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觀后:大學生的使命與職責
2003年10月,楊利偉先生搭乘神舟五號在太空飛行14圈,歷時21時23分,完成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實現了中國人千年的飛天夢想,使得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之后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
誰能成為第一個?誰有勇氣成為第一個?一個人的第一次能與國家民族緊緊聯系在一起時,那是無比的榮耀與驕傲。無論是回答董卿問題時的淡定,還是飛行在茫茫太空中的冷靜。我在楊利偉先生身上看見了軍人的氣魄與從容,無畏一切戰勝一切的意志。相信祖國的強大,贊揚祖國的進步,保家衛國,以祖國為重,這是一個軍人的理想信念。
反思自身,當代大學生應該擁有什么樣的理想信念。同學們總覺得理想信念離自己有些遙遠,不愿涉及。實質上,一個學生最主要要做的事和最應該樹立的信念就是熱愛祖國。人們總在抱怨國內商品沒有國外的質量好,蜂擁而至去國外采購。而如今的中國正在從“中國制造”轉變為“中國智造”。越來越多的民族品牌在走向世界,暢銷全球。我們應該去相信去擁護祖國未來的發展,就像楊利偉信任身后無數航天人的努力共同完成中國的航天夢。這樣,當談及釣魚島問題時,我們可以堅決對日本貨說不,當樂天支持部署“薩德”時,我們可以堅決對韓國貨說不。因為我們自身足夠強大,我們的雙手可以創造價值。信任國家是愛國的基礎。
楊利偉在采訪時說道待在飛船里不忍睡覺,因為每一分每一秒都彌足珍貴。是啊,因為這同時也是無數雙眼睛在太空中欣賞蔚藍家園的時刻。學會珍惜,學會感恩。珍惜自己現在擁有的一切,珍惜共同的勞動成果。感恩地球母親給予的資源,感恩祖國母親保護的力量。一個大學生應該明白自己的使命與職責,做一個積極向上散發正能量的人。我們也許會抱怨生活,但這并不影響自己成為一個有志青年。我們是國家未來發展的堅實力量,我們需要學習向前創新,我們需要信任維護祖國發展,我們需要感恩不忘前人基墊。
昌航之子,筑夢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