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您的位置: 首頁 >新聞中心>南航要聞>詳細內容

南航要聞

【昌航師表】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王衛東老師

來源:啟航 作者:薛妍 攝影: 發布時間:2013-09-04 瀏覽次數: 【字體:

  編者按:在第29個教師節即將到來之際,啟航網將陸續推出一批愛崗敬業、嚴謹治學、樂于奉獻的教師先進事跡,在昌航校園內進一步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他們的事跡雖然平凡卻感人,他們用一顆真心、愛心踐行著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因為他們的辛勤付出,學子們才能在昌航求知、在昌航解惑、在昌航歷練、在昌航成才,在昌航放飛自己的夢想。也正是因為有了他們,建設一所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的昌航夢想就一定會實現。

     

   春曉班,是我校開辦強化學科基礎、培養學術型人才的教學改革試點班。這個特殊的班集體由部分學院本科新生中選拔出來的、基礎扎實的優秀學生組成。我校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的王衛東老師已連續擔任四屆春曉班《高等數學》課主講。

  初次的采訪相約在金秋十月的一個下午,雖然空氣中已略帶涼意,但王老師依舊耐心地站在風中等我們。見到他的一剎那,映入我們眼簾的是這樣一位老師:樸實的穿著,方形的鏡框下藏著一雙深邃的眼睛,臉上掛著格外迷人的微笑。

做一個積極向上的人

  1978年,正上初中的王老師讀到了對他影響很大的兩篇文章,一篇是郭沫若的《科學的春天》,另一篇是徐遲的《哥德巴哈猜想》。從此他被引入了數學的殿堂,“做一個數學工作者、研究者”成為了他的理想。

  發奮努力的讀書和對自身的嚴格要求成就了他的大學夢。在我們國家的首個教師節的1985年,他從南京大學數學系畢業來我校工作。但對于永不自滿的王老師來說,學習遠遠還沒停止,他選擇再次深造。在強烈的求學欲望中,2000年,他圓滿完成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碩士研究生的學業。

  從小信奉“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王老師認為,讀書不光為自己個人的美好前程,還要為社會、為國家承擔起應負的責任。

  王老師告訴我們,他們那個年代,大學同學大多數都出身于工農家庭,家境貧寒,能考上大學實屬不易。因此,他們那時都十分珍惜大學時光,珍惜難得的學習機會。教室、食堂、寢室——“三點一線”的刻苦學習成為了普遍現象。王老師感慨,在那樣一個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遠遠無法和今天相比較的條件下,大學生注重的是腳踏實地、埋頭扎實的工作和學習,在現在這個人心浮躁、追名逐利的社會氛圍中,這些品質尤其顯得格外珍貴。

  直到今天,王老師仍不忘提醒自己,要“做一個積極向上的人,過一個積極向上的人生”,他的話,此刻品來更讓人回味無窮。也許,正是經歷了這些艱苦歲月的磨礪,堅定了孜孜以求的學習態度,養成了吃苦耐勞的精神,才為王衛東老師日后的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為人師表 大道樹人

  身為學生的王衛東做到了扎實學習、嚴于律己,那作為老師的他又是怎樣的呢?

  王老師能到學校教書是時代的“產物”。用他的話說,“被分配到高校教書是意料之外的事”。但“既來之,則安之”。初到學校時,他被安排做助教,三年下來,他的心思都用在聽課、給學生上習題課、答疑上,這無形中對他今后的教學工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王老師樂于教。談到自己的職業,他毫不猶豫答到一個詞:熱愛!他認為這是自己所擅長,也能夠做好的事。“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王老師認為,作為老師,是傳授前人研究成果、總結前人知識的人,也會在教學中不知不覺地把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傳輸給下一代,因此“把自己對熱點問題的看法與大學生進行交流”成了王老師喜歡做的事。

  “教學就像鋼琴師演奏作曲家的作品。作曲家進行富有創造性的勞動,鋼琴師通過富有藝術性的雙手把作曲家美妙的作品演繹完美。那么二者便達到了和諧,成就了雙贏的局面。”王老師給了我這樣一個貼切形象的比喻,闡明了作為教師的他對教學的理解。

  王老師的話好比一杯茶:清香、自然又典雅。

  王老師到底是怎樣上課的呢?帶著疑問,筆者親身聆聽了他的一堂課。

  上課前,王老師收到了兩名同學的請假條,他一上課就囑咐其他來聽課的同學回去給那兩個請假的同學補習一下,別讓他們耽誤進度。

  接著,王老師同大家一起回顧上堂課所講到的重點內容,做到“溫故而知新”。王老師會有意識地點名叫同學單獨站起來回答,他鼓勵大家:“叫到的同學應感到幸運,這可是既鍛煉口才,又能讓我記住你的絕好機會哦!”這么一來,回答王老師的問題不亞于“中頭彩”,課堂氣氛頓時活躍了起來。

  課堂上王老師的板書很方便學生做筆記,而且他會用紅色粉筆圈出重點,看上去一目了然。遇到重要的知識點時他會反復強調,以引起學生的注意。筆者早就聽說,王老師對待教學“十分苛刻”,看來這種說法不是傳聞啊!

