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航圍觀】鷹一樣的個人 雁一樣的團隊
記我校招收的首屆飛行技術專業學員
飛行器學院41班:鷹一樣的個人,雁一樣的團隊。
在南昌航空大學,有這么一群人格外引人注意,整潔筆挺的制服、整齊有力的步伐、挺拔帥氣的身姿、胸前閃亮的徽章……他們就是我校招收的首屆飛行技術學員。他們異地求學,奮發向上,只因懷揣航空理想;他們咬牙堅持,決不放棄,只因身系家國希望;他們嚴于律己,嚴守紀律,只因心存自強愿望;他們勞逸結合,苦中尋樂,只因個個多才多藝……
生活篇:嚴守紀律 營造團結溫馨的集體
2013年9月,來自不同地方的28個人,相聚在南昌航空大學飛行器學院41班這個大家庭中,成為一起學習、一起生活、一起訓練的同學、室友和戰友。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是第一次住校,體驗這種遠離父母親人的集體生活。班長谷天宇說:“這種生活我并沒有感覺不自然,院領導對我們的宿舍安排用心良苦,一個宿舍既有南方人又有北方人,南北文化的差異不但沒有影響我們之間的相處,反而使我們了解到很多不同于自己家鄉的文化習俗,在日常交流與文化的中和中,我們對彼此的了解更加深入,在這樣的集體生活中讓我有家的感覺。”同為第一次住校的高之洋也覺得這樣的生活挺好“每天大家一起上課、一起吃飯、一起訓練,做什么都有兄弟在,這才是一個團結的集體。”
與同學院其他學生不同的是,他們的生活內務由海軍學院負責,所以要同海軍國防生一樣實行軍事化管理。吃飯、出操、內務、上課、就寢,都有嚴格的時間規定和標準,如果違反了相關規定,將會被扣除飛行員操行分,操行分達到一定的底線將面臨停飛。所以他們是有淘汰率的,不代表進了學校就一定能成為飛行員,他們不僅要依據考試成績進行考核,平常的生活習慣也是他們能否成為飛行員的標準之一。如果成績、操行分未達到標準將不能繼續就讀飛行專業,則會轉為其他專業學習。為此,他們制定了嚴格的時間作息表,周一到周五每天早晨6:20起床,6:30點到,晚上11:00熄燈睡覺。除了作息時間表,還有印了滿滿好幾頁紙的飛行員寢室內務標準、飛行員一日生活制度、飛行員形象標準、飛行員日常養成等規章條例,尤其是他們的寢室內務標準,讓筆者吃驚不小,初次看到他們的寢室布置,筆者不禁問道:“你確定這里有人住嗎?”他們的桌子、架子上,除了課本、臺燈之外空空如也,床上則只有一塊疊的四四方方的“豆腐塊”,椅子整齊的放在桌子旁邊,上面沒掛一件衣物,地面光潔干凈,一塵不染。在洗漱區域,晾衣架上的衣物都按照由長到短的順序晾曬,毛巾統一疊掛,開口朝窗外按照從左至右,由長到短的順序,牙膏牙刷必須統一朝向窗外,牙刷頭和牙膏頭在上,包括臉盆、熱水瓶、洗衣粉(皂)、墻面等等都做了詳細的規定。
學習篇:埋頭苦學 共達遨游藍天的理想
據筆者了解,他們已經與上海吉祥航空公司簽訂了合同,在昌航學習兩年后,還要出國進一步學習飛行操作技術。當然,想要出國深造絕非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們必須與其他學生一樣,在基礎課學習上不能有掛科,而且想要出國學習首先必備的敲門磚便是英語,尤其是對口語要求很高,如果口語未達標則在國外也有可能被淘汰。身為一名大學生,每個人都知道英語四六級的難度和重要性,由于特殊的學習和工作壞境,則對他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四六級,還要準備ICAO(民用航空專業術語英語測試)和雅思考試,這直接關系到他們以后能去哪個國家留學。為此,他們需要在外國語學院修三門英語課,每天利用晚自習前的半小時背誦單詞、課文等,對于英語的學習,詹玉良深有感觸:“對于一名理科生的我來說,英語功底本來就很薄弱。剛開始上外教課,我就像聽天書一樣,一句話都聽不懂,我深知這樣下去,對我的影響將是毀滅性的,為了彌補不足,跟上進度,我每天都會利用空余時間去圖書館背單詞做閱讀,通過看英文電影鍛煉口語和聽力能力。”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一段時間的不懈堅持,他的英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得到班上同學的一致好評。
