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黨的十九大 黨建看變化】藝術學院樹立“黨建+”理念,發揮“黨建磁極”作用
藝術與設計學院黨委牢固樹立“黨建 ”理念,引領各黨支部不斷發揮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黨建磁極”作用,著力推動黨組織在自身建設、師德師風、人才培養、科研創作、學風建設等方面做出積極貢獻。
強化黨的自身建設,從嚴鍛造黨自身堅如磐石的“黨建磁體”
學院黨委致力于強化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和制度建設,從自身做起,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從嚴鍛造黨組織自身堅如磐石的“黨建磁體”。
強化思想建設。一是充分發揮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示范作用,將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并擴大中心組學習覆蓋面。二是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院黨委不斷夯實“學”這個基礎,通過黨員自學、黨課領學、專題講學、網絡助學、微信導學以及開展“手抄黨章100天”和“藝術書寫《入黨誓詞》大賽”等活動,創新學習形式。學生黨員的《將專業與理論相結合,深化學生黨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項目被評為學校基層黨建工作優秀案例。三是開展“黨員政治生日”活動,不斷強化黨員身份意識。學院報送的《以開展黨員政治生日為載體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通過學校2017年度黨建項目評審并成功立項。四是大力開展紅色革命傳統教育。學院黨委組織全體教職工黨員赴銅鼓縣“秋收起義紀念館”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活動,安排新發展黨員參觀“小平小道紀念館”,組織全體學生黨員赴共青城“耀邦陵園”進行參觀學習,組織全體教職工黨員赴蓮花縣“甘祖昌將軍故居”開展“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黨性教育與黨性鍛煉活動。五是堅持每月第三周周四下午“黨員活動日”制度。通過“黨員活動日”集中分段落實“三會一課”,突出政治學習和教育,突出黨性鍛煉。
強化組織建設。一是對教工黨支部進行優化設置。學院黨委優化支部結構,以系(室)為單位,將支部建在系(室)上,由原有的三個教工黨支部調整設置為五個。二是選優配強支部書記。一批教學科研骨干走上支部書記崗位。學院黨委還選派了一批教工優秀黨員干部擔任各學生黨支部第一書記,指導學生支部更好開展工作。三是建立支部書記例會制。今年,學院堅持開展支部書記例會制度,每月第二周周四下午定時召開支部書記例會,對支部工作進行指導與督察。四是加強學院中層干部隊伍建設。學院黨委舉辦以“提高責任心與執行力”為主題的學院中層干部培訓班,努力打造一支具有較高理論素養和較強責任心與執行力,講政治顧大局、講團結聚合力、講責任勇擔當、講廉潔樹形象的學院中層干部隊伍。
強化作風建設與制度建設。學院黨委堅持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鞏固和擴大“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成果,以領導班子作風的轉變帶動學風、教風的轉變。學院建立和落實了領導班子聯系系(室)、聯系黨支部、聯系學生班級制度,建立和落實了黨委委員聯系民主黨派成員制度、學生黨員聯系普通同學制度。學院領導班子成員分別召開了畢業生座談會、新生座談會,深入所聯系班級課堂、寢室,了解學生的生活學習情況,解決其實際困難。
強化反腐倡廉建設。學院黨委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制定學院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和廉政文化進校園主題教育活動實施辦法,切實明確各個層次、各個崗位的責任主體、責任目標、責任范圍,確保履行責任有規范、檢查考核有標準、追究責任有依據。學院黨委將領導班子、黨支部書記、中層干部和關鍵崗位責任人作為學習教育的重點對象,抓好他們的廉潔自律教育;在藝術類校考招生與閱卷、研究生推免等腐敗易發環節,加強制度紀律和法規教育。學院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每年作為學校廉政文化進校園活動的承辦方,認真開展廉政文化宣傳招貼、廉政漫畫設計比賽等系列活動,積極支持學校廉政文化建設。
