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福民:大師親自推薦我的論文
編者按:2010年7月30日,被周恩來總理譽稱為我國科學家中成就卓越的“三錢”的最后一位——錢偉長院士逝世,海內外悼文如潮,深切懷念這位愛國科學巨匠。我校原信息與計算科學系教師、國際非線性分析學者聯盟成員、中國數學學會會員,現督導組專家宋福民教授新近寫下《大師親自推薦我的論文——懷念錢偉長院士》一文,值得我們很好地去領略和學習錢大師為富國強民而不懈追求、為繁榮科學而努力工作、為提攜人才而謙卑垂愛的風范。
大師親自推薦我的論文
——懷念錢偉長院士
2010年7月30日,被周恩來總理譽稱為我國科學家中成就卓越的“三錢”(錢三強、錢學森、錢偉長)的最后一位——錢偉長院士逝世,享年98歲。一件十多年前的往事引起我對這位尊敬的長者深切的懷念。
1996年7月我應邀參加了在希臘雅典大學召開的世界第二屆非線性分析學者大會,在會上作了45分鐘的學術演講(該文發表在國際核心期刊《Nonlinear Analysis上》)。大會期間我選擇性地聽了一些外國學者的學術報告,受到一些啟發,思考和醞釀一些新的想法,回國后于這年底完成了論文“Banach空間中微分包含解的存在性”分別以中英文投給《應用數學和力學》。該刊于1980年5月由錢偉長院士創辦,并親自制定的辦刊宗旨是:發表力學、力學中的數學方法和近代力學密切相關的應用數學的創造性學術論文。錢老自創刊至2002年一直親自擔任主編,并親力親為任常務編委。該刊以中英文分別出版,實行編委推薦制,即文章通過審稿必須要有一編委推薦。國外由德國Springer出版社發行,國內外21種權威文摘刊物及其數據庫如《科學引文索引》(SCIE)、《工程索引》(EI)、《世界譯文索引》、美國《數學評論》、《應用力學評論》、《當代數學》力學、數學專輯、德國《數學文摘》等均收錄該全文、題錄和文摘,是國內外力學和應用數學有影響的學術期刊。
我這篇文章經審稿,我又于1998年3月按要求寄去修改稿。該文發表于第19卷1998年第11期(中文版:1021—1029;英文版:1103—1113)。當我收到該刊期刊時,發現在論文題目、作者姓名下面赫然印有“錢偉長推薦”(Communicated by Chien Weizang),當時,我好一陣驚喜,除了因文章發表的成就感,還平添了一種幸運感,這篇文章竟得到錢院士的認可,感到非常榮幸。如今十多年過去了,大師的仙去引起我這段回憶和無限感慨!
錢偉長先生的逝世,中國學術界、教育界為之震驚,國人以種種形式哀悼、懷念這位為我國科學和教育嘔心奮斗一生的大師級科學家。
錢院士學貫中西,他的求學、科研之路充滿傳奇色彩。1931年他以中文、歷史雙科滿分考入清華大學歷史系,入學三天后,“九?一八事件”爆發,他毅然改學物理,踏上了“科學救國”之路,1940年至1942年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應用數學系學習,并獲理學博士學位。1942年至1946年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噴射推進研究所任研究工程師,1946年他與導師“世界導彈之父”馮?卡門合作發表《變扭的扭轉》,成為國際彈性力學理論的經典之作,他創造的被國際上譽為“錢偉長方程”和“錢偉長方法”在國際學術界享有盛名。他是中國近代力學和應用數學的奠基人。錢老一生自強不息,敬畏真理,他涉及的科研領域之寬令人嘆服,他說“我沒有專業,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專業”,他多次說過:“我36歲學力學,44歲學俄語,58歲學電池知識,不要以為年紀大了不能學東西,我學計算機是在64歲以后,我現在也搞計算機了。”1985年他獨創了宏觀字形編碼法,俗稱“錢碼”,以快速易學聞名于世,并為IBM所采用。
不僅他的科學成就為人所崇敬,“在為人方面”,前北京大學校長吳樹青教授說,“他用謙遜的態度為后輩樹立了非常良好的一個楷模”。多么可敬可愛的長者!我在網上讀到這樣一段文字:2005年7月,錢老以93歲高齡出席上海大學畢業典禮,他作為校長叮囑校訓“自強不息”后加一句話“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他大聲問學生“孩子們,你們是否能記在心上?”當時臺下學生熱淚長流,而臺上,蒼顏白發的老校長也在流淚。我內心被錢院士憂國憂民的偉大情懷所震撼,淚水奪眶涌出……。
錢偉長先生的離去,讓人如此痛悲和惆悵!斯人已去,風范永存,他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殫慮終生,他的高尚品格,愛國主義情懷,永遠值得我們學習。他作為科學家、社會活動家、教育家諸多重要角色,他的卓越和輝煌,讓后人景仰和永遠懷念!
2010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