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報】南昌航空大學:以航空國防文化育人
啟航網訊 11月18日,中國航空報報道了我校航空國防文化育人成效的消息。
媒體鏈接:
鳳凰江西 http://jx.ifeng.com/a/20171119/6162632_0.shtml
報道全文:
以航空國防文化育人
王漢定 周振浪
南昌航空大學(簡稱昌航)航空國防類相關專業占學校所有專業的39.3%,擁有若干國家國防科工局批準的國家國防特色學科。國產大飛機C919的研制過程中,1000余名校友參與其中;2017年,中國航發集團和學校聯合成立全國首個航空發動機學院。基于鮮明的行業特色,學校充分發揮自身航空國防情結濃郁、航空國防特質深厚的優勢,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在昌航上海路校區、前湖校區,分布著若干個固定的飛機實體,直觀地體現著學校航空國防文化特色。原南昌航空工業學院首任院長、“強五之父”陸孝彭院士研制的強五飛機被安放在上海路校區主校門廣場。前湖校區以“空中美男子”殲八飛機為核心,殲五、殲七、直八等型號飛機匯集而成的航空文化廣場成為航空類院校中擁有實體飛機數量較多的展覽區。兩校區的“長征二號”F捆綁式火箭模型、“長征5號”運載火箭模型皆為校園醒目的地標。學校前湖校區,從圖書館向周圍發散三條人字形的道路,也分別命名為“航空大道”“航天路”和“航海路”;各教學樓棟均展示航空國防相關圖片、文字,學校外專樓電梯及室內都懸掛著我國自主研發的飛機國產飛機圖文。兩大實體航模館內,學校數支航模隊在此開展學生課外航模科技活動,代表學校參加全國各類航模大賽。學校的航空技能實訓館包括機庫、飛行員模擬實驗室、模擬飛行機艙、風洞試驗室、乘務機艙等等。學校校史館較為完整地展示了我國航空國防事業發展的歷程,體現了學校航空、國防文化的內涵,展示了優秀校友獻身航空國防事業的光輝業績。每年9月秋季開學,參觀校史館成為新生入學教育的重要環節。
除了在環境上打造國防特色,學校還組織開展了系列國防主題教育宣傳活動“智趣航天小科普”水火箭制作趣味賽、航模制作與飛行體驗開放日活動,“愛在空天”——航空航天文化作品義賣行動,還特別邀請了英雄航天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大隊長聶海勝少將來校作主題報告會和訪談會,在校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2017年是“八一”南昌起義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同時也是新四軍成立80周年,學校國防生和士官生150余人參加大型文獻紀錄片《鐵軍出征·新四軍南昌組建紀實》;在全國第三屆“互聯網 ”大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中,學校的“天宮開悟”項目作為江西省本科高校唯一一個參賽項目入選,并作為重點展示項目亮相延安,獲得新銳創意獎。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頭條播發習近平總書記給第三屆中國“互聯網 ”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大學生的回信,并展示了昌航師生參賽畫面。這些文化活動,深深感染激勵著全校師生服務國防、獻身航空、航空報國。
隨著無人機研究所、江西通用航空研究院、無人機培訓基地的成立,促進了學校發揮特色學科優勢,服務航空國防。學校先后成功獲批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南昌市科普教育基地、國防科技工業全國軍工文化教育基地,體現了學校的航空國防特色以及落實航空國防科普教育的社會責任,成為學校面向師生及社會各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國防精神教育、軍事素質拓展培養的平臺,也成為學校服務航空國防的一個重要窗口和對外形象宣傳的一張名片。
將航空國防精神作為強大的精神力量融入師生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去,成為昌航師生堅定理想信念、激發愛國熱情的重要載體。學校在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創新項目中積極開展航空主題的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培養大學生航空科技創新能力。南昌航空大學在四屆“凱普杯”大學生航空文化作品設計大賽、全國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國際無人飛行器創新大獎賽等比賽中斬獲金牌若干。
“學生軍訓教官兼任班級管理員制度”,是全國首創的學生自我管理模式。通過榜樣和標桿的影響和帶動,形成了良好的校風和學風,使“團結務實、令行禁止”的軍人作風在全校蔚然成風。學生軍訓教官制度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南昌航空大學打好“航空國防特色文化牌”,以文育人,航空國防氣息濃厚,潤物無聲,培育了師生立志航空報國、致力強軍富民的航空國防情結和精神,以之堅定信念、塑造靈魂、引領道德建設,走出了一條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