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您的位置: 首頁 >新聞中心>南航要聞>詳細內容

南航要聞

【江西日報】南昌航空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人才培養紀實

來源:宣傳部 作者:宣傳部 攝影: 發布時間:2018-06-15 瀏覽次數: 【字體:

  啟航網訊  6月14日,江西日報A3版以《探索教育教學改革 培養一流人才——南昌航空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人才培養紀實》為題,報道了我校材料學院人才培養工作經驗做法。

  新聞鏈接:http://epaper.jxnews.com.cn/jxrb/html/2018-06/14/node_189.htm

       http://epaper.jxnews.com.cn/szpt/2018/06/06-14/jx/3.jpg

 

  全文:

探索教育教學改革 培養一流人才

南昌航空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人才培養紀實

劉芝平   龍莉   王漢定

 

師生參加第十五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終審決賽

  2018年考研成績揭曉,南昌航空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以35%的錄取率,再次刷新2017年由該院所創造的學校考研錄取紀錄。

  近期,該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在人才培養方面捷報頻傳:金屬材料工程專業在由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武漢大學中國教育質量評價中心和中國科教評價網聯合推出的《中國大學及學科專業評價報告》中,從全國75所參評高校中脫穎而出,2017-2018年度排名第二、2018-2019年度排名第一,獲五星水平; 學生作品獲第14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競賽江西省一等獎,獲第5屆全國金相技能大賽一、二、三等獎以及優秀團隊獎,獲第十五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競賽全國二等獎、江西省一等獎。同時,該院畢業生除考研錄取率連年攀升,就業率也連續數年穩定在95%左右。

  凝聚共識,建立人才培養的激勵保障機制

  “隨著時代的變化,高等教育從單一人才培養功能到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并重,發展到現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國際交流與合作五位一體,但不管如何變化,人才培養一直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教學始終是大學工作的重中之重?!辈牧峡茖W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梁紅波教授介紹,“這是學院黨政班子達成的一致共識?!?/p>

  為激勵人才培養工作,學院從制度層面進行保障。在職稱評聘、崗位晉升和評優評先中體現教學和育人工作的中心地位,如《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各類獎勵暫行規定》,對教師教學改革成果進行重點獎勵。學院的若干量化考核辦法中,一個突出的重點便是把擔任班主任的工作成效作為專業技術職務晉升的必備條件。在日常的資源配置上,全院上下也達成一致,優先保障人才培養工作,如提高畢業設計、實習實訓費用等等。

  加強青年教師培養,建設高素質師資隊伍

  為解決青年教師授課經驗匱乏的問題,學院在青年教師培養上著力推行“青年教師導師制”,為新進青年教師安排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擔任導師;開設“教學名師大講堂”,邀請執教經驗豐富的老同志傳授從教經驗。用半年的時間,精心打磨新進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通過專業課程試講考核后,再走上講臺。

  經過“傳、幫、帶”的環節,原本不熟悉教學的青年教師,有的放矢地熟悉課程教學內容、教學重點和教學方式,在老教師的言傳身教中,學習其愛崗敬業、忠于職守、甘于奉獻、為人師表、熱愛學生、誨人不倦的高尚品德以及精通業務、嚴于律己、學而不厭的進取精神。學院常年精心組織各類講課比賽,引導青年教師提升講課能力和水平,增強其信心與熱情。

  近年來學院涌現出一批優秀的青年教師。萬里鷹主持開發的材料學專業課程“納米材料與技術”多媒體課件獲第十四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高校理科組二等獎,歐軍飛在江西省“首屆全省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榮獲三等獎,徐海濤、崔霞分別獲得學校講課比賽青年組一等獎、非青年組二等獎,侯育花、邵志松和陳衛華獲學校講課比賽青年組一等獎、非青年二等獎和青年組三等獎。齊頭并進的青年教師,讓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教學師資人才優勢凸現,學院也連續兩年榮獲學校講課比賽優秀組織獎。

