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知識產權局馬維野司長來校講學
啟航網訊 6月8日下午2點,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管理司司長馬維野研究員做客“臥龍人生”文化講壇,在逸夫樓學術報告廳作了一場題為“知識產權——自主創新能力的核心要素”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學校劉志和副校長主持,江西省知識產權局王軍副局長、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管理司冷魯及我校400余師生參加。
首先,馬司長通過對知識產權的概念、知識產權的類別、知識產權的基本性質、知識產權的價值體現和知識產權概念的混淆等5個方面簡述了有關知識產權的基本概念。其中關于知識產權中的“知識”乃“智慧”之義,馬司長還就好萊塢巨制動畫片《花木蘭》及《西游記》為例,簡述花木蘭和西游記故事本身屬于中國,但是美國人運用智慧使之成為了他們的知識產權?!爸R”與“智慧”的不同可見一斑。
馬司長又指出自主創新中的“自主”與自主知識產權中的“自主”不是同義詞,自主創新中的“自主”是以自己為主的研發活動,但不等于獨立自主、自我創新。而自主知識產權中的“自主”是指權利人對享有的知識產權的排他性權利。所以擁有自主創新成果并不等于擁有知識產權,也不能排他性的享有自己的創新成果。要想擁有自主創新成果并能排他性的使用,關鍵在于是否獲得法律的保護,即應該積極的申請知識產權,獲得法律的保護。媒體中經常出現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表達是不當的,因為自主知識產權中的“自主”就已經含有擁有之義,自主的必然是擁有的。
第二,馬司長主要從三個方面對《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進行了解讀。第一,認為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是制定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的主要目的之一,與建設創新型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等一道構成了制定戰略綱要的目的。第二,分別就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講解,提出激勵創造、有效運用、依法保護、科學管理的科學理念,它們之間是源頭、目的、手段和基礎的關系。第三,認為企業應該沖破認識誤區,勇于做知識產權的主體,真正實現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第三、馬司長認為,《現代漢語詞典》對“文化”的界定并不準確。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物質也是文化而且凡是文化都是財富,事實上,物質是文化的載體,不能和文化相提并論,財富也不是文化的特有屬性。文化有多種,所有的文化的總和便是社會氛圍。文化具有傳播性、習慣性、財富性等特征。中國的文化影響力在于尊重知識傳統、重視榮譽精神等,應該關注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加以引導從而便于自主創新社會的建立。
第四、馬司長指出,當今中國存在教育文化束縛創新、缺乏寬容、短于首創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認識到保護知識產權的本質,其本質在于鼓勵競爭、保護壟斷,不僅僅是激勵創新。所以我們要樹立起競爭意識,營造自主創新社會氛圍,同時,也要彰顯我們國家的傳統美德,以誠信立譽。還要培育法制觀念和倡導人本主義。倡導人本主義具體表現為尊重人的首創精神、尊重人的智力成果、尊重人的心理需求。
馬司長報告中多處引用今天報紙網絡中與知識產權相聯系的新聞為例進行論述,由淺入深,讓我們受益頗深。最后,馬司長為講壇題詞:“保護知識產權,享受智慧人生”。報告會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