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您的位置: 首頁 >新聞中心>南航要聞>詳細內容

南航要聞

科學發展拓思路 小學院邁大步伐——土木建筑學院產學研結合顯成效

來源:啟航 作者:付淳 舒越 攝影: 發布時間:2009-09-09 瀏覽次數: 【字體:
啟航網訊  新學期伊始,走進土木建筑學院的教學大樓,便能感受到一種忙碌而緊湊的氛圍——教師們忙著新項目的研發、新方案的設計;學生們也積極加入到課題組,力求在實踐中豐富自己的學識。從初春到盛夏,從盛夏到金秋,這種忙碌已成為土建師生的常態,它帶來的是一項又一項驕人的成績以及學院大跨步的發展。
      
  土木建筑學院黨委書記焦清華介紹說:“自從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以來,土建學院黨政不斷轉變觀念,進一步理清了發展思路、找準了發展定位,全院上下形成了‘聚精會神干事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良好局面。”梅國雄院長則自豪地告訴記者,在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學院積極推進產學研合作,并已初見成效。土建學院參與的地方建設項目較之以往有大幅提高。這不僅有效地促進了地方經濟建設,也讓學院的老師和同學在實踐中得到鍛煉,真正做到產學研的相互促進。
 
  發揮技術優勢,服務地方經濟
  
  作為南昌市投資規模最大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地鐵的建設備受社會各界關注。土建學院依靠自身技術優勢,現已積極投身到了這項惠民利民的工程當中。這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我校隧道及地下工程研究所緊緊抓住南昌修建地鐵工程的大好發展機遇,積極參與地鐵的建設與科研工作,為地鐵工程提供技術支持,有效地推進了學校與地方的合作。目前,該研究所所長姜安龍博士已出任南昌軌道交通有限公司地鐵建設公司副總經理,他正緊張投入到南昌地鐵的技術與科研攻關當中。
  
  在日新月異的發展軌道中,參與地鐵建設是一個側影,折射出土建學院積極發揮自身優勢、搭建發展平臺的激情。短短時間里,土建學院已通過成立獨立機構、院企合作等方式,承接了大量新項目,為服務地方經濟貢獻著自己的光和熱。
      
  交通運輸工程研究所是土建學院又一重要產學研機構。暑假期間,該研究所抓住江西省縣域城鎮發展的良好契機,承接了《廬山風景名勝區道路交通組織與管理方案》、《湖口縣城道路交通管理規劃》、《湖口縣道路安全管理規劃》、《武寧縣城區道路交通設施管理規劃》等約40萬元的地方交通規劃建設項目。這些項目的開展,很好地解了一方燃眉之急,也促進了當地城市建設發展。
  
  盛夏的廬山,是人們避暑休閑的好去處。可每值旅游旺季時,客流量的驟漲也帶來了頻頻發生的交通問題。車輛擁堵是常事,有時交通堵塞竟長達4小時之久,事故數量也趨顯攀升。當地政府找到了土建學院交通運輸工程研究所,希望能幫助他們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在雙方達成合作協議后,交通運輸工程研究所的師生們立即著手這項工作。跨越車流高峰期勘測、實地查看停車場地,師生們常常頂著烈日,一干就是一天,兩個饅頭、一瓶礦泉水便對付了一餐,白天得實地作業,晚上還要通宵達旦地進行數據整理分析及方案設計。優化景點園門、卡口,規范交通標識,增加交通監控系統,改造車輛泊位,辛勤的耕耘和科學的規劃換來了滿意的成效,廬山風景區實現了動態交通與靜態交通的有序暢通。當地政府嘖嘖稱贊,說研究所可算是幫了他們一個大忙!
      
  此外,土建學院還利用自身的人才和設備優勢,與企業合作,組建了江西振航檢測有限公司。該公司目前承接了贛東北地區多座橋梁的檢測工作,既為橋梁安全提供技術保障,也切實通過產學研合作達到了“雙贏”的目的,同時該公司還向房屋及道路檢測方面擴展業務。為了拓展服務領域,土建學院還成立了工程咨詢中心,參與到學校建設的預算決算中去,并組織師生積極投入我省的新農村建設。據了解,近兩年來,學院先后組織了兩批人員到景德鎮市浮梁縣,科學統籌規劃當地115個自然村村落建設,使農民喝干凈水、上衛生廁、住整潔屋、走舒心路的夢想得以實現,也為南昌航空大學贏得了良好聲譽。
 
  教學研相長,在實踐中歷練
  
  我校目前正處在由教學型大學向教學研究型大學轉變的時期,新的目標對科研、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土建學院秉承“人才培養是根本、學科建設是龍頭、服務地方經濟是抓手”的工作思路,將教學與科研融入到生產實踐中,以提高服務地方經濟的能力。
  
  土建學院交通運輸工程研究所副所長、青年教師項昀參與了不少科研項目。她告訴記者,在做項目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困難,而攻克這些難題,就需要我們不斷地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增加知識儲備,而且要有鍥而不舍、團結協作的精神。同時,在項目中碰到的具體方案、案例與理論知識進行融會貫通,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還可以結合到教學工作中,用工程案例進行啟發式教學,既可豐富課堂、又達到了“授之以魚,更授之以漁”的教學目的,很受學生的歡迎。
  
  項目的研發,需要占用大量假期和課余時間,條件艱苦,甚至要夜以繼日地工作,但同學們參與的積極性依舊很高。在統籌規劃景德鎮浮梁縣一百多個自然村村落建設時,有多名學生加入了這個團隊,老師和同學在實踐合作中產生了良好的互動。師生們因地制宜,以彰顯徽派建筑為主導,凸顯浮梁古色;在每條村道旁設計布置綠化帶,保護浮梁的綠色生態;為避免無序擴張,師生們集中緊湊地規劃了每個村莊的建設用地,并前瞻性地適當預留發展用地,延續浮梁亮色。在治理農村臟、亂、差的環境衛生中,老師和學生共同合作,發揚不怕臟、不怕累的精神,經常頭頂烈日深入實地,在排污溝邊長時間測量考察,確定規劃最佳排污排水方案。白天的謹慎勘測、夜晚的激烈討論,讓大家在這個團隊中不僅是師生、更是戰友。實踐中,師生們的業務水平得到了提高、意志得到了磨煉,團隊協作能力也與日俱增。
      
  參與了《廬山風景名勝區道路交通組織與管理方案》項目的大四學生孫宇深有感觸地說:“沒有參加項目之前,我們所學的課本知識只停留在理論層面,而暑假的實踐則幫助了我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中。在生動的實踐中,我學會了‘謹慎’。也許在課堂上,做錯一道題不會釀成嚴重的后果,然而在實踐里,則不能出哪怕一點點的差錯。這個道理讓我端正了學習態度。另外,在具體操作的過程中,我們會接觸到一些不同的專業和知識,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我們從開始的懵懂到現在的了解,期間收獲很大,比如,我就新學會了兩個實用性軟件。我想,這些難得的經歷對我今后的就業和工作都是大有裨益的。”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土木建筑學院的實踐告訴我們,產學研結合使學院的專業設置、科研發展與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相得益彰,并有利于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和一批高質量的實習實訓基地,增強了學院的辦學實力,提高了辦學水平和育人水平。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拓寬了思路的土建學院會實現更大步的跨越,在服務地方經濟建設中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