  深化教學改革,推進創新型人才培養

  學院以學生培養方案的制定和教學大綱撰寫為契機,開展了以課程體系建設和實驗實踐環節建設為核心的教育教學改革,尤其是在課程中加大學科前沿內容的比例,讓最前沿科學技術進入教學,同時,積極探索交叉學科人才培養,組織教師加強業務學習,并動態進行課件修改,將最新知識點無縫對接課堂。這樣的課堂如給學生插上了翅膀,可以在更高的平臺看待科學,拓展思維與眼界,激發其學習的內動力,提升學生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各系進一步凝練了核心課程群,在學校創新創業培育課程中獲批24門課程,獲批省級創新創業教改課題5項。在實驗實踐環節建設方面,學院增加了實驗環節學時和實驗項目數,將教師的科研項目引入學生的實驗項目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學院在省內外建立了30多個實習實訓基地,越來越多的學生投入到專業實訓活動,學生動手能力、開創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迅速提升。為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無縫對接,學院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先后與廣東江門、浙江敏實集團、江西大余松贏化工等企事業單位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

江西省材料科學基礎實驗中心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羅軍明介紹,“為支持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學院投入大量人力財力物力,為學生參加各類競賽提供組織保障,為廣泛開展競賽活動提供政策支持,每年設立院級科技創新項目,積極組織、指導學生參與其中,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成效明顯?!?/p>

  學院鄭海忠老師指導的學生團隊先后獲得第15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競賽全國二等獎、江西省一等獎和第14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競賽江西省一等獎、第5屆全國金相技能大賽一、二、三等獎各一項以及優秀團隊獎。學生作品在2012年到2017年的六屆全國金相大賽中獲得了包括特、一、二、三等獎以及優秀團隊獎等多項獎勵,獲第4屆中國大學生高分子材料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

  因材施教,建立個性化多層次人才培養模式

  適合的教育才是好教育。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在學生入學之時,便對學生進行動態能力測評,并根據學生的個人特質,有針對性地設計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因材施教,采取差異化培養策略,并在關鍵的決策節點進行指導和提供幫助。

  對于立志科研的學生,學院在大一時就通過考核選拔,組建春曉班,選配經驗豐富的老師,加大課程量及實驗科學訓練,并實行嚴進嚴出;對于就業意向明顯的學生,學院同樣在大一時選拔其組建“卓越工程師班”,實行3+1學校與企業共同培養模式,即前三年在學校進行理論知識學習,最后一年對口企業,由企業導師進行實踐輔導;對于學習能力較強、有志于創業的學生,學院鼓勵其與學校“創新創業教育”項目對接,為學生參加科技競賽提供資金支持和技術指導。學院組建的“3D打印”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就是這一政策的受益者。該團隊先后獲得第14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競賽江西省一等獎、海峽兩岸女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創意組一等獎等獎項,并實現了創業項目轉化,現已正式注冊成立樂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對于學習目標明確、立志考研的學生,除了每年舉辦考研經驗交流會,每年3月份復試線公布后,學院都會邀請專家傳授面試技巧,安排專業教師幫助學生向雙一流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推薦學生。由于動員充分、組織有力,學院近兩年考研錄取率連續刷新學校紀錄,今年更是達到35%,位列全校第一。

  嚴慈相濟,建設松緊有度的良好學風

  良好的學風關系到人才培養成效。學院結合學生實際,制定了“嚴謹、嚴格”與“關愛、關心”相結合的學風建設原則。

  學院在生活及學習兩個方面著手,嚴格執行查寢、查課制度。專業任課老師嚴把課堂紀律,輔導員、學生會堅持課堂查課,查課結果在學院網站和學院微信公眾號公示,對于無理由不到課學生,嚴肅處理。考勤結果與學生的評優評先、入黨考察相聯系,以此督促學生經常性約束、鞭策自己。在獎學金評定中,學院多年來大膽創新,打破班級限制,按專業進行評比,增強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學院投入較多的人力,始終堅持讓初入大學校園的一年級學生上晚自習,且出勤情況等同于上課。在學院黨委副書記袁寧看來,大一是大學四年最為關鍵的一年,學生從高中進入大學,其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等方面將面臨質的轉變,在此時進行緊抓嚴管,對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院的每一位老師的手機里,都有著數個微信群,時刻有學生相關的事宜彈出。院學工辦建立了年級學生微信群、班干QQ群、教務工作群,班長、學委、團支書、寢室長、特勤信息反饋QQ討論組等等。學院廣泛發布輔導員、班主任、教務員、院領導聯系方式,召開各類座談會,暢通學生與學院的溝通渠道,讓學生感受到教師一直在身邊,并能隨時傾聽和提供幫助。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新時代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更新培養觀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工作已見成效,但未來的路還很長,學院將繼續乘風破浪,全方位發力,繼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