  接下來,我們在王老師的課堂上見到了這樣一幕。他留出時間叫同學們做習題,并在這個過程中不時在教室中走動,突然,他停下了腳步。只見他彎下腰將被扔到地上的垃圾逐個撿起。下課后,他又習慣性地關掉亮著的燈,這才離開教室。對于這樣的細節,王老師的學生們心中最清楚,最佩服。一位老師能有這樣的公德意識,著實讓我們這些大學生汗顏。

  身為人師,王衛東老師以身作則,維護良好的學習環境,即使再細小的事他也從不忽略。

  在他身上我明白了一句話:優秀是一種習慣!

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

  且不說王老師自身的優秀與出眾,單說在王老師麾下的弟子們,就有說不完的佳績。在2007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江西賽區比賽中,王老師教過的學生屢屢獲獎。

  驕人的成績令人羨慕,王老師自豪地說,學生能有這樣的成績首先源于他們的“自覺”。王老師反復強調,這也是他一直以來對同學們的要求。“優秀的學生會自覺學習,而不是老師跟在后面督促。”王老師上課從不點到,原來,這都是因為他對學生的信任。

  王老師說,在培養學生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動手能力,重視實驗。”因此他無論是要求自己的學生還是對自己的兒子,都建議多動手、多實踐。傳統的應試教育下催生出許多眼高手低、實踐能力差的學生,要想成為優秀的人才、杰出的精英,動手能力絕對是不可缺少的必備實力!

  最后,王老師談到“學習的方法也很重要”。做任何一門研究,正確的方法可以讓我們事半功倍。王老師講課常用聯想法,用豐富美妙的聯想來詮釋枯燥無味的數學。王老師認為聯想可以引導學生有一種正確的思路,教會學生正確的思考方法,這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工作都是極有益處的。

  說到這里,在我面前這位平易近人的老師讓我看到他深謀遠慮的一面,他教學生自覺學習、加強動手能力和學習正確方法——我想王老師期望的是可以有更多的學生做到這些,成為不折不扣的人才!

辛勤教學 快樂生活

  29年的教齡,王老師可是位擁有豐富教學經驗,不折不扣的“老”教師了。

  他曾先后指導過九位青年教師,也擔任過990711班班主任。每學期學生評教中王老師均為優秀,居全校前列,還獲得首屆及第二屆(2011年度,2012年度)“我心目中的好老師”榮譽稱號。他2011年獲得省第七屆“師德師風”先進個人稱號,并獲校首屆及第四屆“教學十佳”稱號,校“昌航之春”教學個人獎提名。面對輝煌的過去,對于未來,在與王老師的談論中,他反復提到,一個人能把自己的工作當做快樂的事情,生活會很充實;人的快樂也是在工作中得到的。所以,在未來,王老師更會與快樂作伴。

  在工作中,王老師一直堅持上課早到課堂、為同學們解決作業中的問題、課外讀書中的問題的習慣,他勤勤懇懇地耕耘這三尺講臺,得到了同學、同事的認可。不變的還有,他仍會把自己當學生一樣要求、學習新事物新觀念,并為學生、為更多的年青人樹立好榜樣,他會繼續謙虛地面對人生。

  生活中,王老師是這樣的形象:好下廚做菜;喜好讀書;熱愛數學,也喜歡文史;擅長橋牌,因為這種游戲有著縝密的邏輯推理,良好的團隊意識。

  至于他的樂觀豁達形象,恐怕早已深入人心了吧!

  今天,含辛育英,桃李天下,站在“教學十佳”行列的王老師,以一種新的姿態,在一個新的起點,喊出奉獻的宣言:扎實工作,無怨無悔!

  平凡的三尺講臺,他從未嫌棄舞臺小;小小的粉筆頭,舞出他事業的錦繡篇章;學生的點滴進步,他看在眼里,記到心里。就是這樣一位擁有北方人豪爽性格,但做事心細如絲的王老師以嚴格成就著優秀,以優秀演繹著成功,以成功詮釋著師德。祝愿王老師教學成果再傳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