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芬芳】校友張超:十年堅守,奪冠首屆中國民航機務維修大賽
張超校友(右二)榮獲首屆中國民航機務維修崗位職業技能大賽一等獎
2007年,22歲的張超畢業于南昌航空大學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畢業就回到家鄉昆明,加入東航技術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從2007年到2017年,整整十年,張超潛心在自己的崗位上學習規章、鉆研技術、積累經驗、整理心得,外面的世界當然五彩繽紛,但在他心中,最精彩的永遠是堅守的機務崗位。
十年默默堅守,用心工作熱愛東航
入職第一年,他就拿到了東航優秀新員工的榮譽。十年來,他拿過中國技能大賽民用航空職業技能競賽兩項個人獎第三名;民航云南轄區技能競賽團體一等獎……他在各類航空技能比賽中拿過無數獎項。工作業余還獲得三項國家實用新型發明專利,并且有一項國家發明專利通過初審。
除了本職工作,他也參加了北京的767發動機吊裝支援工作;海口的737監修工作;參與了定檢部6s項目中辦公室定制圖繪制以及更衣室銘牌制作的工作;參與了生產支援分部定檢工具箱組箱工作;參與了定檢部工具單卡盒子設計工作......特別熱心于關于飛機以及關于東航的一切。當然公司工作外的各項活動也少不了他,而且他還是東航技術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飛虎航空愛好者協會”(航空協會)和“云攝會”(攝影協會)會員。
蒙著眼睛編保險絲,為參賽更為專業
2017年9月,全國大賽初賽結束,張超和隊友們雖然順利晉級決賽,但大家對自己位居中游的初賽表現和成績并不滿意。張超和教練、隊友們決心在決賽前沖刺短板,因為這不僅僅事關決賽名次,更是一個倒逼自己適應不同環境、使自己能在不同條件下提升機務維修能力和效率的機會。比賽是一時的,而以此為契機,錘煉成長,則會讓自己的工作長期受益匪淺。抱著這個念頭,張超全力配合教練的訓練。帶領他們的教練之一,是東航技術公司資深業務骨干譚曉偉,曾經參加過美國國際技能大賽,經驗非常豐富。他根據初賽反饋的情況,要求張超和其他隊員將工具放在比比賽更遠的位置,從難從嚴考驗領取工具、進行維修操作的效率。
為了進一步“逼”自己提升熟練程度,張超還按照教練的要求,蒙起眼睛練習給保險絲編花,或是把雙手手腕綁起來,練習用手指進行保險絲編花。訓練中被保險絲扎破手指、被剪刀剪傷手指的流血事件都時常發生,但大家都簡單處理傷口,把血止住之后就立即再次投入訓練。這種看似近乎苛刻到極端的訓練環境,恰是逼出操作技能熟練程度、肌肉記憶非常有效的沖刺手段。就這樣,雖然半開玩笑地給教練起了“魔鬼教練”的綽號,但張超手下毫不含糊,一遍遍的訓練,再請教練一遍遍點評,從而擠出了有可能提升效率的每一點空間。
技能決賽在一天,工匠煉心在常年
賽前的磨礪訓練,“魔鬼教練”對效率的倒逼,果然沒有白費,11月21日比賽當天,張超一炮打響,以出色的專業表現、一流的操作效率在全國機務高手中力壓群雄,創下全場最好成績,榮膺一等獎。
東航各支參賽隊在整個賽期中的合作模式,也讓一直善做學習有心人的張超感覺受益匪淺。東航共有三支代表隊、九名優秀機務員工參賽,這些參賽選手中,有的是電子專業背景,擅長線路,有的學機械專業,緊固件有優勢……三支隊總是一同訓練磨合,以賽事為契機,他們相互取長補短,一人操作八人觀摩,一群人點評總結,在這樣的實踐、總結、再實踐、再總結,不同專業、不同特長的業務骨干取長補短,進一步成長為多面手。
“這次參加大賽,最大的收獲莫過于經歷了一場心靈的升華。這個結果讓我相信,不要執著于一時的所得,要放平常心。未來,我也會繼續精益求精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專業,相信只要努力,總會有好運在前方等著自己”。大賽已經結束,這位民航機務人的匠心修煉,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