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再出發】強化協同創新 加快內涵建設 推進學科建設與科研工作邁上新臺階
學校召開學科建設與科研工作大會
學校召開學科建設與科研工作大會?!?/p>
啟航網訊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回顧和總結“十二五”以來我校在學科建設與科研工作方面的成績與經驗,正視問題與不足,把握新機遇、迎接新挑戰,明確和部署今后一段時期我校學科建設與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務和舉措,推進我校學科建設與科研工作發展,12月25日上午,我校在大學生活動中心禮堂召開學科建設與科研工作大會。校領導傅克剛、余歡、黎明、王玉芝、羅勝聯、唐星華出席大會。會議由副校長黎明主持,各教學學院書記、院長、分管學科科研工作副院長、教授、博士及各職能部門、教輔單位負責人參會。
校領導傅克剛、余歡、黎明、王玉芝、羅勝聯、唐星華出席大會。
會上,副校長羅勝聯作了題為《強化協同創新 加快內涵建設 推進學科建設與科研工作邁上新臺階》的主題報告。報告對“十二五”以來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所取得的成績進行了總結和回顧。近年來,學校學科建設工作成績顯著,學科規模穩步擴大,初步建成了層次分明、相互支撐的學科群,奠定了內涵發展的學科基礎;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推進學科交叉滲透,增強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的能力;改革學科建設模式和運行機制,以學科創新團隊建設帶動學科發展??蒲泄ぷ鞒尚怀觯A研究快速增長,應用技術研究實現突破;積極推進基地建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國防科研領域延伸,重大項目取得突破;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服務行業及地方經濟;人文社科穩步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邁出新步伐;強化科研規范管理,孕育濃厚學術氣氛。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報告也指出了學校在學科建設及科研工作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表現為:高層次領軍人才仍嚴重不足,缺乏重大項目和標志性科研成果、學科特色尚不明顯,博士點尚未突破、學位授權層次有待提高,科研成果轉化水平和程度較低、服務行業和地方經濟能力較弱,學科、人才、科研的協同創新體制機制尚未有效構建、協同要素的國際化水平不高,學科與科研平臺作用發揮不充分、管理機制不夠科學合理等。
副校長羅勝聯作了題為《強化協同創新 加快內涵建設 推進學科建設與科研工作邁上新臺階》的主題報告。
國家對高校學科建設和科技協同創新提出的新目標和新要求,以及省委對江西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的新部署,成為了今后一段時期高??茖W研究、學科建設發展的立足點和指導思想,為我校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也帶來了巨大挑戰。報告指出了今后一段時期,我校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的指導思想,即以科學發展統領學科建設全局,以加強內涵、突出重點、強化特色、協同創新、提升質量、注重效益為原則;以平臺建設為基礎,以隊伍建設為核心,以項目建設為載體,以團隊建設為抓手,以高水平科技成果和高質量人才培養為目標,緊緊圍繞國防科技和航空產業發展需要,服務和對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調整學科結構,凸現學科特色,健全協同機制,加強國際合作,提升科研水平,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走差異化發展之路,為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奠定扎實基礎。這一指導思想具體體現在8大任務上:一是力爭博士學位授予權,提升學校辦學層次;二是大力加強專業學位碩士點申報與建設,優化學位點結構;三是繼續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提升自主創新和承擔重大項目、產出標志性成果的能力;四是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地方經濟發展需求,推進科研成果及時有效轉化;五是構建“開放、集成、高效”的內外協同創新機制,以創新方式變革推動學科與科研內涵發展;六是加強學術交流,提升學科、人才、科研等協同要素的國際化水平和學校影響力;七是以創新質量和水平為導向,快速推進學科與科研評價機制改革;八是完善機制,推進學科與科研管理制度建設和服務體系建設。
各教學學院書記、院長、分管學科科研工作副院長、教授、博士及各職能部門、教輔單位負責人參會。
針對8項任務,報告提出了加強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的主要舉措,一是通過實施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培養計劃、大力培養青年創新人才、建設學科創新團隊等措施,抓好人才隊伍建設,打造高水平創新團隊;二是明確學科定位,進一步強化特色、提升水平,力爭博士學位授權點的突破;三是學習先進管理經驗、完善考評和激勵機制、強化誠信教育,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營造學科建設與科研工作良好氛圍;四是通過大力推進“協同創新中心”建設、培育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和建立實驗室資源管理調配新機制等,推動學科建設和科研的快速發展;五是通過加強前沿科學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等,增強原始創新能力;六是策劃高級別大項目,推出高水平科技成果;七是建立服務航空國防企業的產學研合作長效機制并優化其運行模式,以服務行業產業需求與地方經濟發展;八是提升國際化水平,構建開放合作新格局。
羅勝聯指出,目前學校正處于改革和發展的關鍵時期,開始了教學型大學向教學研究型大學轉變的進程;希望全校上下堅定信心、凝聚力量,推進我校學科建設與科研工作邁上新的臺階。
會上,研究生院、科技處、科技園等職能部門負責人對會議相關材料進行了說明。副校長唐星華宣讀了對2013年學校學科建設與科研工作優秀團隊和個人的表彰決定。四位代表作了大會發言,表示學校對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視令人鼓舞和振奮,學院和個人都將共同努力,為學校的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貢獻力量。
下午,參會代表分組,認真討論了大會主題報告和關于學科、科研管理、技術轉移等文件的征詢意見稿。大家集思廣益、暢所欲言,為學校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見和建議。
校長余歡在總結講話稿中談了幾點意見。第一,充分認識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要從戰略高度認識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的突出地位和核心作用,把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與學校建設教學研究型大學的目標緊密結合起來,作為學校改革發展的重中之重來對待。第二,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重在服務需求、凝練方向。學科建設的關鍵是凝練學科方向,要牢記大學使命,突出服務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蒲泄ぷ鞯年P鍵是認識和解決科學問題,掌握關鍵技術。因此,我們要學會思考,在學科領域如何凝練出既兼顧存量又前瞻增量,能夠跟蹤學科前沿服務需求的學科方向;在科研方面,要解決什么科學問題,掌握哪些關鍵技術,關鍵技術的突破點在哪里。第三,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重在突出重點、彰顯特色。要科學謀劃布局,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明確自身比較優勢,實施特色發展戰略,確定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的發展重點;突出建設重點學科,積極發展應用性學科,扶持新興交叉學科,力爭辦出特色和水平。第四,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貴在潛心積累、持之以恒。要在學科建設的指導思想上明確其長期性和系統性,確立科學的學科發展水平與學科建設成就的評價標準;同時,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深化科技評價改革,分別建立涵蓋科研誠信和學風、創新質量與貢獻、科教結合支撐人才培養、科學傳播與普及、機制創新與開放共享等內容,科學合理、各有側重的評價標準。
余歡強調,現在學校正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要繼續保持昂揚的精神狀態和扎實的工作作風,強化協同創新,加快內涵發展,推進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邁上新臺階,為全面建設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大學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