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開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擴大)會
專題學習《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
啟航網訊 9月28日,我校在辦公大樓第一會議室召開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擴大)會,就新頒布的《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組織專門學習。校黨委書記傅克剛主持會議并作中心發言,全體校領導,黨政辦、組織部、宣傳部、紀檢監察室等職能部門負責人及各基層黨委(總支)書記參加學習。
會上,黨委副書記黃士安宣讀了有關通報,紀檢監察室負責人傳達了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并宣讀了《問責條例》,與會同志一同觀看了相關視頻。
傅克剛在中心發言時指出,《問責條例》的出臺,是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聚焦全面從嚴治黨,突出管黨治黨政治責任的產物。它將重點解決“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黨的觀念淡漠、組織渙散、紀律松弛、管黨治黨失之于寬松軟”等問題,劍指領導干部的“不擔當、不負責、不作為”問題。
就如何學習貫徹好《問責條例》,傅克剛結合很多鮮活的案例,提出了幾點意見:
一要悟透精神要義。要把學習貫徹《問責條例》同正在開展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捆綁”起來共同進行,并將之貫穿于日常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全過程,原原本本學、聯系實際學,深入理解和準確把握其精髓要義,真正將《問責條例》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新頒布的《問責條例》有幾個特點:一是“抓關鍵少數”。過去,一些問責情形的問責主體不明確,名義上是“一把手”負責,但在追責時往往只追究分管副職的責任,問責制成了“副職專屬待遇”,“問小不問大”。此次《問責條例》,明確了問責對象,就是“兩大關鍵”,一個是各級黨組織這個“關鍵主體”,把責任壓給各級黨組織,分解到組織、宣傳、統戰等黨的工作部門;另一個是黨的領導干部這個“關鍵群體”,必須共同真正負起責任來。二是“終身問責”。規定“對失職失責性質惡劣、后果嚴重的,不論其責任人是否調離轉崗、提拔或者退休,都應當嚴肅問責”,體現了失責必問、問責必嚴的原則。三是“從嚴從快”。在一系列社會高度關注的突發事件、熱點事件中,對于相關領導干部責任追究的速度明顯加快,處理明顯從嚴。結合我校近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情況,傅克剛由表及里、綜合分析,指出,“八項規定”是政治紀律、是不可逾越的紅線,學校要通過此次《問責條例》的學習,越抓越緊、常抓不懈。
二要達成思想共識。各級黨組織和“關鍵少數”對《問責條例》要心存敬畏,始終牢記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要不斷強化黨性修養,看淡權力、看重責任,在工作上嚴要求、高標準,在生活上簡單化、大眾化,真正把管黨治黨責任落到實處。結合目前學校正在開展的干部換屆工作,傅克剛強調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要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紀律意識和擔當意識”,真正做到干部檔案“凡提必審”,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凡提必核”,紀檢監察機關意見“凡提必聽”,反映違規違紀問題線索具體、有可查性的信訪舉報“凡提必查”,把好選人用人關。
三要做好擔當表率。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一定要以《問責條例》為鏡、以正反典型為鏡,看一看是否堅持了正確的思想信念、堅持了黨的根本宗旨、弘揚了黨的優良傳統;看一看是否正確處理了公與私、廉與腐、儉與奢、苦與樂的關系;看一看是否嚴格遵守了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帶頭用《問責條例》規范言行舉止、帶頭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帶頭同一切違反紀律的行為和各種腐敗現象作斗爭,要聯系實際、從我做起,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用擔當的行動詮釋對黨和人民的忠誠,以自身的模范行為引導黨員守住紀律底線、筑牢防腐拒變的思想防線。圍繞下一步即將開展的2016年黨風廉政建設暨社會評價反饋問題整改工作,傅克剛強調各職能部門要堅決杜絕“一陣風”和“該發現的問題沒有發現,發現問題不報告不處置、不整改不問責”,將整改工作落實到位、抓緊抓實。
四要敢于較真碰硬。要把貫徹落實《問責條例》作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的重要抓手,要抱定“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的決心,按照中央要求,結合本單位實際,研究出臺具體實施辦法。要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層層傳導壓力,切實把管黨治黨責任壓到黨委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班子成員。要結合當前的干部換屆和學校改革發展等具體工作,抓住典型問題,敢于較真碰硬,真正發揮《問責條例》的震懾警醒效應。傅克剛強調,各級黨委(黨組織)和領導干部要落實好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真正轉變工作作風,“走下去、沉下去”,牢固樹立“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求”的意識,推動學校各項工作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