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學首屆“航空發動機班”開班
中國航發總經理李方勇、省委常委陳興超出席
首屆“航空發動機班”開班儀式(攝影/紀興、李言金)
李方勇、向巧、陳興超一行參觀校史館、飛行器工程學院機庫等地
啟航網訊 九月的昌航,碩果累累;金秋的校園,桃李芬芳。9月18日,南昌航空大學隆重舉行全國首個航空發動機學院的首屆“航空發動機班”開班儀式。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總經理李方勇,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總經理助理、科技委副主任向巧,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陳興超,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副廳長汪立夏出席儀式,與全校在家校領導、師生代表及首屆本科班的73名同學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李方勇在開班儀式上講話
汪立夏講話
郭杰忠主持開班儀式
羅勝聯講話
李方勇在講話中指出,建校66年來,昌航鮮明的航空國防特色、深厚的航空國防文化底蘊,深深感染激勵著全校師生服務國防、獻身航空,為我國航空發動機事業發展培養和輸送了一大批設計、制造等方面的優秀人才。同時,學校在基礎研究和型號研制等方面與中國航發開展了廣泛合作,為我國航空發動機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如今,航空發動機的發展已經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中國航空發動機事業邁上了新的征程。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南昌航空大學與中國航發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去年的8月28日,共建的航空發動機學院掛牌成立。學院的成立,為中國航空發動機事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是產教融合育人的再創新、再出發,是中國航發踐行“小核心、大協作、專業化、開放型”發展模式的具體實踐,更是校企攜手貫徹落實國家軍民深度融合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又一重大舉措。
講話中,李方勇對首屆“航發班”的新生們寄予深切期望:一是立意高遠,不負時代重托。同學們來自五湖四海,“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但今天走到了一起,“志同道合,共赴振興之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希望同學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秉持航空報國的堅定信念,立下為祖國航空動力事業奉獻青春的雄心和抱負,在新時代的前進洪流中擊水搏浪、勇立潮頭。二是“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航空發動機被譽為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是大國強國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更是我們國家軍民用品航空裝備的“命門”。作為后發的追趕者,我們與航空發動機領域的巨擘相比還有相當的差距、前進道路上還有不少艱難險阻,正所謂“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但越是在復雜的挑戰面前,越是需要我們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和毅力,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在求學求知、克艱克難的道路上,不會一馬平川、不會一帆風順,希望同學們在未來求學路上不氣餒、不懈怠,堅忍不拔、矢志不渝,永遠不墜青云之志。三是踏實勤奮,不圖浮名虛譽。“天高地迴,覺宇宙之無窮”,“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航空發動機知識浩如煙海,航空發動機技術復雜艱深,航空發動機征程任重道遠,惟有腳踏實地、刻苦勤奮,不做虛功、不務虛名,才能成為最后成功的登頂者,而不是淪為“失路之人”。航空發動機世界不僅大而且充滿挑戰,僅僅看看遠遠不夠,希望同學們擼起袖子加油干!