開展“黨建 師德師風建設”,始終牽引教職工立德樹人的“黨建磁向”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學院黨委大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不斷強化和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始終牽引教職工立德樹人的“黨建磁向”。
學院黨委組織全體教師觀看《師道·師風·師能》視頻報告,并要求教職工圍繞師德師風撰寫觀后感,同時在各教工黨支部中開展師德師風建設討論;組織全院學生開展“最受學生歡迎的好老師”評選活動,對評選出的優秀教師給予大力宣傳表彰,樹立優秀教師榜樣,促進學院教師進一步端正教學態度,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在全體教師中開展師德師風警示教育活動,通過反面事例,教育全體教師深刻汲取反面教訓,懂得自尊自愛自重,注重師德修養,全面提升自我,自覺率先垂范,不做違法亂紀、敗壞師德師風的事情;大力開展向優秀教師黃大年同志學習,教育全體教師要從自己做起,從本職崗位做起,以黃大年同志的崇高精神為鏡,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到教書育人的實際工作中去。
開展“黨建 人才培養與科研創作”,有效發揮黨組織圍繞中心的“黨建磁力”
人才培養是學院的中心工作,科研創作是學院的重點任務。學院黨委發揮各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圍繞學院中心工作和重點任務形成“黨建磁力”,助推學院人才培養和科研創作的發展。
“黨建 人才培養”。學院黨委重視黨員教師工作室與研究所作用的發揮,通過黨員教師工作室與研究所吸納優秀學生特別是黨員學生進駐開展教學科研活動。截止目前,累計共有144名同學參與到黨員教師工作室和研究所的學習實踐中,其中的企業項目對增強學生創意實踐的實戰能力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師生共獲得省部級以上重點設計大賽獎勵100余項。這項舉措極大地提高了學院的人才培養質量,從教師工作室和研究所走出的這些同學在畢業時由于其出色的創新理念和較強的動手實踐能力,深受用人單位喜愛。
“黨建 科研創作”。學院黨委將黨建工作與教師科研創作相結合,在全體教職工中開展了“黨建 ‘三色江西’文化藝術創作”活動。活動歷時八個月,通過對江西輝煌燦爛文化的藝術創作,用藝術形式再現紅色江西的革命場景、述說紅色江西的革命故事、緬懷紅色江西的革命人物;從藝術視角捕捉經典畫面,用藝術形式反映綠色江西的發展優勢、講述其崛起歷程、喚醒公眾建設綠色江西的責任擔當;訪尋和挖掘歷史寶藏,用藝術形式推介古色江西的瓷窯文化、客家圍屋文化,描繪悠久歷史的文化古鎮(村),彰顯古色江西的歷史人文魅力。活動極大地調動了學院教師教學、科研與創作的積極性,這是建院以來一次性集體創作作品最多的一年。這一黨建項目充分發揮了黨員在引領學院發展中的先鋒模范作用,較好體現了融入中心抓黨建的理念,有力促進了學院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重點任務的有機融合。
開展“黨建 優良學風建設”,大力營造大學生求知向學的“黨建磁場”
學院黨委將黨建工作與優良學風建設相結合,大力營造大學生求知向學的“黨建磁場”,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學生端正學習目的與動機,發揮了學生黨員在學風建設中的帶頭作用。
各學生黨支部在每學年開始時,針對各專業學習存在困難的同學,都會開展“1 1”幫扶活動,到學年末根據被幫扶同學的綜合素質測評成績來評判每位學生黨員幫扶作用的大小,有效幫助學習困難的同學。在學校“三小”創新項目和各類省部級以上賽事中,學生黨員帶頭組建團隊,吸收廣大同學加入。學生黨員在學校“三小”創新項目的立項和各類省部級以上賽事獲獎比例達到50%以上,有效地推動了學院的學風建設。學院黨委在全體學生中以“述家風世代傳承,促學風凝聚昌航”為主題開展了學院首屆“述家風,促學風”活動。活動以陳述與采訪相結合的形式,讓十位參賽者在舞臺上和大家分享他們的家風故事,講述家風給予他們成長道路上的教導和影響。通過此活動,讓更多同學認識到,家風,其實是一種啟蒙;學風,其實是一種人生的基奠,良好的家風促進良好的學風。家風、學風在人生的成長路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活動的開展對引導全院學生求知向學起到了強大的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