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輔導員張文仙榮獲“2010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提名獎
啟航網訊 4月27日,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指導,全國高校輔導員工作研究會、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電視臺共同主辦,新華網提供網絡支持的“2010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活動終評會議在京舉行。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經評委會現場投票表決,我校輔導員張文仙榮獲“2010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提名獎。
據悉評選“2010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旨在宣傳表彰一批長期以來、特別是2010年度在履行《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提出的輔導員主要工作職責和要求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在為人師表、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等方面有突出表現的優秀輔導員,發揮先進典型的引領和示范作用,更好地調動和激勵高校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進一步加強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活動開展以來,各地各高校踴躍報名,組委會共收到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近600名輔導員報名材料。
延伸閱讀
溫暖學生的那束光
我們總喜歡把老師比作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蠟燭,比作吐絲不止、孜孜不倦的春蠶,用自己的奉獻,成就著我們每個人光明的未來。但我卻總覺得蠟燭和春蠶的比喻過于殘忍。因為,我更希望他們能夠和我們一起,永遠守望青春,溫暖心懷……
“堅持一下,再堅持下”
10、6、1,這一串數字是張文仙老師最終成為全國39個高校輔導員年度提名獎獲得者的歷程。從江西省10個年度人物之一,到省內6個入圍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200強之一,到最終成為江西省唯一一個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提名獎獲得者,一串簡單的數字背后,卻蘊含了張文仙太多的努力和付出。這條不長的路,可以說張文仙已經走了近八年。這八年,她對自己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
沒有午休,沒有周末,手機24小時開機,甚至時常夜宿辦公室,這就是張文仙的真實生活。當初的激情早已變為理性,當時的熱愛也成為她不能割舍的情感和責任。2003年,大學才剛畢業的張文仙就來到了南昌航空大學成為了一名輔導員。當時是學校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學校新校區建設的初始階段,那時的教學樓只有3棟,那時的校園放眼看去就是一片黃土地。“我們就像是拓荒一樣”,提到當初的艱辛,張文仙笑著說:“當時的條件非常艱苦,學校還開展過‘滅四害’運動。我們和學生同吃同住,連上廁所都要跑很遠的路。”但即使這樣,也沒有嚇倒風華正茂的張文仙。“年輕嘛,什么苦不能吃。就是憑著一股子激情,和團隊一起堅持了下來。”
當輔導員,又苦又累,工資也不高,為什么張文仙卻一畢業就選擇了這個職業呢?原來,當年讀大學時,張文仙的輔導員就經常給她關懷和幫助,并以公平公正的處事原則深深打動了她。“我想像我的輔導員一樣,給同學們提供一些指導和幫助。”張文仙以一個姐姐的身份,細心的呵護著她所帶的每一個學生,只要看到這些孩子,她對工作就不會有一絲的懈怠。結婚了,有孩子了,張文仙不僅僅是兩百多位學生的輔導員,更是一個嗷嗷待哺孩子的母親,“做母親之后,更加理解一個家庭培養一個大學生是多么的不容易,也就更加感到自己身上的擔子有多重。”這份沉甸甸的責任感和多年來對學生的深情,使張文仙在這個崗位上越做越好,付出的越來越多。
“我也曾想過換崗,真的,當輔導員很累、精神壓力也很大。”張文仙坦言,她也曾考慮過要不要轉崗成為一名專任老師。因為輔導員工作的特殊性、體育學院兩百多名學生就張文仙一位輔導員,她不僅僅要做好輔導員的日常工作,還要負責整個學院的黨建、團建工作,并且涉及到學生的事情特別多,特別雜,新生的適應與轉變教育、大學生黨員的培養和發展工作、困難學生的關注和資助、畢業生的就業指導等等,事無巨細,張老師都得親力親為,工作的擔子真的很重,張文仙坦言:“有時真的覺得心里壓力特別大,因為涉及到每個學生的事都是大事,不能有一點的差錯,有時真的覺得自己快撐不住了”。學習心理學專業的初衷是為了更好的了解學生,幫助學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這些本想用于幫助學生的理論,張文仙卻先在自己身上親身實踐了一番,張文仙開玩笑說:“幸好我讀了心理學專業,能及時調節自己。”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張文仙思前想后,自己要的到底什么?是清閑的工作,舒適的生活還是別的?最后,張文仙得出了結論:“我是喜歡它才做它,喜歡它才會對它付出,這本來就是我愿意的,這才是我選擇的初衷。”于是,這一堅持,又是幾年。
“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就這么一下一下,張文仙自己也感嘆就這么度過了八個寒暑,并將繼續這么堅持下去。
“他們都是我的孩子”
看到張文仙的第一眼,她富有親和力的微笑就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使在提到工作中面臨的種種壓力和困苦時,張文仙也一直都是微笑以對的。然而,在談到一個話題時,她卻悄悄的抹起了眼淚……
“工作這么繁重,您的孩子又小,怎么有時間照顧孩子呢?”只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張文仙就紅了眼眶。“其實這些年我最對不起的就是我的孩子,現在他正是開始懂事的年紀,最缺乏安全感,需要父母的照顧。每次出門我都得和他說‘哥哥姐姐們有事情要媽媽幫忙,所以媽媽不能陪你’”,但即使是這樣,小孩也不可能每次都理解,“每次孩子抱著我的腿不撒手,關上門還要聽到他哭,眼淚根本止不住,真的太對不起他了。”自己的孩子沒時間照顧,張文仙的手機卻24小時為學校的大孩子們開著機。
從2006年到體育學院擔任輔導員工作,張文仙就知道這個壓力非常大,體育學院的學生比起普通本科生有一些自身鮮明的特點,他們個性張揚,活潑好動,因為參加競技比賽的特殊性,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