“希望同學們迎著新時代的朝霞,伴著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胸懷壯志,學有所成,與一代又一代接續奮斗的航發人一道,共同托起如日中天的航空發動機事業的壯麗未來”,寄語深情、期待熱切,全體新生掌聲雷動。
汪立夏代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對首屆“航發班”開班表示祝賀。汪立夏指出,傳承航空基因、講好航空故事、培養航空人才、共圓航空之夢,是南昌航空大學肩負的歷史重任。希望昌航以此次開班為契機,進一步彰顯航空特色、進一步推進學科建設、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江西航空產業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希望“航發班”的同學們懷揣航空夢,有理想、有抱負,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刻苦學習、努力鉆研,成為中國航空事業的建設者和航空發動機“中國心”研發的中堅力量。
企業代表、校友蔣武,青年教師胡曉安,新生代表劉衛昂發言。
作為企業代表,我校校友,中國航發湖南動力機械研究所黨建工作部副部長、團委書記蔣武與學弟學妹們分享了在校的體會,鼓勵同學們做到“三個學會”(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交好“三個朋友”(與課堂為友、與圖書館為友、與運動場為友);期待同學們能加入中國航發的大家庭,一起攜手鑄就最強“中國心”。
航空發動機學院飛行器動力工程系青年教師胡曉安與同學們談了幾點感悟:首先要有航空發動機情懷,并付諸于我們的教育和學習;第二要更加突出工程實踐,把工廠、研究所的一些問題帶進課堂;第三要更加提倡對學生質疑和批判精神的培養。他代表發動機學院作出了鄭重承諾:以培養“航空動力領域高級工程實踐型、工匠型技術人才”為核心目標,以敬業務實的工作精神開拓進取,安心從教、熱心從教、靜心從教,潛心立德樹人,做學生滿意的“四有”好老師。
“航發班”新生代表、180652班劉衛昂同學表達了對未來四年大學時光的思索與規劃:要盡快適應新生活,共同營造團結友愛的氛圍,努力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更發出了響亮號召:秉承“日新自強、知行合一”的校訓,“勤奮、文明、求實、創新”的校風和“務實創新、擔當奉獻、嚴慎細實、精益求精”的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的精神和作風,讓昌航見證我們的成長,讓昌航因我們而精彩!
羅勝聯在講話中指出,首屆“航發班”的開班,標志著我校與中國航發在航空發動機研發人才培養工作上邁入了新階段。作為師長,羅勝聯向新生們提出了三點希望:
一是希望大家做一個“先行者”,在勇敢地擔負起時代的重任上先行,把自己的人生與祖國的前途、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上先行,做到心系航空、心系國家;在自覺主動接受科學理論知識和實踐鍛煉上先行,努力在全體學生中更好地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二是希望大家做一個“引領者”,在學習和實踐中孜孜求索、刻苦鉆研,秉承“團結自強、拼搏向上”的昌航精神,結交志同道合的伙伴,收獲情誼、豐富學識、增長見識;身體力行“勤奮、文明、求實、創新”的昌航校風,營造勤學善思、扎實肯干的學風,引領更多的同學成為這些優秀精神傳統和價值理念的弘揚者。
三是希望大家做一個“踐行者”,以嚴謹務實的態度來求真學問、練真本領,用求是創新、苦干實干的方式求科學之真、修人文之善,養成知行合一、用心做事、踏實做人的人格品質。
羅勝聯強調指出,有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作我們的堅實后盾,給予我們強有力的支撐,我們一定會把握住合作機遇,將中國航發的各類資源和平臺優勢與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努力在高素質人才培養、高水平人才隊伍建設、高難度科技攻關、高層次平臺構建等方面取得新的成績,不辜負省委省政府的殷切期望。
郭杰忠在總結講話中指出,今天是昌航首屆航空發動機班開班的好日子,今天還是一個特別的日子——“九?一八”。87年前的民族屈辱,賦予了我們今天更加厚重的歷史責任,激發了我們更加強烈的航空報國的壯志雄心。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梁。一切探索救國救民的先輩們是中國的脊梁,偉大的抗戰英雄是中國的脊梁,而我們,也必將成為新時代民族復興的脊梁!同學們,你們是祖國的希望,是民族的未來。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希望你們適應新時代發展的要求,用智慧和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做勇擔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開班儀式前后,在黨委書記郭杰忠,校長羅勝聯,副校長黎明、聶威、熊震宇、顧有平的陪同下,來賓一行參觀了我校校史館、國防科技展廳、飛行器工程學院機庫等地,對我校濃郁的航空國防文化和較強的科研實力表示肯定和贊許。
期間,我校舉行儀式,聘請我校校友、中國航發湖南動力機械研究所黨建工作部副部長、團委書記蔣武,我校校友、中國航發貴州黎陽航空發動機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副部長桂濤分別擔任航發班180651、180652班的名譽班主任,助力學生成才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