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您的位置: 首頁 >新聞中心>南航要聞>詳細內容

南航要聞

《中國航空報》報道南昌航空大學人才培養工作

來源:啟航 作者:啟航 攝影: 發布時間:2016-08-17 瀏覽次數: 【字體:

  啟航網訊  8月13日,《中國航空報》以《南昌航空大學:搭建平臺精心培育航空設計人才》為題,圖文報道南昌航空大學的航空設計人才培養工作。 

  媒體鏈接: http://www.cannews.com.cn/epaper/zghkb/2016/08/13/A07/story/1103699.shtml  

 

  全文: 

南昌航空大學:搭建平臺精心培育航空設計人才

胡志成  劉繼勇  王漢定

  每年5月,南昌航空大學的大學生活動中心廣場總是熱鬧非凡。大學生們創作的各式各樣的航空模型、手繪、畫作,在這里公益拍賣。這場特殊的公益拍賣會不僅讓師生和社會各界人士驚嘆于學生們的創作靈感和想象,也讓大家聚焦到南昌航空大學的航空設計人才培養。

  四位一體,強化實踐

  “沒想到自己手繪的‘殲八’飛機模式草圖能夠在微信朋友圈獲得這么多的點贊,可把我高興壞了!”昌航學生金相均興奮地告訴記者。

  在南昌航空大學,像金相均這樣開展航空藝術創作的學生還有很多。他們正在接受一套超越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以航空文化為導向、航空創意設計為特色,通過航空產品設計工作室為平臺,集創意航空、綠色航空、生態航空、尚美航空“四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新模式。學校專門成立航空產品設計工作室,把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實踐能力的提高與學生的課內外活動緊密聯系,使學生的創意設計實踐活動動態化、持續化,為培養學生的設計創新思維和創業實踐能力提供了有效而穩定的途徑。

  通識教育,自主選擇

  南昌航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人才培養計劃顯示,前兩年的學習不分專業性,是共同的專業基礎課學習,如《中外美術史》《構成基礎》《色彩》《素描》等。而在大二下學期,學院才開設帶有航空產品系統設計、航空產品感性工學、航空設計文化創意設計三個專業方向性質的課程。通過學習課程,與往屆同學交流,聆聽專業老師的講解和相關藝術的講座,在產品設計工作室動手參與創作等多種途徑,學生對專業有了相對全面的了解后,再完全憑自己的興趣和志向去選擇自己的專業方向。

  “十幾年來,我們不曾對學生選擇專業方向上設置限制。雖然給教學管理帶來了不便,但讓管理和教學讓位于學生的自主選擇,是我們航空設計人才培養的特色。”藝術與設計學院高昱副院長告訴記者。為適應學生的需求,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學院的本科生培養計劃每年都在調整,但不變的是加強通識教育,寬口徑、厚基礎。

  學科交叉,雙軌制導師

  南昌航空大學堅持產學研一體化培養模式,打破各個學院、系部之間的機制體制壁壘,加強多學科交叉融合、多團隊協作、多技術集成的科研協同,匯聚全校優勢資源,做大做強航空設計人才培養。形成慣例的是,邀請航空設計相關的校企專家學者每月開展一次“工作室講堂”活動,吸引各個學科專業學生參加;依托飛行器、航空制造、經管等專業教師的加入,組成航空設計創意團隊,進行學科交叉學習實踐。學校推行“雙軌制”導師模式,聘請高年級學生作為助理老師指導低年級學生學習手繪草圖、軟件設計等基礎知識,同時聘請校外企業設計師與校內教師團隊共同指導學生開展創意實踐。例如,學校多學科師生團隊的深度融合,共同完成了美國聯邦航太(荊門)通用航空制造有限公司兩座運動飛機的外觀的噴涂設計、內飾設計。“學科的多元融合,本質是人才培養的需要,核心是航空文化的設計,目標是學生的成長成才。”工業設計系徐江華副主任這樣告訴記者。

  競賽促創新,創新出成果

  廣泛搭建競賽平臺,提高學生創新素質。近兩年來,南昌航空大學師生參與“航空航天”為主題的創意大賽180多項,共獲得省部級以上重點設計大賽獎勵70余項。其中,在“凱普文化杯”全國大學生航空文化創意設計大賽中榮膺金獎,在“沈飛杯”首屆大學生航空文化創意設計大賽中榮膺一等獎,在第二屆中國珠海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文化創意設計大賽中榮膺銀獎、銅獎、優秀獎各1項。指導學生航空創意設計作品已經授權的實用新型專利3項、外觀專利2項。教師申請發明專利7項,編寫教材6部。教師編寫的《飛行夢》,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出版,獲北京市科普讀物重點基金;出版的航空產品設計作品集,填補了國內相關航空創意設計專著與教材的空白。學校定期舉辦航空設計文化進校園——航空產品設計展,擴大了昌航航空設計的社會影響力與知名度。學校加強與市場對接,將工作室優秀的原創性創意成果轉化為市場效益,一大批弘揚航空精神的創新產品相繼出爐,業界贊譽具有“紀念性 文化性 藝術性 創意性 功能性”多重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