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音樂學院鄒昊:選擇自己的最愛,愛自己的選擇
音樂學院鄒昊老師
三尺講臺,一顆愛心;放飛希望,樂此不疲,這是音樂學院鄒昊從教15年來的真實寫照,又是她的執著追求。“選擇自己的最愛,愛自己的選擇”一直都是她信守的諾言。作為江西省音樂家協會會員、青年古箏演奏家,南昌航空大學音樂學院實踐教學中心主任,一名大學副教授,鄒昊老師恪盡職守,努力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用自己的言行詮釋了師德的高尚。
堅守一線,用心用情施教
15年來,鄒昊一直奮斗在教學一線,承擔著音樂學院的古箏專業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骨干課程的教學,工作熱情飽滿,年年超額完成教學工作量。多年的教學工作中,她能夠做到把好教學環節中的每一關,備課詳盡、細致,精心制定教學計劃,教學過程中以知識的傳授為根本,注重學生專業技巧的學習,同時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充分發揮教師、學生兩個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較好地掌握教學節奏,做到因材施教,極大地提高了課堂學習效果。
鄒昊非常重視教學改革,注重課堂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通過綜合實踐課對學生進行小組合奏與重奏的訓練,多次指導參加全省及全國的專業比賽,學生先后獲得各級各類獎項二十余項,個人也多次被評為“優秀指導教師”。如2016年指導學生參加全國性專業賽事“首屆江西(國際)古箏藝術節”,獲合奏組金獎,受到專家教授們的一致稱贊。今年9月份,由她編排指導的合奏作品《沙漠玫瑰》、《漢江韻》,又將代表南昌航空大學參加江西省第九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和其他高校的學子一起競爭角逐。通過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訓練,增強學生之間配合、協作的演奏能力,她提高了學生專業的表演素養。
在教學之余,她不忘總結經驗,不斷探索和嘗試新的教學方法,編寫了學術論著《中國民族器樂演奏技巧研究》和專業教材《空乘人員化妝技巧與形象塑造》。在今年5月,其撰寫的《箏樂藝術的古今傳承與流派發展研究》專著將出版發行。
除了課堂教學,鄒昊每年還承擔了部分畢業生的論文指導和實習指導工作。每次從選定畢業曲目,到背景材料的收集整理;從專業演奏到理論部分初稿的寫作,直到定稿的完成,她都做到仔細過問,悉心指導,演奏技法和理論知識相結合耐心指導學生,讓學生能盡快認識到自己不足和問題的所在,使整個畢業論文環節得以順利完成。
鄒昊覺得師德的著力點就是愛學生。一個人做好工作不僅要具備必要的知識和技能,更離不開感情和愛心的投入。她經常在課下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意見和心聲,征求學生對自己教學方面的建議或要求,針對學生在思想、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她耐心解答、正確引導、全力幫助,鼓勵學生珍惜求學時光,掌握正確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閱讀優秀書刊,自立自強,為自身成長成才成功打下堅實基礎。
潛心科研,支撐和引領教學
科研是教學的基礎保證。在認真完成日常的教學與管理工作同時,鄒昊惜時如金,克服多種困難,刻苦學習鉆研,關注學科發展的前沿動態,努力提高自己科研能力和業務水平。她在各級刊物上公開發表論文1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3篇,主持并完成省部級課題和參與其他課題共計10項,完成學術論著和專業教材的編寫2本,如主持并完成的江西省社科規劃項目《改革開放三十年江西籍音樂人流行音樂的創作與發展研究》和江西省教育科學規劃項目《江西社會音樂教育的現狀調查及發展研究》,主持在研的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中國網絡流行音樂研究》等等,論文《新余市社會音樂教育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江西省九江市社會音樂教育現狀調查與對策研》分別在江西省大學生藝術展演論文評選中分獲二、三等獎。
熱愛集體,積極做好管理工作
作為學院實踐教學中心主任,鄒昊積極主動做好管理工作,大局意識強。中心承擔著學院的各項藝術實踐活動的組織和協調,在鄒昊老師訓練和指導下的禮儀隊,在學校乃至全省都享有盛譽,特別是在我省召開的全國乃至世界級別的大型會議和商務活動,如2014中國江西風景獨好微電影記錄片大師賽頒獎晚會、2015年全國工商聯第十一屆四次執委會、2016年第四屆世界綠色發展投資貿易博覽會,以及全校各類大型會議、活動,都有她和音樂學院禮儀隊的身影。對于學生的實習指導和管理,她高度負責,定期與學生各實習單位溝通交流,協調解決各項事宜。2014年、2015年、2016年她都聯系走訪深圳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公司、南方航空公司、廈門航空公司,看望實習學生座談;推進學院與海航、南航聯合培養人才。
一份春華,一份秋實。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鄒昊付出的是汗水,然而收獲的卻是一份份沉甸甸的果實;她的業績也許算平凡,然而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在平凡中執著追求,從平凡中孕育偉大,持久地保持工作學習的韌勁干勁,久久為功,則必能為建成“工科優勢突出、航空特色鮮明的多科性教學研究型大學”匯聚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