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您的位置: 首頁 >新聞中心>南航要聞>詳細內容

南航要聞

【兩學一做】南昌航空大學借力“三下鄉”,豐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

來源:團委、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 作者:團委、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 攝影: 發布時間:2016-07-17 瀏覽次數: 【字體:

  借力三下鄉,強化扎實“學”,推進豐富“做”。南昌航空大學師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學生干部組成的全國重點團隊“紅色·綠色”美麗中國社會實踐團,在“三下鄉”服務中扎實推進“兩學一做”,收效明顯。

  實踐團按照大學生“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要求,圍繞團中央、團省委關于2016年全國大中專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文件精神,結合大學生專業特色,赴贛南蘇區紅都瑞金開展了為期5天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開展學“習”精神、紅色文化教育、留守兒童關懷教育、蘇區脫貧攻堅狀況調研、農村環境現狀調研、航空文化傳播,環保科普宣傳等活動促使青年學子學有所思、學有所獲、學有所用,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爭做合格黨員、爭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

 “三下鄉 ”實踐團重走長征路,追尋革命足跡。

“三下鄉 ”實踐團分享革命故事,感悟紅色精神。

  追尋革命足跡,感悟紅色精神

  95年風雨兼程;95年崢嶸歲月。95年歷史,就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追求光榮和夢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7月1日,實踐團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舊址隆重拉開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帷幕。

  師生們親身體驗蘇區紅色文化的厚重,依次參觀了一蘇大舊址、紅軍烈士紀念亭、紅軍檢閱臺、烈士紀念塔、郵政總局與新聞臺等舊址,尋找著那條革命的足跡,重現著那段紅色的記憶。齊唱《國際歌》、重溫入黨、入團誓詞,瞻仰革命烈士紀念塔,以此表達對革命先輩的崇高敬意與對黨的忠誠與熱愛。烈日當頭,實踐團尋訪了葉坪鄉當地老紅軍,開展了一次“95后”大學生與“95后”老紅軍之間的對話。98歲高壽的張茂釗老人是當時駐留在瑞金的一名紅軍,他向大家介紹了當年紅軍開始長征的故事,談到了當初游擊戰的艱苦與不易,老人飽經風霜的面容中寫滿了對黨的忠誠,即使已經是98歲的高齡,仍然心系國家的未來,青年的成長成才,臨行前多次鼓勵同學們要努力學習,為祖國的繁榮與昌盛做出貢獻。傳承紅色基因,聆聽紅軍故事,紅都的氛圍已觸發了每顆心中的那一抹獨特的紅色記憶,成員們借此次機會,集體圍坐在一起來分享紅色故事;傳唱紅色歌曲;朗誦紅色詩詞,大家被那些深情的故事感動的熱淚盈眶,我們不曾經歷過那段歷史,但我們都愿意去做那段歷史的傳承者。紅色革命精神永垂不朽,紅色革命血脈代代相傳。

“三下鄉 ”實踐團在瑞金葉坪鄉參觀“學習梁家河”展覽館

“三下鄉 ”實踐團在葉坪鄉特困村——大勝村進行實地調研學習

  融入脫貧攻堅戰,堅定青春中國夢

  帶著滿懷期待與堅定,“紅色 綠色”美麗中國實踐團在瑞金市葉坪鄉進行了脫貧攻堅戰進展情況的調研活動。實踐團首先來到了“學習梁家河”展覽館,被年僅15歲的習近平同志在梁家河村插隊入戶擔任村支書,團結帶領梁家河群眾一起艱苦創業,拼搏奮斗,改變梁家河落后面貌的事跡所吸引,更為葉坪鄉“學習梁家河、當好村支書、打好攻堅戰”的脫貧攻堅的周密工作部署點贊。

