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您的位置: 首頁 >新聞中心>南航要聞>詳細內容

南航要聞

塑造“昌航人新形象”座談會代表發言摘錄

來源:啟航 作者:啟航 攝影: 發布時間:2012-03-06 瀏覽次數: 【字體:

啟航網訊  塑造“昌航人新形象”座談會代表發言摘錄

  黨委組織部部長江澤濤: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新形勢下,國家要加強文化建設,我們學校也應該加強文化建設。德國一位哲學家說,人要滿足物質,精神和靈魂三個層面的要求。現在大多數人還停留在第一個層面。文化建設就是鼓勵教師有更高的理想信念、精神要求,引導教師無論在教學還是在科研方面達到第二個層面,向更高的要求進發。我們看問題的角度要更高、更遠些,將大氣包容,敬業奉獻精神發揮出來,例如教育學生學好專業技術,一種方法是教學生學好本領,才能賺到更多的錢和收入,但我們教師也可教育學生追求對社會更多的奉獻,反過來社會對你的奉獻給予較高回報,這就是對同一問題不同的思考和教育方式。我們正在開展的“向石秋杰同志學習活動”,就是要學習她忠誠黨和人民教育事業精神,學習她那無私奉獻的精神,要把精神文化建設和規章制度完善結合起來,而不是對立起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重要,德治和法治要結合。學校不能沒有一個理想信念去指導,完善規章制度非常重要,但規章制度是無法解決所有問題,我們現在學習石秋杰老師忠誠于黨和教育事業的精神,這就是一種文化建設。

 

  黨委宣傳部部長饒國賓:

  

  大氣包容,開明開放,厘清了60年辦學的新理念,折射了學校緊跟時代步伐的新視野,體現了當代昌航人的新胸襟。學校的繁榮發展離不開大氣包容的胸襟,離不開開明開放的胸懷。60年來,學校逐漸沖破了門戶之見,經歷了三個階段、三次創業,創造了今天的輝煌。尤其是近5年來,廣納天下英才,充分反映了海納百川的政策胸懷。當前塑造昌航人新形象,是要求我們當代昌航人,破除思想的保守性、理念的陳舊性和思維的局限性,擯棄目光短淺、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的個性缺陷,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言行和處事方式對接學校快速發展的大好形勢及和諧社會的狀態、適應開放社會要求。樹立大氣包容,開明開放理念和胸懷,進一步增強世界眼光和戰略意識,努力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融入地方經濟和國際社會發展及航空產業鏈,拓展空間參與合作與競爭,提高層次求得新發展。

  勇于創新,敢為人先,是一種極為寶貴的精神,更是一種難能可貴的魄力。早在2006年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中就說過“要在全社會培育創新意識,大力提倡敢于創新、敢為人先、敢冒風險的精神”,塑造昌航人新形象,是要求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敢想敢做。在教學科研等方面已有所獲的同志們,要有再振雄風的恒心、再塑形象的信心、再立新功的決心;年輕一代要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擁有良好的思維模式,發揮自己的奇思妙想,激發自己的創新潛力。

  敬業奉獻,追求卓越是學校走過60年的歷史積淀,更是學校實現新跨越的時代呼喚。敬業奉獻是履行教師職責、忠誠教育事業的基本要求;追求卓越是實現人生目標,促進學校發展的價值訴求。我們學校從漢口到南昌,從上海路到前湖校區,60年櫛風沐雨,目濡了中華美德的博大精深,傳承了昌航精神的點點滴滴。《禮記》說得好“一年視離經辯志,三年視敬業樂群”,敬業奉獻總是跟“自強不息”、“剛健有為”的人生哲學聯系緊密,追求高尚的思想境界,向往理想的道德人格,戰勝平庸、創造一流,自我超越、自我突破、自我挑戰,這就是今天我們強調敬業奉獻,追求卓越的價值追求。

  喜昌航今日,育人成績斐然催人奮進;話學校明天,辦學藍圖壯觀令人鼓舞。60年探索拼搏,60年薪火傳承,匯集成強大的昌航精神。讓我們恪守“日新自強,知行合一”校訓,強化“育人為本、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發展、開放辦學”的理念,倡導“勤奮、文明、求實、創新”的校風,培養“大氣包容、開明開放、勇于創新、敢為人先、敬業奉獻、追求卓越”的昌航人新形象,齊心協力再創學校發展新輝煌。

 

  圖書館常務副館長賈洪生:

  