除了英語,他們還要學習高等數學、大學語文、航空航天概論等六門基礎課。尤其是高數,被公認為“期末殺手”,為了保證全班同學的高數能夠順利過關,楊達、學習委員韓旭等人會利用每天的晚自習時間為大家講解一些復雜難懂的題型,當問及韓旭這樣會不會耽誤到你的學習時間時,他微笑著說:“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嘛,大家經過一起思考討論后,印象會更深刻,而且在這一過程中,大家可以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彌補自己的不足,取得共同的進步,從我進入這個特殊的集體的那一天起,我就把他們當做我的家人了,家人之間是不會計較這么多的。”他們就是這么一幫人,分分秒秒都力爭優秀,每時每刻都心系他人,個個都是那么的風采奕奕,精神煥發。“鷹一樣的個人,雁一樣的團隊,這就是我們班。”谷天宇說道。
訓練篇:錚錚鐵骨 盡顯航空健兒的風采
除了學習,別忘了他們每天還必須進行的訓練項目,除了早晚都要做的體能訓練之外,每周二周四要跑后山,周二周五要上航空體育課。說到航空體育,飛行學員們可謂是“一把鼻涕一把淚”啊!谷天宇說:“航空體育完全顛覆了我們的想象,說是做游戲,實則是跑步,不僅有時間限定,而且誤差還不能超過限定時間的正負五秒。三千米長跑對于我們來說是家常便飯,而且還在逐步增加。”對于這樣的訓練強度,身為飛行學員的他們雖然會覺得累,但他們都認為這樣是值得的,因為通過這些訓練,不僅可以維持身體健康,輕松通過大小體檢,而且還能增強意志力,對以后執行飛行任務有很大幫助。對他們來說,最困難的是做俯臥撐的分解動作,現在他們每組至少要做60個,“做完之后我都覺得胳膊不是我自己的了。”王志強笑著說。每當堅持不住的時候,高之洋總會告訴自己:“堅持下去,你是個男人,不能慫了。”“盡管如此,我們卻沒有人愿意放棄這個職業,我們所要做的不是向困難低頭,而是當困難來臨時迎難而上,我們28個人的共同愿望就是學好英語,兩年后到一個更好地國外航校繼續學習,然后拿到飛行執照,成為一名有責任有擔當的優秀飛行員。”鄒晗如是說。
責任篇:耀目徽章 象征飛行學員的擔當
耀目徽章,象征飛行學員的擔當。
采訪過程中,筆者還了解到一個小插曲,剛剛在來上自習的路上,他們遇到校園巡邏車壞了,就一起把它推到了保安室,當保安人員問及他們的姓名班級時,他們只是禮貌的笑笑,揮揮手說了聲再見。對此他們說:“老師告訴過他們,作為首屆飛行學員,要給學弟樹立好榜樣,要有不一樣的氣質和素養。”當記者打量他們身上的制服時,他們解釋道:“這身衣服代表他們的信仰,胸前的徽章代表著公司,肩章上有兩道金色的杠,說到肩章時,馬錚同學很嚴肅也很自豪,“肩章不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而是意味著一種責任一種擔當。”
盡管身上的擔子很重,但這并沒有影響他們享受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他們懂得勞逸結合,在學習和訓練之余,充分發揮各自的才藝特長。學院足球隊、學校藝術團、校學生會等各大社團協會,都可以看到飛行學員們的身影,最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僅僅只有28個成員的團隊中,吉他、薩克斯、口琴、架子鼓都是他們的“囊中之物”。說到籃球,他們可是自信滿滿,到目前為止,他們還沒有輸過一場籃球賽,而且比賽的平均分差為四五十分,可謂是實力強大。
“你們認為你們一定能成為飛行員嗎?”“我們堅信我們能,we believe we can fly,”谷天宇斬釘截鐵的回答:“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一定會堅持下去。”
想象著以后飛行的日子,他們沒有絲毫的恐慌,王欣然認為:“只要技術過硬,擁有良好的心態和認真負責的態度,沒有什么好害怕的。”在高之洋腦海中,未來是一片藍天,自己則必將在這片藍天中翱翔。
天空中隆隆的聲音響起,是他們在高歌;從上空飛快掠過的是他們的身影;劃過彩云留下的那道光痕,是他們的足跡……未來的天空是他們的舞臺,他們也必將以昂揚自信的風采,風云礪劍的氣魄,矢志不渝的精神,沉著冷靜的心態去詮釋屬于他們的角色,完成他們堅持的夢想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