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觀后:手持勇氣的利劍,做一名戰士
央視《朗讀者》節目主題“勇氣”一期李寧的出場,可謂讓人精神一振。這位當年的體操王子,如今的“李寧”運動品牌創始人。在他一生中的兩個階段,勇氣這兩個字,大概始終是離不開的。李寧朗讀的是巴金老先生的《做一個戰士》,這是一篇不足千余字的短文,卻是字字鏗鏘。巴金作為“五四”時代最后謝幕的一位代表,他留給我們的最重要的精神遺產,我認為就是他歷經滄桑而癡心不改的“戰士本色”。戰士到底是什么?“戰士是永遠追求光明的。戰士是永遠年輕的。戰士是不知道灰心與絕望的。戰士是不知道畏縮的?!币痪渚錁闼氐奈淖窒裰劐N一樣敲擊著世人的靈魂,告訴了我們答案。
就像奧地利茨威格所說:勇氣是逆境當中綻放的光芒,他是一筆財富,擁有了勇氣,就擁有了改變的機會。對于戰士李寧來說,到目前為止,他做過的最有勇氣的事不是在世界大賽上挑戰各種高難度動作,而是當初離開運動隊直接去了一個大家都不知道的小縣城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28年前,李寧從獲得世界金牌最多的“二十世紀最佳運動員”轉型成為了一名商人,從熟悉的賽場走上了未知的商場。28年來,他創辦的公司走過了風雨和劇變,每次巨大的挫敗都需要“東方不亮西方亮”的樂觀和超越常人的勇氣才能重新站起來。就像李寧在微博中寫道:“如果給我一個機會讓我回到28年前,我還是會選擇做一個戰士。真的戰士,是敢于直面質疑,挑戰自我,就像我,操著負分水平的普通話,就敢登上央視的演講臺。這就叫一切皆有可能?!币磺薪杂锌赡?,這也許就是李寧這么多年拼搏奮斗,勇敢前行的理由吧。
聯系到自己,我想,我應該就是是巴金老先生所說的“那些在彷徨,苦悶中的年輕朋友”。大四上學期的考研失敗所帶來的失落感,以及之后找工作接連碰壁所帶來的挫敗感,曾一度讓我對自己產生疑惑,臨近畢業的我到底該何去何從,我又想做一個什么樣的人,我為此迷茫了很長時間。但看了巴金老先生的文章和聽了李寧先生的分享,我想我找到了答案,人生的選擇有很多,也許我會繼續找工作,也許我會二戰考研。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我能否像一名戰士一樣,不知道灰心與絕望,敢站在失敗的廢墟上堆起破碎的磚石重建九級寶塔;能否像一名戰士一樣不知道畏縮,不怕被絆腳石摔倒,能夠忍受一切艱難,痛苦,從而達到我所選定的目標。我是一個平凡的人,但我有勇氣有決心去做一名戰士。
岳飛的三十功名塵與土,文天祥的留取丹青照汗青, 貝多芬的扼住命運的咽喉,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他們用一生踐行著自己的信念尊,他們也將永遠彪炳在史冊上,流傳在故事里。而我們,當代年輕人,不管經歷過或正在經歷著怎樣的挫折與困難,我們要做的,便是手持勇氣的利劍,以夢想的名義,做一名主宰自己人生的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