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振業來我校做專題報告
啟航網訊 12月8日上午,中國工程院趙振業院士在我校音樂廳作題為《材料科學與工程中的幾個基本規律》的專題報告,這是我校開展“情系航空國防,報效偉大祖國”院士系列報告會的又一精彩內容。報告會由副校長高益慶主持。
趙振業院士結合我國當前材料科學與工程的現狀,圍繞“基本概念”及先進材料研究發展中的三個規律進行了深刻的闡述,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為在場師生講解了材料科學與工程的“四要素”規律、兩個“全過程”規律及材料技術體系規律。報告會上,趙院士還就材料科學與工程的新責任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希望新一代的材料科學研究者能推進材料應用科學技術發展、認識新興科學前沿、開拓新的科學研究模式,做到創新可持續發展。最后,趙振業院士與在座師生進行現場互動。報告會氣氛熱烈,不時贏得陣陣掌聲。
院士簡介:
趙振業(1937.11.13 -)金屬材料專家,出生于河南省原陽縣姚村。1961年畢業于西北工業大學。曾任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現任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航空學會北京航空航天學會理事。
40多年來一直從事航空超高強度鋼應用基礎理論、合金設計和工程應用科學與技術研究。主持并為主完成“300M鋼應用研究”,創新發展工程應用科學與技術思路,設計長壽命起落架等總體技術方案,提出“無應力集中”抗疲勞觀點,建立理論模型,研究并獲得抗疲勞微觀機理,創新和集成創新抗疲勞和氫脆應用技術體系和先進工藝技術。用于300M鋼制造殲8Ⅱ飛機主起落架,疲勞壽命達到6000h(其中包括增載30%后1000h)不破斷。遠超過飛機3000h規定壽命和國外5000h最高規定壽命。創造性地解決了困擾先進飛機設計、使用幾十年的超高強度鋼起落架工程應用科學與技術問題,實現了長壽命起落架重大工程目標和技術跨越發展。服役14年來無故障并已實現工程化生產,廣泛應用于10種先進型號飛機,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系統研究二次硬化、超細化等強韌化機理,合金設計獲中溫超高強度鋼、超高強度不銹鋼等5項發明,開拓航空超高強度鋼新領域,為合金體系發展和多項重大航空工程做出突出貢獻。
獲國家級科技成果獎5項、國家發明專利2項、部級科技成果獎6項。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合金鋼設計》專著。
200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