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我?!啊袆硬健攘Υ髮W生”集體獎獲得者“春苗計劃”團隊
關愛身邊的留守,放飛純真的夢想
“春苗計劃”團隊
在過去的2015年里,有那么一群人,那么一些事,留給我們許多的感動。他們未必高大,但背影足夠深刻。2015年第六屆“‘感動昌航’魅力大學生”集體獎獲得者——“春苗計劃”團隊,便是這樣一群人。他們為了另一群本與自己毫不相干的人,獻出了自己的愛心,付出了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行動去關心和幫助被忽視在角落的那個群體——留守兒童。他們多次走進九江市九江縣新塘鄉前進小學,將溫暖和關愛帶到那些渴望被關注的可愛的孩子們身邊。
不言放棄,圓夢“春苗”
“春苗”的建立起源于一個夢想,一個由七人(本校田治雨、陳雪婷、趙宏迪、楊陽、賴賢輝、胡名光和南昌大學的朱子涵)共同編織起來的支教夢。起初,只是一群想要參加支教活動的同學投稿給現在已經成立的一個民間公益組織——快樂學校,可是假期臨近,官方招募通知卻遲遲未出,這群不愿就此放棄的大學生決定自己組織一次支教活動。然而,面對著失去官方依靠,有的同學選擇了退出,而不忘初心的7人卻在機緣巧合下創建了屬于他們的“春苗”,也更加堅定了他們追逐夢想的步伐。
經過“春苗”一年歷練后的陳雪婷儼然褪去了一份稚氣多了一份穩重,回憶起初“春苗”成立的點滴,她的臉上帶著堅毅,“其實,‘春苗’創建時并沒有做過具體規劃,就僅僅只是一個想法。”人們常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確如此!陳雪婷坦言,春苗團隊起初也是舉步維艱,沒有安排前往支教的學校,也沒有資金,什么都沒有準備……即使在外人看來希望渺茫,一切都如一張白紙,但是重要的是7個人絲毫沒有想過退縮,遇到問題也沒有人輕言放棄,有的只是逆流而上,大家一起想辦法解決所有的問題?!?個人的齊心協力使得眼前的困難變得不似想象中那么令人頭疼”,采訪時,陳雪婷臉上不斷露出欣慰的笑,她一步步見證了“春苗”的誕生與成長,明白其中的苦楚和喜悅。她告訴記者:“我們也咨詢過學校老師,老師告訴我們,你們去試一試!獲得支持后的我們就去做了,當時心中只有一個目標——辦好‘春苗’。”當目標變得明確時,一切就好象變得簡單起來,該找學校就認真去找,該籌集資金就想辦法籌集。恰逢那時臨近圣誕節,一個新穎的想法被提出——賣蘋果。
提起當初賣“平安果”,陳雪婷說,對她而言這背后有著獨特且值得珍藏的記憶。當被問起賣蘋果是否順利,陳雪婷若有所思地告訴記者,曾經對于通過賣“平安果”的方式籌集資金,團隊中有些人就擔心效果不好或者認為這種方式過于商業化,而對支付方式也眾說紛紜;但她很快又補充道,“好在我們都是敢拼的人,不會因為這些未知的困難就不敢繼續往下做下去?!?/p>
一個成功的團隊少不了大家的協商努力,很快,一個賣蘋果的網絡鏈接在2014年圣誕節前夕出現在眾人眼前。起初蘋果大多數都只是他們身邊的朋友購買,而逐漸地,大二大三的他們通過先前所積累的人脈,幫忙宣傳的人開始變多,銷售量也直線攀升,賣出了近1500個蘋果。
當記者問起賣出的1500個蘋果中有沒有最特別的那一個時,陳雪婷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激動。她告訴記者:“那一次,剛發布消息沒多久,就有一筆100個蘋果的訂單。我們都以為是陌生人買了那么多蘋果,高興得不得了,后來聯系之后才知道原來是青協的幾位老部長買的。他們了解了我們正在做的事,就在網上悄悄下了這個訂單,默默地給予支持。我們都很感動,我和治雨還有名光,原先都是青協的一份子呢?!彪m然事情過去了很久,但陳雪婷絲毫沒有遺忘當初的那份熱情和感恩,她說,“春苗”的成功不僅僅是因為團隊的努力,更是因為老師同學朋友們的支持。
回顧往昔歲月,亦感動亦溫暖。從建立起“春苗”到籌措資金,再到做好一切準備工作,是夢想支撐他們一路走來,更是因為他們從未想過放棄……
支教之行,用愛完整夢想
資金和援助的學校一確定,他們就出發了。從12月份萌生“春苗計劃”到1月15日啟程,一共不到1個月的時間,他們用行動換來了期盼已久的支教之行。
燈光輕罩在陳雪婷臉上,顯得很安靜。談到去支教之前的感觸,陳雪婷沉思了會說道:“我們并不知道前進小學的孩子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只是抱著幫助留守兒童的心前往。我們猜測過鄉村小學學生生活環境和學習條件可能會很差,與自己的童年一定存在著許多差異?!钡斔麄兊竭_前進小學后,卻驚訝地發現,小朋友們的生活環境的確不好,但是學習條件卻并不那樣糟糕。前進小學的教室很破舊,沒有操場,有的只是普普通通的沙地,也沒有升旗桿,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學校有多媒體、有器材室、有乒乓球桌、甚至還有樂器,然而它們都是全新的且被緊緊鎖在屋子里。教育局所發的音樂課本和美術課本等都被丟在二樓辦公室旁小屋的地上,蓋上了厚厚的灰塵。孩子們不缺教育設施,事實上,缺少的是老師,缺的是為他們打開塵封的器材室的人?!按好缬媱潯眻F隊了解到前進小學整個學校有33個學生,但是僅僅只有教授語文、數學、英語的3位老師,于是,音樂美術課也就只能變成了枯燥無味的語數英?!艾F在,幾乎沒有年輕人想去那個地方教書,因為工資低,條件又不好”,談到鄉村教育的現狀,陳雪婷不禁有些落寞。