如何塑造“大氣包容、開明開放,勇于創新、敢為人先,敬業奉獻、追求卓越”昌航人新形象的議題,有感其含義寓意豐富,內容范圍較廣,因而要談論的認識、觀點恐怕難得全面、準確……但同時深感這個議題是積極而適時的,反映出學校上層對如何進一步推進我校辦學水平的提高和促進昌航人新形象的塑造和展現,反映出學校廣范圍、深層次對提升學校育人育才工作的重視和寬角度、高境界作為昌航人新形象塑造的積極思考和關切,發出了一個積極和建設性的信號。

  塑造“大氣包容、開明開放,勇于創新、敢為人先,敬業奉獻、追求卓越”昌航人新形象的提議,實際上包含著“大氣包容、開明開放”的氣度環境;包含著“勇于創新、敢為人先”的個性品格;包含著“敬業奉獻、追求卓越”的從業態度的新要求。本人認為:“昌航人新形象”的塑造,具有現實的必要性、可塑性,較好的科學性、概括性,豐富的探討性、探試性。

  本人就“大氣包容、開明開放”的校園環境的營造對塑造昌航人新形象的相關問題談幾點初淺認識和意見。

  1、提出“大氣包容、開明開放”校園環境的營造,本身即是體現“大氣包容、開明開放”觀念的反映,值得積極評價和贊賞。實際上我校在“大氣包容、開明開放”的形象上已有一定工作和觀念基礎(諸年來多有體現),當然也有不少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并針對性作為的層面和空間。

  2、“大氣包容、開明開放”不僅反映在校園大環境的營造上,也應映射在辦學、教學、管理、隊伍建設、對外交流交往等許多具體形式內容中,其中進一步營造寬松、自由的學術探究環境,主張嚴謹務實、加大自主學習引導力度以及提倡學術懷疑、理論評判的科學精神和態度也是其更新點之一。

  3、營造“大氣包容、開明開放”校園環境不僅注重于教職員工的作用,也與學生群體緊密相關,更與學校各級領導,特別是高層領導的意識作為緊密關聯,而且學校的頂層設計十分重要。

  4、營造“大氣包容、開明開放”校園環境與“勇于創新、敢為人先”的個性品格,與“敬業奉獻、追求卓越”的從業態度的形象塑造有著有機聯系。“大氣包容、開明開放”自然有利昌航人個性品格的展現和彰顯,有益于全校人員積極從業態度的激勵和追從。它對充分調動大家的主觀能動作用,對展現個性作為風采,對提高個性、群體品味檔次,對升遷思想、學術、文化、精神境界,對成就學業、業績所展現普遍而突出的卓越效績,進而對“塑造昌航人新形象”工程建設均有著特殊的現時和長遠的內在及環境的鞭策力。

 

  海軍學院黨委書記徐光井:

  

  我校正處于第二次創業向第三次創業的過渡階段,提升學校的文化軟實力很有必要。結合西南聯大的辦學經歷,我認為學校辦學有不同的特點,教育強國離不開名師薈萃,更需要兼容并包,開明開放。

  我認為新形象的24個字的概括很準確,我們就是要用海納百川的胸懷包容我們的團隊及合作者,要虛功實做,不能做面子工程,要腳踏實地把行動落到實處,并用創新創業的精神創建學校,吸引人才,成就人才,讓學校成為創業熱土。

 

  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處長俞子榮:

  

  文化一直伴隨在我們身邊,過去,昌航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些良好文化,但隨著時間的變化,特別是在學校第三次創業進程中,有些老的文化可能適應不了現代的發展需求,因此學校黨委提出塑造“大氣包容,開明開放,勇于創新,敢為人先,敬業奉獻、追求卓越”昌航人新形象的文化建設很適時、很有意義。文化問題看起來很“虛”,但先進的文化如果不積極去占領,那么落后的、舊的文化就會占領,如果解決不好,將會影響學校下一步發展的質量和水平。在文化建設目標提出后如何去塑造和引領是實現目標的一個重要方面。塑造和引領一個先進的文化比提出要難得多,這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在宣傳教育、制度設計、機制形成等方面來綜合推進。同時領導干部的引領作用非常重要,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首先學校各級領導干部和全體黨員要充分意識到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并落實到自己具體的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上,而不是停留在口頭上,讓廣大群眾實實在在地看到新的精神面貌。我相信有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各級領導干部和黨員的積極引領,這24個字一定能成為我們學校新的形象主流,為學校事業的發展提供一個新的文化氛圍。

 

  人事處處長鄧瑾:

