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夢拼搏 翱翔藍天——校友余澤民在新生開學典禮上的發言
編者按:
建校66年來,15萬校友猶如顆顆明珠灑落各地,翹楚俊彥不可數,在國民經濟建設的各個領域,特別是航空航天國防軍工領域成就了祖國的星河璀璨。
離開是星辰大海,歸來仍是昌航人。我校機械制造工藝與設備專業87屆校友,原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中國商飛公司總裝制造中心副主任、國產大飛機C919生產總裝負責人,現任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余澤民專程飛回母校,在2018級新生開學典禮上和新生分享了成長經歷。
上飛總經理、我校杰出校友余澤民在2018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發言
非常榮幸能夠回到母校參加2018級新生開學典禮。從今天開始,各位新同學正式成為昌航人,祝賀你們!多年前,我也和你們一樣,從祖國的五湖四海,背起行囊,來到昌航。4年間,在昌航“日新自強、知行合一”校訓的影響下,學習進步,練就本領。4年后,在建設航空強國的時代召喚下,肩負使命,投身藍天。
同學們,接下來的4年,將會是你們人生中至關重要的4年。你們的未來有無限多的可能性,而這里,是你們未來無限可能性的起點。你們將在這里展開人生的畫卷,將在這里成為一個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的有志青年。于我個人而言,從昌航到現在,是大學4年母校的培養、教誨,把我和我國航空事業聯系在了一起。
今天回到母校,看到同學們的風采,十分感慨。轉眼間,我畢業已經31年了。作為一名老學長,我有幾點想法,與各位同學分享。
第一,希望同學們堅定理想,不要小瞧任何一份堅持的力量。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理想信念是人類社會所特有的精神活動和精神現象,是人類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撐和精神動力。希望同學們都能成為一個有理想、有追求、有信念的人。我僅就我從事的民用航空為例,希望大家能夠從中體會到理想信念的力量。我國的商用飛機發展非常坎坷,非常艱難。上世紀70年代,我們研制了運十飛機,由于種種原因,項目最終取消;80、90年代,與美國麥道公司合作生產MD-82/90飛機,然而因為麥道公司被波音公司兼并,項目再次中止。一些人選擇了離開,但我選擇了堅守。在困難時期,我們找機會、求生存,造過大客車、百葉窗、電風扇等等民用產品。但是幾代航空人從來沒有放棄過航空夢,也從來沒有動搖過,一直堅持,最終迎來了民機事業發展的春天,ARJ21新支線飛機、C919大型客機相繼立項,現在我們還在發展CR929寬體客機項目。目前,ARJ21飛機已經交付6架給航空公司,安全載客超過13萬人次;C919正在開展試驗試飛;CR929轉入初步設計。
所以,同學們一定要堅持自己的理想,雖然可能會經歷風雨,但堅持總會迎來曙光。這也是“團結自強、拼搏向上”的昌航精神所鼓勵的,希望同學們為理想而堅持,不輕言放棄。
第二,希望同學們堅持學習,不要小瞧任何一點努力的力量。
首先,學習雖然不是大學生活的全部,但絕對是大學生活的主旋律。你們在高中很可能都受到過這樣的“鼓舞”:高中苦一苦,大學就可以輕松了,但是這僅僅是善意的“欺騙”。我建議大家,在這4年,還是要堅持學習,認認真真學習理論知識、磨練專業技能、不斷提升自己,為實現個人理想和價值打好堅實的基礎。過完大學,走上崗位,學習只能見縫插針,很難有這么好的環境和這樣完整的時間用來學習。
二是自主學習。很快你們就能感受到,大學教育與你們之前接受的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大學老師不會像中學老師那樣每天盯著你們去完成各種作業。課堂上很多時候提供的是學習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思路。大學里很多時間,需要自己去看書、去鉆研。希望同學們在大學校園能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這對于走上工作崗位后也非常重要。可以說,工廠是我的第二校園。我從1987年走上工作崗位開始,先后在4個車間工作過,在模具車間、鈑金車間、工裝制造車間、飛機部裝車間擔任了15年的車間主任,每到一個新的崗位,我都努力向書本學習、向工人師傅學習、向技術員學習,做到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這讓我更快地成長,也為我現在管理整個企業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三是學無止境。就拿我來說,工作30多年,從來沒有停止過學習。我在大學就讀的是機械制造工藝與設備專業,大學的學習為我的技術能力打下了基礎,但是管理方法主要是自己在工作中摸索、總結的,比如怎樣高效地帶領團隊完成任務、怎樣帶隊伍。工作期間,我陸續參加了工商管理、技術管理等學習培訓,這讓我把理論和之前的實踐聯系了起來,我發現之前我采取的一些管理方法都是有理論支撐的,同時幫助我把經驗形成了體系。希望同學們也可以不斷學習,“書到用時方恨少”。不僅僅我在學,我們企業也在學。航空工業是國家的戰略性產業,尤其是大飛機,制造難度大、研發投入大,關聯到材料、電子、機械等工業領域的先進技術,被稱為“航空工業的皇冠”。我國的民用航空工業又剛起步,我們也在天天學習,向國內外的先進企業學。所以,學習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從來就沒有到了某個階段不需要學習的說法。希望同學們能夠堅持,不要小瞧了任何一點努力的作用,你們的每一份努力,都是在遇見未來更好的自己。
第三,希望同學們付諸行動,不要小瞧任何一次積累的力量。光有理想和學習還不夠,還需要我們真正的干起來。
俗話說,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我工作后,從基層干起,在車間度過了24年,我一開始被安排在了模具車間,這不是公司的主戰場,但我那時沒有失落,我覺得模具車間是一個能實實在在學到東西的地方,于是安下心來,練好工藝技術。一些大家不想干的工作,我主動去干,不怕吃虧,時間長了,讓我接觸的工作比較廣,不限于本職工作。之后,我被安排到鈑金車間工作,鉆研鈑金工藝技術。后來,我又被安排到工裝車間工作,“造飛機就是造工裝”,大家可能聽到過這句話,應該說,工裝車間是公司非常重要的車間,在這期間,我的工藝技術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最后,ARJ21飛機研制進入關鍵階段,我被安排到飛機部裝車間工作,開始從事飛機部件裝配工作,之后進入了公司管理層。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大學4年非常寶貴,希望同學們在昌航可以安下心來,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的資源、利用學生會、社團等等平臺,鍛煉自己的溝通、協調、操作、組織等方方面面的能力,一點一滴積累,也許未來工作崗位中就能用到你們在大學期間學到的一門知識、練就的一項能力。希望同學們在大學以及之后的工作中,想到就行動,行動就堅持,踏踏實實,積跬步以至千里,積小流以成江河。
目前,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民航市場。預計未來20年,全球噴氣客機交付量將達到4.3萬架,其中,中國將達到8500多架。同時,隨著ARJ21批產、C919和CR929研制的不斷推進,我國民機產業體系正在加快建設,涉及200多家企業。民用航空發展前景廣闊,對于就讀航空院校的同學們來說,是很好的發展機會。歷史已經把接力棒交到了你們手上,希望我們一代又一代昌航人,上天入地,百花齊放,涌現出更多的業務帶頭人、高級管理者,涌現出更多的車間主任、廠長,涌現出更多的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
同學們,希望你們在校園練好本領,擁有充實、美好的大學生活。在畢業后,歡迎你們加入我國大飛機事業,和無數為實現航空強國而矢志奮斗的航空人一道,共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最后,祝母校越來越好,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