  實踐隊前往葉坪鄉特困村——大勝村進行實地調研學習,與村支書和村民的交流更讓實踐團對黨信心滿懷。據了解,該村共有18個村名小組,共有462戶農戶,共2015人,其中貧困人口有98戶,共282人,是葉坪鄉最偏遠最典型的貧困村。“堅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決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是省委書記鹿心社今年到瑞金市走訪慰問困難群眾,調研脫貧攻堅工作所強調的。大勝村被列為省級貧困村后,由鹿心社同志直接掛帥,省投資公司為幫扶單位,該村提出實施的“12345”工程初見成效,已經將脫貧攻堅工作落到細處,抓到實處。通過座談和走訪,同學們對精準扶貧政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也看到了群眾對脫貧攻堅的滿懷期待。大家認為,作為當代大學生,關注社會熱點,融入社會發展,推動社會進步是義不容辭的責任與使命,我們應樹立正確理想,立下鴻鵠之志,把為社會服務和為祖國奉獻的責任放在心上中、擔在肩上、落到實處,將我們聰明才智奉獻給祖國與人民,使我們的青春煥發出絢麗的光彩。

留守兒童微心愿

  相約航空情,放飛藍天夢

  “我希望爸爸早日回來”、“我要考上南昌航空大學”,稚嫩的筆跡觸動所有的師生,小小微心愿是留守兒童對父母最長情地告白,大大的夢想是留守兒童對未來最真情地吶喊。正是這樣一群最天真的孩子,需要社會的關愛與支持。7月4日,實踐團在葉坪鄉程炳耀長征小學開展了以“航空情、藍天夢”為主題的系列活動,通過圖片、視頻、宣講的形式向大家宣傳了防溺水、防火、防電等暑期安全教育自護知識與技能,增強了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與留守兒童結對子,開展了彩繪石頭、認領微心愿、贈送小禮物等素拓活動,力爭做到與結對留守兒童“平時有通話、定期有書信、節日有禮物、假期有陪伴”。實踐團以專業特色為優勢,將航空文化帶進小學,通過航空知識宣傳、航模表演等活動給孩子們帶去了驚喜,孩子們的熱情簇擁、好奇與期待更加堅定了青年大學生航空夢的信念。關愛留守兒童,我們在行動。多年以后,希望他們還曾記起,有那么一群人,在藍天下陪伴他們放飛過最初的夢想。

“三下鄉 ”實踐團在贛州農村積極宣傳普及環保意識和科學知識

  美麗鄉村,科普同行

  “改善環境質量,推動綠色發展。”是我國2016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為加強環境保護的宣傳和知識的科學普及,7月1日至5日,實踐團采取團隊普及和個人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在贛州農村地區進行了廣泛地千鄉萬村環保科普行活動與農村環境現狀調研活動。對于中小學生,實踐團走進校園,開展環保宣講、彩繪石頭等素拓活動,寓教于樂;對于農民,實踐團走訪入戶,通過講解與問卷調查進行普及;對于孤寡老人,實踐團走近百姓,通過海報展示和現場演示進行引導。實踐團實地走訪了葉坪村等8個村75個農戶,完成了97份問卷調查,發放了400余份宣傳資料。另外,實踐團充分利用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課程,精心安排贛州地區農村學生進行當地環境狀況調研,共收集到45個村的環境狀況調研報告,從調研中解到,當前農村環境較為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環保設施還有待完善,農村工業污染增多,農村人民環保意識還需提升等。這不僅是大學生“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的重要途徑,更是一次傳播知識,傳承文明的使命行動。

  南昌航空大學把“兩學一做”與“三下鄉”的有機結合,拉近了青年學子與人民群眾的距離,有利于大學生黨員在社會實踐中深刻領悟“兩學一做”精神實質,深刻理解“不忘初心”的內涵,把“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 ”落到了實處。

  媒體鏈接:

  1、江西手機報 http://4g.jxnews.com.cn/4g/759233_10011

  2、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 http://edu.jxntv.cn/2016/0718/7969372.shtml

  3、鳳凰江西 http://jx.ifeng.com/a/20160718/4769069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