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記教學比賽一等獎教師經(jīng)管學院周玲元
周玲元在2016年教學比賽上(圖/教務處)
周玲元(1982-),男,江西豐城人,博士,2008年哈爾濱工程大學畢業(yè)后,進入南昌航空大學工作。在職讀博期間,他主持課題6項,發(fā)表論文10余篇(其中4篇CSSCI、7篇北大核心),主編教材1部,主講的課程榮獲南昌航空大學精品課程(排名第2),榮獲南昌航空大學優(yōu)秀主講教師3次,主持的課題有江西省社科項目“手機圖書館情境感知服務研究”、江西省社科藝術類項目“基于網(wǎng)格資源匹配的數(shù)字圖書館個性化推薦模型研究”、江西省高校人文項目“數(shù)字博物館場景感知微型學習模式研究”等。具體的研究工作集中在移動情境感知服務上,研究內(nèi)容為基于移動智能終端的信息推送服務。
多措并舉扎實培養(yǎng),助推青年教師成長
崗前培訓,由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系統(tǒng)講授如何上好一門課,讓周玲元熟悉了課堂教學常規(guī);師徒結對,學院為每一個新進教師安排一個有經(jīng)驗的教師傳幫帶,以“老”帶“新”、以“中”帶“青”、以“師”帶“徒”,促進了他的快速成長;教學督導,教務處派遣專家對新進教師的授課情況進行檢查,促進了他不斷修正上課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匯報評課,學院每年都會組織講課比賽或者匯報課,組織全院教職工聽課評課,幫助他找出不足;教學比賽,每年學校舉辦理論及實驗教學比賽,開闊了他的眼界;研修培訓,學校鼓勵青年教師參加各種進修活動和繼續(xù)教育,顯著提高了他業(yè)務能力。這些措施是每一個進入南航的教職工都會走過的。周玲元說,只要飽含熱情,全心全意地執(zhí)著于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水平的提高,青年教師一定會快速成長、效果顯著。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周玲元將之理解為:教學問、教做人、教信仰,更通俗的說法是:知書、達理、觀天下。
備課:充分的準備是教學成功的基石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又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周玲元自己講授的《數(shù)據(jù)庫原理及應用》課程,教學對象是大二本科生,教學目的是提高學生對于計算機的了解和計算機運用水平。周玲元會事先梳理出教學重點、難點并進行針對性的備課和講解,特別是圍繞計算機二級中歷年數(shù)據(jù)庫試卷中真題涉及到的知識點串起來分析。正是因為備課的針對性、目的性明確,學生從不愿意聽課轉為樂意聽講,教學效果提升明顯,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其良好的講課口碑屆屆相傳。
學習:系統(tǒng)的學習是教學成功的階梯
業(yè)務能力的提升沒有捷徑。“笨鳥先飛,勤快是寶”,周玲元參加工作以來,不敢有絲毫的松懈,一直以勤補拙。通過博士期間的系統(tǒng)學習,他知曉了前沿研究的熱點難點;廣泛的閱讀讓他和學生之間有了可聊、深聊的話題。他也樂意將多年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所思所想與學生分享,在自己的課堂上實現(xiàn)“知書達理”的目的。
聽課:公開課是教學成功的標桿
為了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周玲元備課的時候光顧最多的是國家精品課程網(wǎng)、網(wǎng)易公開課等相關網(wǎng)站,查找資料、觀摩教學名師的行為舉止;除此之外,他還會向同事們討教學習,對于工作中產(chǎn)生的困惑經(jīng)常刨根問底。在觀摩名師大師的公開課中,在和同事的日常交流過程中,他不斷吸取好的經(jīng)驗、教學竅門,取其精華并整合、修正成自己的能力,進而促進了自己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