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金不昧暖人心 為昌航正能量點贊
失主感謝信《尋找最美女孩》
啟航網訊 傳統美德,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精神風尚,也是我們在歷史的浸染下應形成的道德素質。拾金不昧的優良傳統在當今社會中,并沒有離我們遠去,而是以一個個鮮活的事件和人物活在當下。溫暖人心的舉動背后,是滿懷著真善美的昌航正能量。
2017年2月25日晚上九點半左右,失主周先生不慎在萬達廣場丟失一個裝有多張銀行卡、現金以及身份證件的錢包,并且沒有及時發現丟失的情況。而當晚在萬達廣場門外的馬路上,我校14級軟件學院的萬里旭冉和馮佳敏同學正巧路過,并發現了丟失的錢包。
“當時就想在路邊等著失主回來,不敢離開,害怕一走他就會回來找。錢包這么貴重的東西他肯定也很著急。”二月天的晚上寒風料峭,善良細心的萬同學和馮同學便一直在寒風中等待了半個小時。
“剛拿到錢包我們都不敢打開,畢竟是私人的物品。但等了這么久后就想到了另一種情況—— 失主會不會沒有發現自己掉了錢包。所以我們才決定打開錢包看看能不能找到失主的聯系方式?!彪S即,兩人就在錢包里發現了失主的名片,并撥打了電話聯系失主說明了錢包丟失的情況。周先生這才發現錢包丟失了,匆匆趕來拿回了錢包,期間馮同學和萬同學都一直在馬路旁耐心等候。
據悉,周先生為表示感激,曾想把錢包內的2000現金作為兩位同學拾金不昧善舉的謝禮,但兩位女同學搖著頭拒絕了,并稱做好事是不用回報的。錢包失而復得的周先生在欣喜之余,深深地被兩位女大學生的舉動感動了。在周先生的再三請求下,兩位同學同意了周先生送她們回學校,但還是以“只是做了一件小事”謝絕了周先生請吃飯的邀請。
事后,在《尋找最美女孩》的感謝信中,周先生這樣寫道“當我看到兩位女孩一直在萬達廣場前的馬路旁等他回來拿錢包時,我感動地流淚了。在當今的社會環境中,能做到這樣真的很了不起。”
的確,我們所處的社會在各種信息和技術的高速發展下進步的越來越快,但真善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卻沒有被時代的洪流吞噬,相反,“拾金不昧”已成為了她們本能的反應。
在對兩位女同學的后續采訪中,我們了解到性格活潑開朗的馮同學積極參加學院的外聯部,豐富學習之余的生活;善良文靜的萬同學加入學生會的辦公室部門。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兩人都覺得過的很充實。
談到雷鋒月的志愿活動時,萬同學笑著說:“我覺得學校每年舉辦這么多志愿活動,挺有意義!可以幫我們培養樂于助人、與人為善的品質。這些品質是一個人良好道德和崇高風尚的具體體現,是全校學子積極健康風貌的展示,更是當今建設和諧社會良好風尚的助推器。”
萬同學一直說:“我們只是做了一件很小的事。”但就是這件“小事”讓我們相信社會并非想象當中得那么冷漠。
在各種昌航正能量事跡的感染下,昌航學子定能踐行日強自新,知行合一的校訓,做一個行走的充滿正能量的昌航人。
媒體鏈接:
1、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 http://edu.jxntv.cn/2017/0307/8426485.shtml
2、江西手機報 http://4g.jxnews.com.cn/index.php?c=welcome&m=detailedNews&id=853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