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獲評“2015—2018年度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我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獲“2015—2018年度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啟航網訊 近日,從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學術交流會上獲悉,我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獲得“2015—2018年度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稱號;趙軍老師被評為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優秀青年工作者。全省5家單位獲此殊榮。此次會議由吉林大學承辦,教育部思政司司長張東剛和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主任李焰等領導出席會議并講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600多所高校的1000余名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專家學者、高校教師參加會議。一直以來,我校高度重視大學生心健康教育與管理工作,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穩步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創新。
抓“起點”實施現場教學
抓“起點”,從新生一入校就現場教學做到心理健康教育“先入為主”。2017年秋季學期開始,新生報到第一周就組織全體同學參觀心理咨詢中心。中心老師全面介紹學校心理教育軟硬件設施、主要服務內容和晚上值班時間。現場教學就是要打破同學們對心理咨詢的“神秘感”和“抵觸感”,第一時間讓同學們 “認家門”;告訴同學們當遇到心理困惑時學校有扇門始終為他們打開著 。一年來的實踐證明,心理咨詢中心本學期來訪量同比提升33%。
抓“重點”實施雙季普查
抓“重點”,心理問題學生普查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點。2016年開始,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自我加壓,增加實施春季排查工作,重點排查正在服用精神類藥物控制病情以及曾患心理疾病休學、病情好轉又復學和家庭功能不良學生。三年來,學校共心理普查并建檔5.6萬余人次,并對心理健康狀況不佳者及時建檔。除了建檔,學校還對建檔學生實施分級心理干預。對常見發展性心理困擾學生,可安排學生輔導員、班主任約談輔導,疏導和緩解學生的壓力和緊張情緒,并做好記錄;對可能存在嚴重心理問題(如抑郁傾向)甚至心理危機的學生,或超出輔導員自身輔導能力范圍的學生,由學院及時轉介至心理咨詢中心接受心理危機干預。
抓“難點”實施干預月報
“抓難點”,嚴重心理問題學生的危機干預一直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個難點。2015年開始,心理咨詢中心對每月重大的心理危機干預案例實施一月一報制度。建立心理危機干預綜合治理聯動機制。《重大心理危機干預月報》既是中心重點工作的總結,旨在從中探索有關工作特點和規律,也是為了逐步建立起心理高危同學檔案庫,要求學院做好日常跟蹤管理和服務,不斷提升整個學工線心理健康工作能力和水平。三年來心理咨詢中心接訪1435人次,心理危機干預一百多人次。
下一步,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將繼續完善學生宿舍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通過抓起點、重點、難點,逐步建立起學校、院系、班級、宿舍“四級”心理預警防控體系,進一步提升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瞻性和針對性,不斷完善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提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服務水平,促進平安和諧校園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