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您的位置: 首頁 >新聞中心>南航要聞>詳細內容

南航要聞

【立德樹人】航制學院探索本科人才培養新模式

來源:航空制造工程學院 作者:方平 攝影: 發布時間:2016-05-09 瀏覽次數: 【字體:

  在對畢業生工作后的調查中發現,畢業后10—20年的學生,大致可分三類:創新型研究人才約占10%;有一定專業背景的管理人才約占70%;一線工程技術人才約占20%。近幾年來畢業生的崗位適應時間普遍延長,由原來的2—3年延長到5—6年,崗位適應時間的延長增加了企業的培養成本,也不利于個人的提高與發展。其原因在于學生在校期間培養的目的性不強、專項知識和技能不足。鑒于上述原因,航空制造工程學院提出分層培養的教育理念,采用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突出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滿足社會多層次、多樣化人才的需求。

學院榮獲國際授權焊接培訓與資格認證委員會頒發的創新成果獎

  求真務實,不斷完善教學改革措施

  航空制造工程學院在分析生源狀況、師資結構、教學和實驗條件等情況后決定將在校生分成“研究性人才”、“工程應用人才”、“復合型人才”進行分類培養。

  從新生中選拔基礎知識較好、有一定培養潛質的學生組建綜合素質高的創新人才實驗班即“春曉班”。培養各專業方向基礎理論扎實,創新能力強的研究型人才。學院在2009年率先在材料成型專業試點,目前已在全院各專業鋪開。

  從大二學生中選拔學習能力較強、有意愿將來從事一線技術工作的學生組建“應星”班(該班后于國家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卓工班”并軌)。培養理論知識扎實,具有較強工程實踐能力的一線工程師班。在實施過程中,借鑒國外先進的工程教育理論和教學模式,引進“國際焊接工程師”培訓體系,加快人才培養進程,使畢業生在3—5年即可成為工程一線的卓越工程師。首屆“應星”班從2009級焊接專業的學士選拔組建。

  強化復合型人才培養。在培養方案中加強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注重管理、人文、前沿學科及交叉學科的知識學習,力爭使畢業生成為具有一定專業背景的復合型人才。

  在教改班的管理方面,強調抓入口、嚴出口、重培養。教改班的選拔都經過個人申請、已有成績復核、筆試、面試、審核、公示程序;教改班采用滾動淘汰制,凡每學期補考二門以上(含二門)或一門掛科、學分績排名倒數2名的同學將退回原班級學習,平行班中學分績排名前2名的同學可通過個人申請、學院討論通過后進入教改班學習;學院選拔教學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科研實力強的副教授(或博士)擔任班主任,航制學院向其它相關學院推薦教學能力強、認真負責的教師為教改班授課。航制學院在教改班同學的獎學金評比、入黨、三好評比、研究生推免等方面專門劃出一定比例或指標,以激勵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

學院學生在航空企業上課

  緊扣源頭,不斷加強教學課程改革

  任何教學培養模式的實現要依靠課程教學體系的支撐,課程體系的改革是實現培養目標的重要環節。在春曉班的課程設置中,除加大常規基礎理論課的教學外,增設了傳熱傳質學、航空發動機概論、飛行器概論、邏輯學、可靠性工程、萃智技術與創新方法等課程。推薦了60本課外讀物,開展讀書研討會。保留傳統的實踐環節同時鼓勵學生參加“三小”及各種學科競賽,設置“春曉”班創新基金為學生科研創新提供必要的條件。為培養適應時代發展需求、基礎理論扎實、創新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拔尖新型創新性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加強“應星班”(“卓工班”)的課程改革,課程設置以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為主線,注重工程系統的思維訓練,充分考慮行業(企業)對人才培養的需求,體現針對性、實用性。學院將重點放在對專業課的整合上。將原來相對分散獨立的專業課以工程應用、產品制造為核心進行有機整合。例如將材料焊接與工藝設計相結合、將設備課與設備維修相結合,將焊接方法與產品創造相結合等等,讓學生學會針對產品制造,選擇相應的焊接方法、工藝、設備。對于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邀請相關企業參加教學。加大學生的認知實踐力度,要求學生全員參與國際焊接工程師培訓,確保“應星班”(“卓工班”)的學生有累計一年的時間在企業學習或實習。

  在對平行班的課程設置中,除了必要的理論基礎課外,還增加了企業管理,項目管理,學科前沿知識講座和其他相關專業的選修課,促進學生加大相關學科知識的學習。

  為了順利推進改革試點工作,保證培養質量,學院成立了相應的教學指導小組。制定了“春曉班”與“卓工班”管理辦法,明確了實驗班的選拔、組織和管理及在培養過程中實施的淘汰分流原則。制定了激勵措施及相關獎勵機制,獎勵學生爭優創優。完善了實驗班班主任和學業導師的配備。根據“卓越計劃”培養目標,學院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實踐條件建設,先后與“廣東鴻圖”、“廣州毅昌科技”,“溫州超達”、“南方動力”、“江鈴”等企業簽訂共建“卓越工程師實驗班”協議,引進企業的資源和設備,與企業合作共建實驗室,改善專業實驗室的條件,完善工程實踐教學平臺。與南方動力集團成功申報國家級大學生實習、實踐基地。通過共建實驗室,模擬現場工程環境,實施綜合訓練,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提升綜合應用能力與崗位適應能力。學院支持教師到企業實習培訓、掛職鍛煉、開展產學研項目。同時,我院在不斷探索實習方式的改革,加強了各類實習的管理和指導,定期走訪實習基地,大大提高了實習效果。

國際焊接工程師證書

  深入總結,不斷收獲教學改革的初步成果

  實行分層教學真正受益的是學生,學風大大好轉,出現了“比、學、趕、幫、超”的學習景象。教師普遍反映給“教改班”上課是一種享受。在對我院三屆春曉班的畢業生的統計表示,學生四年來的成績單,基本都是80分以上,英語四級通過率達100%;考研率75%,達到國家錄取線超過80%,達到國家錄取線的學生中有近50%進入“985”和“211”學校深造;“春曉班”同學各項科技活動的參與率大于60%,校級以上獲獎率超過40%,這些獎勵中,其中科技創新類獎項占了近一半。

  “卓工班”的學生動手能力得到了企業的一致認可,就業率高達100%。國際焊接工程師通過率高達80%,兩位同學工作三年就已成長為主任工程師,多名畢業生在3年內成功創業。

  學院將以實施分層次教學為契機,加強校企深度合作,進一步完善和論證試點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推進培養模式、教學團隊、課程教材、教學方式、教學管理等專業發展重要環節的綜合改革,促進人才培養水平的整體提升,對調整人才培養結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增強畢業生就業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領作用。分級實驗班組建以來,學院教學成果較為顯著,獲校級教學成果獎四項,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一等獎兩項。2015年9月焊接工程系獲國際授權(中國)焊接培訓與資格認證委員會(CANB)授予的創新成果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