  蔡元培曾提出文化自由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北大最初采用這樣的人才觀念時也有爭議。我們應該用人所長,不拘一格,允許有個性的人存在,用更開放的眼界,挖掘身邊的先進人物。現在倡導的大氣包容的理念對于我們人才塑造非常有幫助。在學校快速發展的時候,營造一個不拘一格、用其所長、避其所短的文化環境,對于人才發展環境作用很大。在目前的形勢下,封閉的思想無法融入世界發展的趨勢。我們要跳出昌航,把眼光放長遠,眼界放高,各項事業就會有更高的起點。在推進敬業奉獻和追求卓越方面,可以結合我們身邊的優秀人物,挖掘這樣的人才,用典型帶動更多的人;在勇于創新方面,比如在人才引進方面,人才的指標等我們都走在前面,但在人事管理工作和人員結構等方面,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可以通過換崗培訓的方式對人員結構進行改變,但是在維穩的前提下,如何推進人員結構的改善尚待摸索。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黨委書記夏璇:

  

  從發展的角度看,“24字”的昌航人新形象思想豐富精辟,這種精神文化的提出對于我校又好又快發展有著重要指導意義。現在國家經濟快速發展,我校在近幾年也是快速發展,就現狀而言,發展文化確實很有必要。人也是一樣,沒有精神,沒有靈魂就沒有境界。目前,我校還存在較嚴重的不好現象,有必要用新的昌航文化去改進,引導廣大教職員工學習先進文化和奉獻的精神。文化建設對塑造昌航人的新形象,對于營造教職工愛校如家、愛生如子的大環境有很大作用。在改進方面我深有體會:近幾年,得益于我們學院引進了幾位博士和院長,我們學院的科研工作發展很快,也讓我們很有成就感。在院長的帶領下,大氣包容的精神得到很好的發揮,我們要繼續堅持下去,尤其是對于我校的長足發展。另一方面,在提出昌航人新文化新形象之后,如何踐行很重要。對于我院來說,在現在狀態下主要考慮的是如何打牢學生的數學基礎,強化學生的發展后勁,如何加強育人工作,提高育人質量,真正把勇于創新,敢為人先,追求卓越落到實處,這些都是重點考慮方向。

 

  音樂學院院長李勤:

     

    對于昌航人新文化新形象這24個字,不僅要看它表面,更要理解它傳達出的深層次的內容。對于提出的昌航人新形象,好的形象我覺得要塑造,通過自己的身體力行,內部外部相結合,做到內外兼修,不僅要有好的行為舉止更要有端正的思想,要認真思考,要有明確的方式去推動。昌航一直有很好的傳統,嚴謹有規矩,但到了新的時代,新的轉型期,到了創業階段的推動期,我們的眼光不能只是關注細節,要從大的的方面思考、考慮,例如思想追求、理想精神。有追求才可能有作為,有作為才可能有追求。通過這6句話24個字,我思考總結了幾點:用思想去理會;用意識去解讀;用行動去詮釋;用結果來驗證。同樣的,我也會以這次樹立昌航人新形象為契機去思考自己該怎么做,學院該怎么做。

 

  土建學院青年教師明揚:

  

  開明,就是要開放包容;大氣,就是要胸襟寬。“開明大氣”,是要思想開通,明大理,曉是非。明發展之理,曉大是大非,凡事著眼長遠,凡事顧全大局。只有開明大氣,才能激活思維,更新觀念;只有開明大氣,才能大膽探索,勇闖新路;只有開明大氣,才能迎接挑戰,搏擊風浪。

  大氣包容,開明開放,是昌航新時代發展的需要。全體昌航人也要牢固樹立全局觀念大局意識,面向未來,凝聚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凝聚方方面面的積極力量,努力營造團結統一和諧融洽的校園文化和學術氛圍,以卓越的業績續寫昌航的新時代。

  我來昌航時間本來較短,但是通過參加各種會議與培訓對學校各種事情也有一定的了解。文化雖然無形,但是行為是有形的。如何融入落實這種理念,我認為主要體現在精神面貌上,主要要通過小事和細節來體現24字精神。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感受還有對未來工作的規劃,我深入理解了這24字。關于奉獻,我要跟大家分享《雷鋒日記》的一段話: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束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段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撫育了有生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粒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你生活的崗位。通過學習石秋杰老師的先進事跡,更應該懂得奉獻。我希望把24字的理念更好地體現在行為上。

 

  經濟管理學院教師楊海軍:

  

  身為普通的教研人員,談下我對24字的感受。第一,24字落腳點應該是追求卓越,只有追求卓越才能有目標有理想;第二,要認真并按照三句話中的每一點才能達到追求卓越;第三,按經濟學來講,有什么樣的政治方向最終就會形成怎樣的文化。要達到效率最大化,首先要人盡其才、分工合作。第一,對于從學校分工看如何進行合作的問題,針對自己參加的一個研究課題,我感受到學院與學院之間、學科之間一定要有包容。第二,學院內部達到人盡其才了,一定會有更好的發展。第三,要加強團隊合作,用大氣包容的境界加強團隊內部和團隊之間的合作,才能創造一點成績。第四,希望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圍能夠真正的形成,在這種氛圍下大家一定能夠踏實做事,為學校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校工會主席蘆燕:

