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航師表】記全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
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創建于1978年4月,現有環境工程、應用化學、材料化學和給排水科學與工程4個本科專業,有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環境工程研究中心、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環境保護培訓中心、江西省清潔生產技術開發中心等3個研究性機構,擁有環境科學與工程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環境工程、環境科學、應用化學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環境工程學科被遴選為江西省“十一五“重點建設學科、江西省高校品牌專業、江西省高校特色專業。基礎化學實驗中心和環境科學與工程實驗中心為江西高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應用化學教學團隊為江西省省級教學團隊。有機化學、水污染控制工程、普通化學為江西省優質課程。學院為國家環保局環評乙級資質單位。
學院的學科建設在清潔生產理論與技術、環境材料、環境污染控制與毒物分析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特色。近3年來,“環境科學與工程”獲江西省高水平學科,并獲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資助900萬元。在江西省高校“十二五”重點學科及示范性碩士點中期檢查中,“環境科學與工程”示范性碩士點被評為“優秀”。“持久性污染物控制與資源循環利用”實驗室被評為江西省高水平重點實驗室,“持久性污染物控制與資源循環利用”創新團隊被評為江西省第四批優勢科技創新團隊和江西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獲江西省研究生教改課題3項,獲江西省優秀碩士論文4篇,并獲批江西省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
學院切實加強教學工作。近3年,環境工程專業獲批教育部和江西省卓越工程師試點專業,材料化學專業、應用化學專業獲批江西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獲批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建設專項資金立項。出版“十二五”規劃教材3部。獲省級教改5項、省級研究生教改3項。獲江西省微課程比賽一等獎、首屆全國高校微課比賽優秀獎各1項。在現有專任教師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洪堡基金獲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人、江西省“555”贛鄱英才領軍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柔性引進人才2人、井岡學者1人、江西省主要學科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培養對象1人、江西省高校學科帶頭人4人、江西省百千萬工程一二層次人才人選3人、江西省教學名師1人、江西省優秀碩士生導師2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師8人、江西省青年科學家培養對象5人。環境與化學工程系獲“第七屆江西省師德建設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學院積極推進學生的科技創新,獲國家獎6項(其中,全國“挑戰杯”一等獎1項),榮獲江西省大學生挑戰杯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優勝獎2項,學生參與發表的學術論文45篇。
在科學研究方面,堅持“理工結合、重在創新、突出優勢、服務國防、服務地方”的原則。近3年來,學院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其他省部級以上科研獎10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76項,其中,國家基金項目25項、科技部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50項。2011-2013年科研總經費3412.79萬元。科研產業化成果4項、發明專利授權49項、三大檢索收錄論文163篇。2013年科技服務和成果轉化38項。在清潔生產理論與技術、電鍍廢水處理技術、固定化細胞處理有機廢水技術、管式流動絮凝技術、環境污染總量控制及監測技術、煙氣除塵技術、噪聲控制技術、環境功能材料等方面均達到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