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楷模——走近經管學院黨委書記陶友青老師
恒久付出,責任永駐心頭;學為人師,俯首甘為孺子牛
啟航網訊 大學,一個色彩斑斕的名詞。當所有熱血青年在為夢想埋頭奮進時,我們常常會記住一些光彩照人的面孔,記住他們的靚麗身影以及令人垂涎的成績,卻總會忘記甚至忽略那些在背后為大學生更好成長和發展默默奉獻的人。或許他們沒有主持人的幽默,沒有風采女生的活潑,或許他們不是你眼中反復掠過的風景,不會時常陪在你的身邊,但當你需要的時候,他們會悄然出現;他們不會無禮地限制你的各種自由,但是當你跨越底線時,他們會適時引導。經管學院黨委書記陶友青老師就是其中的一道獨具魅力的風景。上任短短一年的時間,他以自己的行動關愛著每一個經管學子,用一顆無私的責任心呵護每一位學生。他用心經營,將老師這個角色詮釋的淋漓盡致,讓我們感受到了為人師表的崇高和無私。
陶友青老師曾是南昌航空大學發展規劃處處長,獲2008年“昌航之春”管理個人獎等諸多榮譽,現任經濟管理學院的黨委書記及經管學院第一屆春曉班班主任。得知陶書記周末會在辦公室的消息時,我們很高興,覺得周末去采訪老師應該有空,可是聯系了好幾次都因為陶書記在忙而失敗。時隔數日,周日下午2點半左右,陶書記突然打電話給我,問有沒時間,說他現在空著,可以一起聊聊。我很感動,為老師的細心和善解人意唏噓不已,當即與另一個記者飛奔到G棟。
當我們去采訪陶書記的時候,他正在和一位春曉班同學談心,我們在一邊旁聽。雖然不知道他們具體在談什么,但大致可以聽出陶書記在關心春曉班同學的近況。借著閑余,我環顧了一下陶書記的辦公場所。在他的辦公室里,隨處可見的是書和報紙雜志,墻上掛著的是一幅簡單的字畫,簡潔的桌上放著的是一臺電腦和一些文件、書籍,沒有其它復雜的擺設。他給人最大的感覺就是隨和安詳,在這樣良好的氣氛中,我們開始了對陶友青老師的采訪。
采訪還沒有開始,陶書記就熱情地招呼我們吃橘子、喝水,甚至親自給我們搬來了椅子。等到他完成工作,我們便開始交談。陶書記是2010年剛從學校的發展規劃處來經濟管理學院的,或許是原本的工作使然,陶書記特別重視學院的各方面發展。陶書記表示,作為學院的書記,他希望通過和老師與學生多方面的交流努力營造出更好的學習氛圍,為經管學院發展及經管學子的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提供更好的平臺。在學院還設了書記信箱,對于同學們的建議,無論好壞,陶書記都樂意傾聽并給出適當的回復。陶書記說:“我作為學院的書記,希望可以從不同的方面了解到同學們對學院的想法和感受,才能更好規劃學院的發展,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無論是學習上、生活上還是思想上,陶書記都盡職盡守,力求更多更好地為學生服務。談及學生的生活,陶書記說,他很關注我們學院的貧困生,也知道許多孩子來自農村,家庭經濟負擔重,學院會積極為這些同學謀福利,但更多的是希望同學可以自強自立,充分利用學校學院提供的各種平臺鍛煉自己,提升自我能力與素質。除了對學生表示生活上的關心,陶書記還特別重視對學生思想動態的了解。作為10級春曉班的班主任,他很關注同學的能力培養和素質提高,為學生開設科技創新、專利、創新方法等方面的講座,動員盡可能多的同學與高年級同學組成團隊參加創業計劃大賽項目。他會抽空去學生宿舍,或者找同學到辦公室聊天,了解同學遇到的困難與苦惱,及時的給予心理上的疏導,幫助同學化解心理的矛盾與困惑。有時碰上學生生病等意外情況,陶書記都會時刻給與關懷,與困難同學共度難關。平時不管學生開展什么活動,無論工作多忙,陶書記都會盡量到場。
作為一個班主任,陶書記和我們談了許多關于他們班同學的點滴。陶書記說,現在他們班有很多的同學在學院的兩委會擔任干部,平時工作也很忙碌,同時他也時刻提醒同學,要堅定自己最初的目標和信念,不能因為自己目前的小目標而忽視了自己的大目標。他覺得人有目標就會有堅持下去的動力,人貴有志。在與我們的交談中,陶書記一再強調歡迎同學們來找他交流,他說同學們就像老師的孩子一樣,和同學們交流多了就能夠和同學們交心的。他把自己對同學的關心表現在平時生活的各個小細節。上學期,春曉班有一位同學凌晨十二指腸潰瘍,作為班主任的他親自開車送同學到站前西路的南昌市第三醫院,從早上5點多就一直忙到下午一點多等學生全面檢查做完手術才回到學校。對于他們班一個已經退出春曉班的學生,陶書記還經常和他聯系,關心他各個方面的動態。對于關心學生方面,陶書記卻還堅持說自己做的不夠,很多方面都不到位。想到有這樣一位如此負責的老師帶領我們向未來大步邁進,我就覺得溫馨無比,信心滿滿。
在與陶書記交流的過程中,我們注意到一個細節。每談到一件事情,陶書記就會去找出與此相關的文件或者資料來給我們看。這樣的一些小細節讓我們體會到陶書記對自己每一句話負責的工作態度,并感慨不已。書記說我們每個人做事情,都應該要有事實作為依據,這才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在與10級春曉班的同學交談時,班長馮雨桐同學告訴我們,陶書記對他們的關心真的是一種發自內心的關心,他非常關注同學們未來的發展。雖然他時常要忙碌學院的事情,但仍會經常利用閑暇的時間找同學們聊天談心,并要求班委多注意班上其他同學的思想動態,幫助同學們互相進步。馮雨桐說,“最感動的一件事情就是,班上有一個同學離開了春曉班,回到原班級學習成績不理想,陶書記知道了,就找他談心,然而他并沒有批評那位同學,對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對不起,因為陶書記覺得是自己對他的關心不夠,沒能及時幫助才會導致他學習成績的下降,他感覺自己很對不起那位學生。”在采訪馮雨桐同學時,身邊許多春曉班的其他同學,也都紛紛表示,陶書記作為班主任對他們的關心就像父親一樣,沒有架子,很容易親近。
在我們交流的過程中,陶書記拿出一個本子,記錄下我們談話期間涉及到有關于學院發展的信息。在接受我們采訪的同時,陶書記還念念不忘學院的發展。陶書記再三強調,以后會抽出更多的時間去和同學們交流溝通。
對學生負責、對工作負責,是陶友青老師一貫堅持的原則。全力以赴于管理工作,悉心投入教書育人,達到教學相長,教管相長的目的,是陶友青老師孜孜以求的教學管理模式。就是這樣的一個管理者,一個為人師者,在各個方面都盡量做到最好,不管是工作,還是做人。
當我們都在學習石秋杰老師無私奉獻精神的同時,我們會發現其實身邊也圍繞著許許多多像石秋杰一樣默默奉獻自己的老師。陶友青書記只是其中的一員,他們在為自己的責任默默耕耘,傾注心力為學生的成長施肥增氧。無論哪一種方式,責任或者義務,他們都堅持恒久的付出,堅持以身作則,給同學留下溫柔而深刻的感動。他們像所有在春天播下種子的農夫一樣,盡心呵護耕種的土地,守望秋天的碩碩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