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您的位置: 首頁 >新聞中心>南航要聞>詳細內容

南航要聞

【文明之光】勇作“產學研用”排頭兵 甘為“教書育人”孺子牛

來源:環化學院 作者:環化學院 攝影: 發布時間:2019-06-21 瀏覽次數: 【字體:

“江西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環化學院教師代威力

  啟航網訊  當榮獲第22屆“江西青年五四獎章”的消息傳來的時候,代威力正在實驗室里指導學生做實驗,簡單地一句“知道了!”過后,又轉頭與學生繼續剛才的實驗。獲獎的消息并沒有打亂他的節奏。作為環化學院老師,同時身兼學院副院長一職,代威力每日奔走于各種化學儀器之間,面前是實驗室學生們求知的面孔,腦海里是各類數據的演變,所有的時間已被學生、科研、學院等工作充實占滿,早已無暇顧他。榮譽于他,是應得的結果,還是意外的驚喜,都已不太重要。

打通產學研用“最后一公里”

  2010年,自湖南大學博士畢業的代威力進入了南昌航空大學工作,主要從事CO2減排及資源化利用、VOCs綜合治理技術以及環境功能材料等方面的研究。數年來,他以契而不舍的精神,在工業廢氣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不少突破。

  實驗室里的成功,給代威力帶來了掌聲和榮譽,但是他卻并未止步于此。經年下來,實驗室中積累了大量基礎研究的數據,如何實現基礎研究科技成果的產業轉化運用?讓“躺”著的數據“活”起來?讓“養在深閨”的科研成果真正服務于經濟發展,真正有利于綠色贛鄱?這是代威力從未有過一刻懈怠的責任與擔當。

  近年來,我國對企業的環保督察力度之大前所未有,2017年,德興市一化工企業就因肆意排放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氣,嚴重污染了周邊環境而被關停。無奈之下求助到代威力博士面前的企業主,其實心里還是有些意難平:粗放的生產方式的確是以環境不斷惡化為代價,他和他的同行們未必不清楚自己終會被這種短視的行為所反噬,但是生存的艱難,又實難讓他們產生壯士斷腕的勇氣進行企業轉型。于是落后的生產方式與微薄的利潤互為因果,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直至企業被政府強制關停。

  因為長年從事工業廢氣方面的研究,代威力明白這類在夾縫中求生存的小型化工企業所面臨的困境。面對對方并不完全信任的目光,不善言辭的代威力用自己的努力和實力給出了一個近乎滿分的答案。項目研究和實施過程中,雖然企業主并不能完全聽懂那些相對專業的名詞,但是效果卻是實實在在的:這一技術的投入,不僅為企業設計了一個極佳的尾氣吸收處理系統,解決了其在環保方面的隱患;更重要的是,這一技術投資小,工藝流程簡單,而且極大地延長了活性炭的更換周期,有效降低了生產過程中的能耗,為企業節約了運行成本。

  在化工行業浸淫了二十余年的企業主明白,這個年輕的博士沒有一味地追求實驗室的完美數據,而是真正站在了技術運用的企業的角度,讓技術切實服務環保、用技術有效支持經濟,真正實現了企業在環保與經濟兩方面的訴求。

  同一年,德興一家化工企業因反應釜發生爆炸,泄露的化學物質不僅污染了周邊環境,對周邊數千居民的健康也帶來了極大的隱患,代威力又以專業的素養與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迅速又圓滿地完成了該企業的應急處置工作。

  經此幾件事情,在江西的一些化工企業中,代威力慢慢有了些名氣,接二連三有因各類環保問題而面臨困境的企業找上門來,他們說他專業卻不迂腐,有技術卻也懂經濟,看似一板一眼卻又積極變通。正因為代威力勇作“排頭兵”,打破了高校與企業之間的隔閡,打通了產學研用的“最后一公里”,真正讓技術走出了實驗室,對社會有所貢獻。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和積極探索,他開發的氮硫系統吸收煙氣脫硫脫硝一體化技術,在越南、泰國及國內多家企業建立了工程示范;研制的分段洗滌耦合催化氧化燃燒新工藝為多家化工企業解決了無機酸堿與有機混合廢氣的處理難題;發明了CO2資源化為碳酸酯的高性能催化劑及聯系合成新工藝,實現了年減排二氧化碳1300噸,氮氧化物800噸,二氧化硫2000噸。

遇上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

  自從站上三尺講臺,被人尊敬地稱呼一聲“老師”開始,代威力便秉承著“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近十年如一日,時刻銘記教書育人的使命,甘當人梯,甘當鋪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導學生心靈,以學術造詣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與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說:“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彼時,正跟著代威力老師學習的2013級研究生張同學對這句話還不能完全理解,因為科研過程比想象中更為困難,外面的世界誘惑紛呈等等原因,他陷入對學習和未來的迷茫不可自拔。作為張同學的導師,代威力自然很快察覺到了他的倦怠,雖然想盡了辦法對他進行舒緩和開解,但青年人易沖動易偏執的特點,讓張同學堅持做出了退學的決定。

  學生已經放棄了,但是代威力沒有。作為一個過來人,他深知科研路上的孤獨和艱辛,但他更懂得收獲之時的快樂和成就;他也曾經歷過年少熱血的放棄,卻也暗自神傷時過境遷機會難再得。2015年該同學執意退學就業,但他也執意為張同學留下一條退路——保留學籍:如果外面天空海闊,我祝你前程似錦;但如果橫沖直撞卻頭破血流,不要忘記回來,你還有老師在!

  2016年4月,“退學”不足一年的張同學,在社會的打磨中褪去了天真和稚氣,也在與代威力老師從不曾間斷的溝通與交流中,明晰了自己未來的方向,他,重新回到了學校。這時的張同學,終于明白了習總書記的那句話,在他的學生時代,因為遇到了一個好老師,便遇到了支持、信任與自由,更加可貴的是,遇到了人生可以重來的機會,這便是自己一生的幸運。

  自此之后,張同學一改過去的頹喪,用十二分的精力投入到了學習科研當中,誓要把丟失的一年補回來。此情此景,讓代威力頗感欣慰,唯有更盡心力進行指導。2016年12月,張同學發表SCI論文2篇(一區、二區論文各一篇)并順利答辯,為自己曲折的研究生求學之路,爭取到了一個光明的結局。

不忘初心服務生態

  代威力不僅是一名優秀的教師、研究者,同時還擔任著學院副院長一職。繁忙的工作之余,代威力把多年來積淀的對國家、對社會無限熱愛的拳拳之心和自己的所學所長,滿腔熱枕地投入到參政議政、服務社會的各項實踐中去。面對鄱陽湖流域的生態問題,代威力積極參加省政協組織的活動,“多次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并主筆撰寫了主題為“推進三水共治,打造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江西樣板”的調研報告,為江西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積極建言獻策。

  五四青年獎章的獲得,不過是代威力十年來成果沉淀后的一次小小的總結。這個過程中,有酸也有甜,無論外界怎樣變化,代威力投身科研、致力生態的初心卻一直未曾有過一絲動搖,甚至甘之如怡。因為,他說,“這一輩子能做好這一件事,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