  

  我認為現在提出的昌航人新形象的24個字讓人耳目一新,校園文化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昌航的師生,六十甲子一輪回,在六十周年來臨之際提出塑造新形象很符合時宜,拿溫州與荊州發展的歷史情況來說,我認為大氣包容、敢為人先有重大的積極作用,先進文化經過幾十年的積淀,將對學校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

  我們需要仰望天空又要腳踏實地,讓總結出來的先進的文化占領教職工的心理。影響人的行為很重要,對教師人才的引進,對學生多樣化的培養,需要我們踏踏實實的實干精神,圍繞學校的中心工作,實實在在地注重效率和結果,以業績為導向,簡單務實迎難而上,把事情做好。

  在教學管理和后勤方面,我希望把粗放型管理精細化,通過先進標桿來激勵師生,挖掘評選先進卓越的典型并進行宣傳,借此引導師生和后勤工作人員規范自身行為。

  我認為中層干部和領導要首先踐行新形象所提的24個字,因為領導干部的帶頭和影響作用至關重要,其言行舉止會帶動學校一大片的師生,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和踐行會影響我們學校未來的幾十年甚至更遠的發展。

 

  教育教學評估中心主任王龍鋒:

  

  提煉和宣傳昌航人新形象非常必要,因為“大氣包容、開明開放,勇于創新,敢為人先,奉獻敬業,追求卓越”是學校的精神文化,而精神是靈魂,是我們前進的向導。我們教務部門將盡全力配合校宣傳部、校工會以及人事處、學工處大力宣傳。我認為宣傳好并不是最終目的,關鍵是要在昌航師生中弘揚和踐行,不僅要領會,更在于親歷親為地踐行。“大氣包容、開明開放,勇于創新,敢為人先,奉獻敬業,追求卓越”,放在學校層面上,體現的就是學校的校風校貌,放在師生員工個人身上,就是我們人的精神狀態。

  實踐是要靠人去做的。踐行“大氣包容、開明開放、勇于創新、敢為人先,奉獻敬業、追求卓越”,干部尤其是中層干部在踐行昌航人新形象中要起到引領和表率的作用,要從做人做事的道理,延伸到理想、信念、工作作風、領導藝術等各個方面。這樣就不會使“大氣包容、開明開放、勇于創新、敢為人先、奉獻敬業、追求卓越”的精神文化成為抽象的口號。樹立昌航人新形象要求學校每個人,從語言表情到舉止行為,處處體現昌航人的新風貌、新形象。

  在昌航師生中弘揚和踐行“大氣包容、開明開放、勇于創新、敢為人先,奉獻敬業、追求卓越”的精神文化,學校教學管理部門一是要發揮政策導向的作用,大力提倡和鼓勵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敢于創新,使課堂教學模式多樣化,生師互動的頻率更高,教學效果更好,同時在工作量和課時酬金的計算方面予以傾斜,并為教學改革提高必要的物質保障;二是通過改革評選方式,挖掘先進典型,評選昌航“教學十佳”和“昌航之春教學獎,并加以表彰,把真正追求卓越的老師推選出來,起到示范、激勵和帶動作用。

 

  文法學院091441班學生陳燕萍:

      

  參加這次關于“塑造昌航人新形象”座談會我感到很榮幸甚至有些緊張,但心里也充滿了感動。我認為“大氣包容、開明開放”符合時代的需求,正如我們學校的學生活動,豐富多彩;老師的教學方式各有千秋。對此,我覺得學生不能僅僅滿足于校內的閉門造車,而是要從思想和行動上走出去。參加社團活動和學生工作,我不贊成以一味地犧牲學習時間為代價,否則就是舍本逐末得不償失。此外,學生應該開闊眼界提升自我,利用課余時間到校外去體驗生活,了解社會,往往會激發自己對學習和生活的熱情。“勇于創新、敢為人先”需要我們跳出傳統思想的禁錮,也需要老師加以引導和幫助,共同努力用創造性思維去發掘新的知識。“敬業奉獻、追求卓越”則體現了每一位昌航人的崇高理想和目標。大學生終會走出校園成為社會人,有愛崗敬業之心,才會在自己事業路上創造出累累碩果,這也要求我們校園里塑造個人,不斷超越,不斷提升。希望這24個字的提出不僅僅流于口號形式,而是扎根在每一位昌航人的思想上,踐行在師生的行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