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您的位置: 首頁 >新聞中心>南航要聞>詳細內容

南航要聞

《江西日報》刊登我校教師文章:思政課,不斷提升學生獲得感

來源:江西日報 作者:韓柱 攝影: 發布時間:2019-06-24 瀏覽次數: 【字體:

《江西日報》刊登我校教師文章:思政課,不斷提升學生獲得感

  啟航網訊  6月24日,江西日報11版以《思政課,不斷提升學生獲得感》為題,刊發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南開大學博士韓柱副教授文章。文章闡述,高校思政課應適應新時代大學生的特點和需要,不斷創新教學理念、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贏得學生真心喜愛,不斷提升學生學習思政課的獲得感。

  媒體鏈接:http://epaper.jxwmw.cn/html/2019-06/24/content_196994_1162686.htm

  全  文:

 

思政課,不斷提升學生獲得感

韓 柱

  高校思政課要適應新時代大學生的特點和需要,不斷創新教學理念、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贏得學生真心喜愛,不斷提升學生學習思政課的獲得感。

  人文關懷——思政課的內容與學生成長緊密聯系。讓大學生真正認識到學習思政課的意義,就必須把思政課的內容與他們的成長、發展聯系起來,既要講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也要講學生個人成長的需要,做到二者統一,讓學生體會到思政課講授的內容,與大學生的生活、發展息息相關,代表了他們的利益和需要。例如講國家解決教育、就業、住房等問題,為何大學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廉政建設、環境治理、食品安全、社會保障的加強,會使我們的生活得到何種程度的改善?國家富強和社會進步在哪些方面為他們的發展提供更加充分、有利的條件?作為完成“第二個一百年”任務的主力軍,新時代大學生有責任為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他們的成長和國家的發展休戚與共。

  思政課教師要關心、關注、關懷學生的發展,引導他們正確認識學習、生活和情感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運用學到的理論分析和解決它們。一方面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找準和擺正自己的位置,為進入社會做好必要準備;另一方面在學習和生活的具體問題上,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幫助和建議,讓他們真正體會到思政課不但有深度、有高度,而且有溫度、接地氣。

  問題導向——思政課關鍵是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學習理論是為了指導實踐和解決問題,思政課教學的重點在于解決學生的思想困惑,回答“怎么看”和“怎么辦”的問題。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困惑主要有三類:一是思想認識問題,例如“馬克思主義是不是過時了?”“我們為什么不能走西方的道路”“怎樣看待當代中國社會出現的各種問題?”。二是社會現實問題,例如“我們如何看待中美貿易戰?”“美國政府為何要打壓華為?”我們怎樣才能取得最終勝利?”。三是自身成長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學習、生活、交往和情感等方面。

  當今時代是信息化的時代,網絡無孔不入,學生不可能不受到影響。對于網絡上不同的聲音,思政課必須及時予以回應,才能增強思政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教師要在課前進行充分調研,及時準確把握學生的問題。思政課教學必須以問題為導向,圍繞問題設計組織教學,集中時間和精力解決問題,做到有的放矢、對癥下藥,運用好理論破解各種思想問題和現實問題,對學生普遍存在和關心的問題進行解答,充分顯示自身的價值。

  對話教學——思政課是師生交流的平臺與合奏的樂章。新時代大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平等意識不斷增強,他們渴望發表自己的見解、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不僅僅是被動接受別人的意志和書本上的結論。大數據時代的來臨,讓大學生可能擁有比教師更強大的獲取信息的能力,如何讓學生參與到思政課的教學之中,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是思政課教學亟須解決的問題。

  教育的本質是交流,交流的主要形式是對話,沒有對話就沒有教學。為了保障對話的質量,師生都應進行充分的準備,教師要提前將主要話題與資料提供給學生;學生則需搜集和閱讀材料,做好準備工作。教師鼓勵學生圍繞熱點話題展開討論,師生在辯論、反思中深化認識、達成共識。學生通過參與對話和討論的形式加深理解,學習思政課不再死記硬背,而是運用理論思考實際問題、正確看待社會和自我,把學到的理論當成他們認識社會的方法和規劃人生的指南。

  (作者系南昌航空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