進工作者、市級優秀共產黨員等近20項榮譽。
航空服務與音樂學院 賀曉蓉
她堅信“言傳身教、教書育人”的原則,始終嚴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言行潤澤學子。她責任心強,不僅積極完成本職工作,還無償承擔了大量的省級與校級的演出排練與指導任務,僅近幾年,她為省、市和學校的各類演出活動提供了近20場的排練、指導工作,以精湛的專業水平和勇于擔當的精神,呈上一個個精彩的節目,贏得了師生們的廣泛贊譽。
作為一名優秀花腔女高音,她先后獲得省部級權威賽事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1項,并多次參加省級演出。主持并參與省部級課題多項,發表論文20余篇。身為合唱指揮學科帶頭人,她帶領教學團隊舉辦了多場大型合唱音樂會,為校園文化頻添靚麗風景。教育教學成績顯著,指導的學生獲得省部級權威賽事一等獎1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6項。
軟件學院 樊鑫
他任教23年來,潛心教學,匠心育人,銳意教學改革,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用“精益求精、專注執著”的匠心培育新時代軟件人才。作為課程主講教師,他踐行“知識與能力并重、視野與素養共育”的教學理念,所講授的課程深受學生喜愛;作為學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實踐者,他提出并實踐“使命強化、項目驅動、學用貫通”的航空特色化拔尖軟件人才培養的新模式,首屆教改班——凌云班17名同學,有13名同學考上國內知名高校研究生,他還擔任孝彭書院2023級軟件班的班主任,積極參與學校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
近五年獲江西省教學成果獎4項,其中作為第一完成人,獲江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作為“軟件質量保證與測試”課程的負責人獲批江西省一流本科課程;作為課程組成員講授的“軟件工程”課程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江西省校企合作一流本科課程;先后指導本科生獲得科技競賽國賽獎近10項,獲江西省優秀教材獎1項、江西省“十四五”省級規劃教材1項。多次獲得南昌航空大學“優秀共產黨員”“優秀班主任”“抗疫先鋒”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