“孩子們最缺的是老師,是為孩子們打開塵封器材室的老師,這也是‘春苗’團隊前往的意義所在”,陳雪婷堅定地說?!昂⒆觽兛催^許多電影動畫片,卻幾乎沒有畫過畫也唱不完整幾首兒歌,這是一種缺失,一種教育的缺失”,前往支教的隊員們在受到觸動后開始明白了孩子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他們手把手教他們在白紙上畫出繽紛圖案,一字一句教他們唱出動人歌曲,新“老師們”開始漸漸走入孩子們的生活。當然,“春苗”的老師,不光是一名教師,也是前進小學孩子們的朋友,是關愛他們的大哥哥大姐姐們。
在談到支教過程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事,陳雪婷開心地笑了笑:“一個叫娜娜的小女孩經常自己一個人低著頭沿著農田走回家。起初老師們在路上遇到她打招呼時她并不會回應,幾次之后她漸漸開始多看老師們幾眼,再之后的一個禮拜放學后她會默默地呆在門口仿佛在等老師們并跟在他們后面一起走,又過了兩三天她就毫不避諱地開始和老師們一同放學回家了?!边@樣的改變和循序漸進,讓他們欣喜,也感觸頗深。正如陳雪婷所說,小朋友們有時候只是希望老師對自己多一點“特別關注”,孩子們用自己的行動表現出他們最需要的是不僅是教育,更是呵護與關心。一旦感受到那份關愛,孩子們便會投入完全的信任。
為了這份信任,“春苗”團隊不斷地在為鄉村教育努力著。去年冬天,通過聯合經濟管理學院舉辦了由娃哈哈贊助的“彩虹跑”活動,為前進小學置辦了新的桌椅。不久前,他們為前進小學舉辦了“前進小學運動會”,并且通過與江西移動的合作為前進小學送去了視訊電視,這樣孩子們就可以和遠方的父母“見上一面”?!拔覀兪冀K不忘最初所想的",正是他們的不忘初衷和不斷努力,才使“春苗”走到了現在?!按好纭笔且环N夢想,一種公益,一種關懷,一種愛。
今日“春苗”,明日參天
風箏飛得再高離不開線的指引,大樹長得再高也離不開陽光的沐浴,“春苗”的發展亦是如此。正如陳雪婷所說,“春苗”的逐漸成長,離不開許多人的幫助,尤其是校團委老師的支持和幫助。2015年12月,“春苗”獲得了“‘感動昌航’魅力大學生”榮譽稱號,也讓“春苗”走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對于這份榮譽,“春苗計劃團隊”表示,感謝校團委老師的大力支持,同時這個平臺擴大了“春苗”的關注度,讓更多的人看到他們的故事;希望通過他們的故事使更多人看到留守兒童真實的樣子,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去關注鄉村教育、留守兒童。
現今的“春苗”逐步壯大,已從那個只有七人的小團隊成長為擁有核心成員40余人的大家庭。記者了解到,“春苗”內部又分策劃部、宣傳部、技術部和實踐部,每個部門有各自明確的安排分工,各司其職。隨著關注度的進一步提升,“春苗”也必然會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注入一股又一股的新鮮血液。現在的“春苗”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支教團隊,核心成員做的更多的是策劃、宣傳、尋求資金等幕后的工作,支教志愿者則是在支教前重新招募。無論如何,相信支教志愿者團隊會越來越壯大。
小小的春苗,終有一天會長成參天大樹,形成遮蔽一方的綠蔭。“春苗”成立的一年多時間里,也傳承著“老帶新”的傳統,一屆“老春苗er”帶著“新春苗er”,使“春苗”的隊伍得到不斷地發展和壯大。談及“春苗”的延續,負責人陳雪婷表示,希望我們之后的“春苗er”一直都能記得自己最初是為了什么而熱血沸騰。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如今“春苗”的茁壯成長,也讓他們放眼未來,“希望未來有一天可以走出校園,正式注冊為民間公益服務組織”,陳雪婷說道。走出校園,讓更多的人知道“春苗”、了解“春苗”故事,影響并聚集更多更強大的力量去幫助留守兒童,就像他們說的那樣,“擁有共同信念的人,走到哪里都是一家人”。
“春苗”,本是一群平凡的人,然而平凡卻不簡單。相信“春苗”終有一天會長成大樹,在時光年輪里,不畏風雨、傲然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