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光學院張聰炫博士成果在IEEE Trans. Image Process.雜志發表
啟航網訊 近日,我校測試與光電工程學院、無損檢測與光電傳感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江西省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重點實驗室黎明教授與陳震教授負責的“圖像檢測與人工智能”優勢科技創新團隊張聰炫博士在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計算機視覺等領域國際頂尖權威雜志《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會刊,目前影響因子為3.735)發表題為“Robust Non-Local TV-L1 Optical Flow Estimation with Occlusion Detection”的研究論文(Authors: Zhang Congxuan, Chen Zhen*, Wang Mingrun, Li Ming, Jiang Shaofeng),提出一種基于遮擋檢測的非局部魯棒光流計算方法,為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提供了新思路。
圖像序列光流計算技術是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計算機視覺等領域的一項熱點內容,廣泛應用于智能檢測與儀器、無人機導航與避障、工業機器人以及車輛無人駕駛等領域。陳震教授課題組長期從事圖像序列光流計算及三維重建、多傳感器信息融合以及圖像識別等理論與技術研究,此前已在IEEE Trans. Biomed. Eng.、Neural. Comput. Appl.、Opt. Eng.、J. Electron. Imaging、計算機學報、電子學報、儀器儀表學報、中國圖象圖形學報等國內外知名雜志發表相關研究論文90余篇。經過前期成果積累,本次研究創新性地提出了基于遮擋檢測的非局部約束魯棒光流計算模型RNLDO-Flow,解決了由場景中運動遮擋引起的圖像序列光流計算可靠性問題。該模型在Middlebury國際權威光流計算測評平臺的127種測評方法中綜合排名前10%,其中兩項魯棒分類指標排名前5%。
張聰炫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圖像檢測與智能識別、計算機視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江西省重點研發計劃、航空科學基金以及江西省教育廳青年科學基金等課題10項,在IEEE Trans. Image Process.、Opt. Eng.、J. Electron. Imaging、電子學報、儀器儀表學報、中國圖象圖形學報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
文章鏈接:http://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7938568
Middlebury排名網站鏈接:http://vision.middlebury.edu/flow/ev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