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笈美國北達科他游學見聞br——font style=font-size:14px肖靈機教授訪美留學日記選錄/font
啟航網訊 經南昌航空大學推薦和同意,受教育部國家留學基金委(CSC)派遣,從2008年11月6日至2009年11月10日,我應邀在美國北達科他州立大學(Nor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NDSU)進行為期一年的訪問研究和學習。一年的訪學研究和訪學經歷,使我受益匪淺,無論是研究心得、學習感悟,還是生活閱歷,都有深刻烙印。今以紀錄了我留美訪學見聞的部分日記選登,與讀者共享。
2008年11月14日,首周見聞與聽課簡記
11月5日上午從國家留學服務中心領取國家留學基金委(CSC)為公派學者買好的機票后,于北京時間當日晚9點從首都國際機場乘坐國航的航班起飛,經洛杉磯、芝加哥中轉,于美國中部時間11月6日上午11點到達位于法戈市的Hector 國際機場。我的合作研究者K. Farahmand 博士和朋友J. Shi 博士派博士生J. Zhou先生直接將我接到了為我預先安置的北達科他州立大學的University Village宿舍。三個工作日搞好報到、銀行賬戶和辦公室后,我便開始聽課和逐漸熟悉同一個系里的同事。
北達科他州立大學工業工程管理系有9位全職教師,其中2位本土美國人、2位伊朗人、2位中國人及各有1位土耳其人、印度人、保加利亞人,真正一個國際化的氛圍。系里全職教師中有教授2名、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4名、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相當于我國的講師)3名,他們都具有指導博士研究生的資格和任務,副教授以上一般都享有終身教職(Tenure)。
今天聽了 David L. Wells 的課—— Bison microventure這是一門跨學科、跨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可以選修的1個學分的課程。授課的Wells博士是NDSU終身教授(Tenure Professor),已經73歲了還在全職任教、帶研究生。“Bison”是NDSU的標識,表明這是一門具有NDSU特色的有關“微型企業”的管理課程。
進入教室后,令我大跌眼鏡——除了年邁的Wells教授和臨時聽課的我,只有6位膚色、年齡各異的男同學在不大卻仍然空著許多座位的教室里。
Wells教授的講授輕柔而緩慢,大多數時間都是靠坐在學生前面一排的課桌上,與學生進行著相互問答式的互動。講解到需要詳細演示才能說明問題時,Wells教授也會走回講臺、在黑板上比劃著。WellS教授是在加利福尼亞州出生長大的美國人,也許是由于年齡偏大的緣故,其口語雖然十分地道,但多少有些含混,令我這個初到美國的人聽起來格外吃力。
課后遇見同一個系的中國籍教授Jing Shi博士,說起聽課的效果和印象,他告訴我說:美國大學一般都是小班課,專業課程教學尤其如此;大學里有終身教職制度(Tenure),專為“保障知識分子獨立精神、實現充分學術自由”的終極目標而創立。終身教授如果本人不主動提出,是沒有退休一說的,所以目前也有養成部分教授功成名就后躺在功勞簿上不再進取和年邁的教授難以離開、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難以晉升的弊端的趨勢。
一周來的見聞——膚色各異、年齡各異的學生,幾個學生的小班課,比本土教師多得多的外籍教員,人人都能帶博士生的全職教師,年邁的教授……,很多都使我驚異!
2008年12月4日,芝加哥大學之行
剛剛到過芝加哥城,是受我的好友、北京師范大學生化學科博士生導師延璽教授邀約前往的。老延也是受國家全額資助公派到芝加哥大學做訪學研究的,我就住他在芝大的公寓里。芝加哥大學聲名卓著,其校史資料介紹,包括員工、校友等與芝大有關的人士中,出了81位若貝爾獎獲得者。老延的實驗室就在芝加哥大學出了10多項物理和化學諾貝爾獎成果的物理科學實驗中心三樓。在芝大,化學,包括生化,居然歸于物理科學的范疇,我十分詫異!
在老延的引導和陪同下,我在芝加哥大學物理科學實驗中心樓上樓下都看了看。干凈、內涵顯得十分深厚,隔著門的中嵌玻璃看到各個實驗里設備非常有序、厚重。延博導說這里的設備和儀器比起北師大來簡直就是高出幾個年代。難怪他兩年的訪學期還正在申請再延長到三年。他的目標是要盡量利用芝加哥大學的條件干出1-2篇Science的論文來。老延的雄心很有可能能夠實現。
不過,芝加哥的氣候可不怎么樣!報道的氣溫比我所在的法戈市高,但密歇根湖來的風和潮氣使得芝加哥就象我的家鄉南昌一樣,刺骨冰冷。我四天的芝加哥行程中遇上兩天雪,雪兒落地后化了,增進空氣中的潮,更加促進了冷的感覺。
我們所住的延博導所在的芝加哥大學公寓樓,坐落在海德大街街口,本來16路公交車是直穿海德大街,到我們所在的街口下車就到,可是公交車不得不走一個半“中”字彎行,之后才能到我們的下車地點。
原來啊,新當選總統巴拉克.奧巴馬的住所就在海德大街我們下車點前的一個街區中,奧巴馬當選后,警方出于保護他的安全需要,把海德大街的這個街區的兩端用警車將之隔阻了起來,并派上了眾多的警察把守,以保證這位候任總統的人身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